图书介绍

纺织物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纺织物理
  • 于伟东,储才元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38427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纺织物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纤维的结构1

第一节 纤维结构理论2

一、缨状微胞理论2

二、缨状原纤理论5

三、折叠链片晶理论6

四、纤维结构的其他理论7

五、纤维的弱节结构理论8

第二节 纺织纤维结构特征与表征11

一、纺织纤维结构的一般特征11

二、纤维结构的表征11

三、纤维弱节结构的表征14

一、天然纤维素纤维15

一般参考书15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15

二、天然蛋白质纤维18

三、人造纤维25

四、合成纤维26

五、弹性纤维34

第四节 特种纤维结构一般概述35

一、聚合物共混体纤维结构35

二、聚四氟乙烯纤维结构36

三、碳纤维的结构37

四、液晶及芳纶高聚物的结构39

五、功能化及差别化纤维的结构43

一般参考书44

参考文献45

第二章 纤维的吸湿性47

第一节 纤维的吸湿平衡47

一、纤维吸湿与时间的关系47

二、纤维的吸湿指标和测试方法48

三、纤维回潮率与相对湿度间的关系50

二、影响纤维吸湿热的因素53

三、纤维吸湿热的测试方法54

第三节 纤维材料的吸湿速率56

一、纤维吸湿的水分子扩散方程及其近似解56

二、影响纤维材料吸湿平衡速率的主要因素57

二、吸湿膨胀59

一、吸湿热指标59

一、对质量的影响59

第二节 纤维的吸湿热59

第四节 吸湿与纤维性能间的关系59

三、对纤维密度的影响60

四、对力学性能的影响60

五、对热、光、电学性能的影响61

第五节 纤维的吸湿机理与理论61

一、纤维材料的吸湿机理61

二、环境对纤维吸湿性的影响63

三、吸湿理论65

四、亲水性合成纤维69

一般参考书70

参考文献70

第三章 纤维的力学性质71

一、拉伸曲线及拉伸性质指标71

第一节 纤维的拉伸性质71

二、纤维代表性拉伸曲线及其绘制75

三、纤维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76

四、提高纤维强伸性能的途径77

五、纤维结构不匀对拉伸性能的影响78

第二节 纺织纤维的粘弹性力学性质79

一、纤维的粘弹性力学现象及其分子解释79

二、线性粘弹性力学模型(线性粘弹性的微分表达式)82

三、线性粘弹性行为的积分表达式——玻尔兹曼叠加原理88

四、纤维的动态力学性质89

五、线性粘弹性函数间的数学关系92

六、非线性粘弹性及其力学模型94

第三节 粘弹性能的测量及其应用95

一、纤维粘弹性的测试方法95

二、纤维粘弹性测量的应用99

第四节 纤维的弹性模量和回弹性106

二、橡胶弹性106

一、虎克弹性106

三、纺织纤维的弹性模量112

四、纤维的回弹性113

第五节 纤维的断裂与疲劳破坏117

一、纤维的强力和断裂特征117

二、纤维的疲劳破坏120

第六节 纤维的其他力学性质122

一、冲击性能122

二、纤维的力学各向异性125

三、纤维的弯曲、扭转和压缩性能126

第四章 纤维的电学性质130

参考文献130

一般参考书130

一、纤维的导电机理131

第一节 纤维的导电性131

二、影响纤维导电性的因素133

三、纤维导电性的测量与表征137

第二节 纤维的介电性能139

一、介电常数139

二、介电损耗与介电松弛现象143

三、影响介电常数的因素146

四、介电击穿性150

第三节 纤维的静电性质151

一、静电现象152

二、静电产生的原因152

三、电荷散逸的途径与静电消除156

四、纤维及其制品的静电性质的表征157

一、导电高分子及其理论的产生与进展159

第四节 导电高聚物的导电性质159

二、本征型导电高分子的导电载流子与机制160

三、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模型164

参考文献166

第五章 纤维的光学和声学性质169

第一节 纤维的反射与折射性质170

一、光与纤维170

二、纤维的折射率171

三、纤维的反射与光泽172

四、纤维的散射与不透明173

第二节 纤维的双折射与测量174

一、纤维的双折射及其现象174

二、影响纤维双折射值的因素179

三、纤维双折射的测量183

一、纤维对光的吸收189

第三节 纤维对光的吸收及光老化189

二、纤维的光致发光现象191

三、纤维的光降解和光老化192

第四节 红外光谱与红外二色性198

一、红外光谱技术的一般概念与应用198

二、纤维结晶性的表征199

三、纤维的取向度表征及红外二色性199

四、纤维表面结构与性质的红外表征201

第五节 纤维的声学性质概述202

一、声波与纤维的作用202

二、声波在纤维中的传播速度203

三、纤维对声波的吸收205

四、超声和纤维隔音材料的应用206

一般参考书206

参考文献207

一、纤维的热力学状态与转变209

第六章 纤维的热学性质209

第一节 纤维的热力学状态与性质209

二、纤维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211

三、纤维高聚物的多重转变215

第二节 纤维的导热性质216

一、物质的热传导216

二、热传导方程与热阻219

三、导热机理与表达223

四、纤维材料的热传导机理227

第三节 纤维的燃烧性质231

一、纤维的燃烧性231

二、纤维的热裂解和燃烧过程232

三、纤维燃烧性的测量与表征234

四、影响纤维燃烧性能的因素与阻燃236

一、热分析技术概述238

第四节 纤维的热分析技术238

二、差热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239

三、静态和动态热机械分析法243

四、热重分析法245

第八节 纤维的热定形246

一、纤维材料定形的一般概念246

二、热定形的物理原理246

三、定形的动力与类型247

一般参考书250

参考文献250

第七章 纤维的表面性质252

第一节 纤维的摩擦性质252

一、纤维摩擦参数及其相互关系252

二、摩擦机理256

三、摩擦理论257

一、概述261

二、纤维的平衡浸润性261

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性质261

三、纤维的铺展浸润267

四、纤维集合体的浸润性270

第三节 纤维的粘结性272

一、粘结理论272

二、粘结中的形态作用275

三、粘结中的化学和力学作用277

一般参考书278

参考文献278

第八章 纱线的几何结构281

第一节 纱线的加捻与纤维的排列形式281

一、纱线的加捻及其表征281

二、纱中纤维的排列与密度288

三、纱中纤维的实际排列状态291

一、纤维的转移与表征292

第二节 纤维在纱中的转移与分布292

二、纤维的转移机理298

三、纤维在纱截面中的径向分布304

第三节 纱线几何结构的不匀307

一、纱线不匀的构成和影响因素307

二、纱线理论不匀308

三、纱条不匀表征中的问题309

一般参考书312

参考文献313

第九章 纱线的力学性质315

第一节 平行纤维束的力学性质315

一、由单纤维拉伸性能预测束纤维拉伸性质315

二、由束纤维拉伸曲线预测单纤维力学性能318

第一节 长丝纱的力学性能319

一、应力分析法319

二、能量分析法326

三、长丝纱拉伸断裂过程特征329

第三节 短纤维纱的力学性能331

一、短纤维纯纺纱的力学性质332

二、混纺纱的力学性质338

第四节 纱线的弯曲性能341

一、加捻纱线的理论弯曲刚度341

二、纱线弯曲刚度的测定方法342

一般参考书344

参考文献345

第十章 织物的结构与性能346

第一节 织物的类型与结构表征346

一、织物的结构分类与名称346

二、复合和层合织物347

三、常用织物的结构特征349

四、特殊织物的结构特征350

五、织物结构的作用与不均匀性351

第二节 织物的几何结构与表征353

一、机织物的几何结构354

二、针织物的几何结构358

三、非织造布几何结构361

第三节 织物的基本性能364

一、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能364

二、织物的耐久性369

三、织物的易护理性能371

四、织物的其他性能371

一般参考书372

参考文献372

第十一章 织物的风格374

第一节 织物风格的概念374

一、风格的概念374

一、分档评分法375

二、秩位评定法375

第二节 织物手感的主观评定375

二、织物手感的评价方法375

第三节 织物手感的客观评定378

一、概述378

二、织物手感客观评定的方法379

第四节 织物的视觉风格388

一、织物的光泽与光泽感388

二、织物的形态风格——悬垂性392

三、织物风格评价的数学方法概述394

一般参考书399

参考文献400

第十二章 织物的舒适性401

第一节 服装舒适性的概念401

一、舒适性的概念401

二、人体生理和舒适性条件402

三、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试验研究方法403

一、织物热传递的基本方式与理论404

第二节 织物的热传递性能404

二、织物隔热性能的测试方法与指标405

三、影响服装、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因素406

四、服装热、湿传递性能的测试方法408

第三节 织物的湿传递性能408

一、织物的湿传递方式408

二、织物传湿性能的测试方法与指标408

三、影响织物湿传递性能的因素412

四、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413

第四节 织物的接触舒适性416

一、触觉舒适性与皮肤构造416

二、织物的刺痒感418

三、织物刺痒感的评价与消除420

四、触觉舒适性的其他内容423

一般参考书423

参考文献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