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产证券化 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曜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9645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产证券化 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新融资技术的产生及其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影响1
1.1 认识资产证券化1
1.2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进程6
1.3 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分析9
1.3.1 证券化实现发起人资本的最大利用9
1.3.2 证券化增加了发起人的收入,提高了资本收益率11
1.3.3 证券化创造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12
1.3.4证券化有助于发起人进行资产负债管理13
1.4 资产证券化对融资技术与理论的创新——以挑战MM定理为例14
1.4.1 “柠檬折扣”与公司融资15
1.4.2 资产证券化可以减少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公司价值16
本章小结22
2 资产证券化的源流与技术体系23
2.1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源流23
2.1.1 贷款出售23
2.1.2 美国按揭贷款二级市场的发展24
2.2 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构建25
2.2.1 市场中的主要机构——美国按揭贷款证券化市场分析25
2.2.1.1 联邦住房贷款银行25
2.2.1.2 联邦住宅管理局25
2.2.1.3 联邦国民抵押协会25
2.2.2 特设工具机构26
2.2.2.1 特设工具机构的创立地点26
2.2.1.4 政府国同抵押协会26
2.2.1.5 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26
2.2.2.2 特设工具机构的产权结构27
2.2.2.3 特设工具机构的资产管理27
2.2.2.4 特设工具机构的约束27
2.2.3 资产证券的基本品种29
2.2.3.1 按揭贷款参与证29
2.2.3.2 过手证券29
2.2.3.3 资产支持证券31
2.2.3.4 转付债券32
2.2.4 资产证券的创新品种——P/O和I/O证券34
2.2.5 不同资产证券品种的比较38
2.3.2 不适合于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特征40
2.3 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体系40
2.3.1 适合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特征40
2.3.3 主要的证券化基础资产品种41
2.4 证券化中的基本技术环节42
2.4.1 资产出售和资产购买42
2.4.1.1 资产出售的三种方式42
2.4.1.2 资产购买43
2.4.2 融资结构的信用增强44
2.4.2.1 按信用增强者角度划分44
2.4.2.2 按信用增强的特点划分46
2.4.3 资产证券信用评级49
2.4.3.1 评级的内容与标准49
2.4.3.2 结构分析54
2.4.3.4 管理和操作风险57
2.4.3.3 主权风险57
本章小结58
3 资产证券化的宏观金融分析与微观成本收益分析60
3.1 资产证券化的宏观金融分析60
3.1.1 贷款与证券的区别60
3.1.2 银行中介与证券化的市场中介的效率比较61
3.1.3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系统风险的影响63
3.2 资产证券化的微观成本收益分析66
3.2.1 证券化衍生工具收益率与基础资产利率之间的关系66
3.2.1.1 对利率水平的影响66
3.2.1.2 对利率结构的影响67
3.2.2.1 证券化和偿付能力风险管理68
3.2.2 证券化与银行风险管理68
3.2.2.2 证券化和利率风险69
3.2.2.3 资产证券化成本、收益的定量分析72
本章小结75
4 证券化的会计和税收处理76
4.1 资产证券化会计的不同处理方法及其影响76
4.1.1 融资和出售的不同会计处理76
4.1.2 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不同77
4.1.2.1 按照公认会计准则(FASB77号财务标准)78
4.1.2.2 按照管辖会计原则79
4.2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误区:对传统会计确认的评价80
4.3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可选模式:金融合成分析法83
4.4 资产证券化带来的会计报表合并问题86
4.5.1.2 发行实体的分类88
4.5.1.1 背景安排——美国《国内税务法则》88
4.5 资产证券化的税收安排88
4.5.1 资产证券的发行主体88
4.5.2 从税收角度考虑资产证券的形式89
4.5.2.1 债务证券89
4.5.2.2 授予人信托90
4.5.2.3 最初发行折扣、市场折扣和分期偿还债券溢价91
4.5.2.4 息票剥离91
4.5.2.5 外国居民的预扣税要求92
本章小结93
5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和监管比较94
5.1 美国对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定94
5.1.1 《1940年投资公司法》的有关规定94
5.1.2 美国的破产和清偿规定96
5.2 英国的资产证券化法律及监管97
5.2.1 《披露草案42》100
5.2.1.1 坏债风险100
5.2.1.2 流动性风险101
5.2.1.3 基础风险101
5.2.1.4 再投资风险102
5.2.1.5 管理风险102
5.2.2 银行机构账户的表外处理103
5.2.3 《1989年公司法》106
5.2.3.1 介绍106
5.2.3.2 对控股公司提供合并报表的要求的变化108
5.2.4 《披露草案42》113
5.2.5 《披露草案49》114
5.3 国际清算银行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规定118
5.3.1 资产证券化给银行带来的风险118
5.3.2 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120
5.3.3 需重点监管制问题121
5.3.3.1 真实出售的概念121
5.3.3.2 证券化安排的管理122
5.3.3.3 第三方银行的信用强化或流动性支持123
本章小结123
6.1 世界主要住房金融模式比较124
6.1.1 合同储蓄型124
6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中国的运用前景124
6.1.2 强制储蓄型126
6.1.3 存款住房金融型127
6.1.4 资本市场型127
6.1.5 我国的住房金融模式现状及发展128
6.2 我国开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129
6.3 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131
6.4 一个案例分析:上海市住房市场发展的资金供求分析134
6.4.1 上海市住房信贷资金供求量分析134
6.4.1.1 住房公积金资金供给预测134
6.4.1.2 上海市住房货币化补贴资金供应预测135
6.4.1.3 商业银行资金供给预测135
6.4.2.1 居民购房需求预测136
6.4.2.2 居民购房贷款预测136
6.4.2信贷资金需求量分析136
6.4.3 信贷资金供求的平衡——动态的平衡137
6.5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转让的初步方案137
6.5.1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设定138
6.5.2 个人住房贷款转让过程中的有关问题138
6.5.3 贷款还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139
6.5.4 风险的防范和控制139
6.6 住房抵押贷款库的建立140
6.7 关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特设工具机构143
6.7.1 关于证券化特设工具机构的选择143
6.7.2 症状化特设工具机构的业务范围146
6.7.5 证券化特设工具机构的税收政策147
6.8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其他问题信建议147
6.7.4 证券化特设工具机构的定位与业务范围147
6.7.3 对证券化特设工具机构的监管147
6.8.1 有关法律和会计处理问题148
6.8.2 证券化的中介机构问题149
6.8.3 公积金贷款证券化问题149
6.8.4 其他有关操作问题150
6.8.4.1 一房多抵150
6.8.4.2 贷款违约率的确定150
6.8.4.3 债券利率的确定150
6.8.4.4 信息管理问题152
6.9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财务分析152
6.9.1 案例分析一:关于发行住房抵押贷款金融债券的财务分析152
6.9.2.1 理想的抵押贷款证券模型基本假定155
6.9.2 案例分析二:成熟的抵押贷款证券化财务分析155
6.9.2.2 抵押贷款债券方式156
6.9.2.3 理想的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型财务分析表158
本章小结160
7 资产证券化与中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161
7.1 引言161
7.2 不良贷款证券化的一个简单数学模型163
7.3 不良信贷资产处理的理论纷争与债转股的选择166
7.4 需要进行债转股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划分的时间界限和划分标准169
7.5 可以进行债转股试点的企业:“账面效益”与“当期效益”171
7.6 债权转股权中银行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贷款是否“真实出售”和银行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作用173
7.7 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选择方式——资产支持证券、债务重组投资基金和可换股债券175
7.7.1 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行资产支持债券176
7.7.2 组建契约型封闭的国企债务重组投资基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177
7.7.3 国有控股集团发行可换股债券:债权转股权与国有股上市的结合178
7.8 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别规定180
本章小结184
8 案例分析186
8.1 三亚地产投资券案例186
8.1.1 发行背景介绍186
8.1.2 发行情况187
8.1.3 对案例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189
8.2 珠海市公路交通收费资产证券化案例192
8.2.1 发行背景介绍192
8.2.1.1 发行的背景192
8.2.1.2 用于支持债券发行的现金流193
8.2.1.3债券总体设计194
8.2.2 交通收费证券化的交易结构195
8.2.2.1 发行主体所有权及控股结构195
8.2.2.2 证券化交易结构参与方196
8.2.2.3 现金流的控制198
8.2.3 证券化交易中的法律合同203
8.2.3.1 收入分成合同203
8.2.3.2 总租合同205
8.2.3.3 信托协议及协助管理合同205
8.2.3.4 担保品及强制性措施208
8.3 恒源电厂电费收入支持证券化融资案例209
8.3.1 电厂融资背景介绍209
8.2.4 结论209
8.3.2 电厂融资方案的选择210
8.3.3 证券化融资方案的设计212
8.3.3.1 融资结构212
8.3.3.2 融资成本213
8.3.3.3 融资程序215
8.4 菲律宾长途电话公司的应收款证券化案例217
8.5 中集集团的贸易应收款证券化案例221
附录一 韩国的《资产证券化法案》简介225
附录二 中国香港按揭证券公司概览229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234
参考文献238
致谢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