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测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电子测量
  • 刘国林,殷贯西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1109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子测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绪论1

1.1 电子测量的基础知识1

1.1.1 电子测量1

1.1.2 电子测量仪器2

1.1.3 电子测量的方法3

1.2 电子测量系统4

1.2.1 电子测量系统的组成5

1.2.2 测量信号处理6

1.3 测量技术与仪器的发展趋势8

第2章 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9

2.1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9

2.1.1 测量标准9

2.1.2 测量准确度10

2.1.3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11

2.2 随机误差分析25

2.2.1测量值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26

2.2.2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27

2.2.3 有限次测量下测量结果的表达31

2.3 系统误差分析32

2.3.1 系统误差的特性32

2.3.2 系统误差的判断32

2.3.3 消除系统误差产生的根源33

2.3.4 消弱系统误差的典型测量技术34

2.3.5 消除或消弱系统误差的其他方法37

2.4 测量误差的合成与分配39

2.4.1 测量误差的合成39

2.4.2 测量误差的分配44

2.5.1有效数字及数字的舍入规则47

2.4.3 最佳测量方案的选择47

2.5 测量数据的处理47

2.5.2 等精度测量结果的处理49

2.5.3 最小二乘原理51

2.5.4 曲线的拟合52

第3章 示波测试56

3.1 示波测试的基本原理56

3.1.1 阴极射线示波管56

3.1.2 图像显示的基本原理60

3.2 模拟示波技术65

3.2.1 示波器的分类65

3.2.2 模拟示波器的组成65

3.2.3 模拟示波器的垂直通道66

3.2.4 模拟示波器的水平通道68

3.3.1 多线显示和多踪显示73

3.3 示波器的多波形显示73

3.3.2 双扫描示波显示75

3.4 数字存储示波技术76

3.4.1 数字存储示波技术基础76

3.4.2 信号采样76

3.4.3 波形显示技术78

3.4.4 技术性能指标79

3.4.5 基本功能81

3.4.6 实际的模拟/数字示波器82

3.5 示波器的应用83

3.5.1 示波器的基本测量方法83

3.5.2 用数字存储示波器测量和处理暂态信号87

3.5.3 示波器的正确使用90

4.1.1 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概念95

第4章 测量用信号器95

4.1 信号发生器概述95

4.1.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97

4.2 频率合成99

4.2.1 基本锁相环99

4.2.2 频率合成技术102

4.3 信号发生器105

4.3.1 任意函数发生器105

4.3.2 任意多路信号的产生107

第5章 电基本参数测量112

5.1 频率测量112

5.1.1 频率(周期)的数字测量112

5.1.2 频率的模拟测量119

5.1.3 时间间隔的数字测量121

5.2 相位差的数字测量123

5.2.1 相位-电压转换法123

5.2.2 相位-时间转换法124

5.3 电压的测量125

5.3.1直流电压的测量125

5.3.2 交流电压的测量127

5.3.3 分贝的测量131

5.3.4 数字式万用表133

第6章 频域测量140

6.1 用傅立叶变换分析信号140

6.1.1 用傅立叶级数描述信号140

6.1.2 快速傅立叶变换141

6.2.1概述142

6.2.2 频谱分析仪的组成142

6.2 频谱分析仪142

6.2.3 调谐方程144

6.2.4 分辨率146

6.2.5 扫描时间148

6.2.6 显示技术150

6.2.7 幅度、频率和相位噪声测量153

6.2.8 频谱分析仪动态范围158

6.2.9 频率扩展164

6.2.10 频谱分析仪的正确使用173

6.3 网络分析仪175

6.3.1网络分析基本概念175

6.3.2 网络分析仪185

6.3.3 网络分析误差修正193

7.1 数据域分析205

第7章 数据域测试205

7.2 数字信号发生器206

7.2.1数字信号发生器的结构206

7.2.2数据的产生207

7.2.3 数据流的特征208

7.2.4 数字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211

7.3 逻辑分析仪214

7.3.1 逻辑分析仪的基本结构215

7.3.2 数据捕获216

7.3.3 数据显示226

7.4 逻辑分析仪的应用231

7.4.1数字系统测试231

7.4.2 数字系统的故障诊断235

7.4.3 眼图分析237

8.1 电磁兼容测试概述242

8.1.1 电磁兼容基本概念242

第8章 电磁兼容测试242

8.1.2 电磁兼容标准243

8.2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244

8.2.1 无线电骚扰限值244

8.2.2 辐射骚扰限值245

8.2.3 传导骚扰限值245

8.2.4 受测设备的工作条件246

8.2.5 辐射骚扰测量方法259

8.2.6 传导骚扰测量方法262

8.2.7 替换测试场地的衰减测量方法267

8.2.8 共模测量方法271

8.2.9 峰值检波测量逻辑图274

8.3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限值和测量方法274

8.3.1 抗扰度测试要求275

8.3.2 受测设备的状态279

8.3.3 受测设备的性能准则280

8.4 电磁兼容预相容测量281

8.4.1 干扰测试281

8.4.2 问题的解决和故障查寻292

8.4.3 测量部件294

第9章 无线通信测试298

9.1甚高频/超高频通信系统测试298

9.1.1发信机测试298

9.1.2 接收机测试303

9.2 无线寻呼通信系统测试308

9.2.1 发射机测试308

9.2.2 接收机测试312

9.3.1 GSM基站测试320

9.3 公众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测试320

9.3.2 GSM移动台测试327

9.3.3 GSM系统测试仪器331

9.4CDMA移动通信系统测试333

9.4.1 CDMA的工作原理334

9.4.2 几种典型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334

9.4.3 CDMA系统基站测试338

9.4.4 CDMA移动台测试345

9.5 主要无线通信系统的测试标准351

第10章 蓝牙测试353

10.1 蓝牙测量概述353

10.2 蓝牙收发器和基带规范测试353

10.2.1 一般描述353

10.2.2 测试环境355

10.2.3 LMP消息概览360

10.3 蓝牙控制接口测试361

10.3.1 一般描述362

10.3.2 测试配置364

10.3.3 TCI—L2CAP规范365

10.4 测试系统的确认368

10.4.1确认的基本过程369

10.4.2RF测试系统的确认371

第11章 光通信测试373

11.1 光通信测试概述373

11.1.1 光通信基本概念373

11.1.2 光通信领域测试内容374

11.1.3 光通信测试应引起重视的问题375

11.2 光通信测量仪器376

11.2.1光谱分析仪376

11.2.2 多波长计384

11.2.3 光时域反射计394

11.2.4 光波多用表397

11.2.5 光测量仪器校准398

11.3 光传输系统测试399

11.3.1 波长测量399

11.3.2 光谱测量400

11.3.3 光放大器测试403

11.3.4 偏振测量406

11.3.5 频域测量409

11.3.6 时域测量413

11.3.7 误码性能和SONET/SDH分析416

11.3.8 光损耗测量417

12.1.2 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趋势425

12.1.1 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念425

12.1 自动测试系统概述425

第12章 自动测试系统425

12.2 通用接口总线427

12.2.1 IEEE—488.1428

12.2.2 IEEE—488.2432

12.2.3 可编程仪器标准命令434

12.2.4 GPIB的软件支持435

12.2.5 GPIB的应用435

12.3 VXI总线437

12.3.1 VXI总线的构成、环境和电气性能437

12.3.2 VXI总线的通信440

12.3.3 VXI总线的寻址441

12.3.4 VXI即插即用442

12.4.1 PXI模块机械尺寸443

12.4.2 PXI总线电气结构443

12.4 PXI总线443

12.4.3 PXI总线特点444

12.4.4 PXI软件特性444

12.4.5 VXI与PXI性能比较445

12.5 VVP规范445

12.5.1 系统框架446

12.5.2 仪器驱动程序447

12.5.3 虚拟软件体系结构及应用449

12.6自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452

12.6.1 程序设计要求452

12.6.2 软件开发环境453

12.6.3 软面板的设计455

12.6.4 VISA在编程中的应用457

12.6.5 虚拟仪器驱动程序的设计458

12.6.6 自动测试软件框架461

12.6.7 自动测试系统设计465

12.7 虚拟仪器网络测控系统平台469

12.7.1 概述469

12.7.2 系统工作原理470

12.7.3 软件设计471

12.7.4 专用测控系统的组态471

第13章 测量仪器的维护473

13.1 实验室抗噪声(干扰)技术473

13.1.1 噪声产生的原因473

13.1.2 噪声的抑制方法474

13.1.3 接地477

13.2 测量仪器维修与故障诊断483

13.2.1 测量仪器维修483

13.2.2 测量仪器故障诊断484

参考文献4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