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1544311.jpg)
- 梁中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ISBN:4450·010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61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
第一节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
一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4
三哲学发展的简史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6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6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21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25
第三节哲学的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27
命时代精神的精华28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28
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四有”人才29
三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33
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39
第二章物质及其根本属性39
第一节世界统一于物质39
一物质概念的历史演变39
二 世界统一于物质观点的历史演变43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联系和运动48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48
二运动及其基本形式53
三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61
第三节现代系统科学的哲学意义63
一 系统科学对联系和运动原理的深化63
二系统与要素的关系67
第三章物质的存在方式71
第一节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71
一时空概念的历史演变71
二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79
三把握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意义90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结构性、层次性92
一结构、层次是物质的存在方式92
二 结构性、层次性的哲学意义97
第四章物质的反映特性和意识100
第一节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00
一 反映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之一100
二意识的产生过程104
第二节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存在的反映107
一人对意识器官的认识是一个过程108
二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111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113
四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116
第三节 人类智能和思维模拟的关系118
一 思维模拟是机器进化的必然产物118
二 智能机是人类智能的补充和延长123
三 思维模拟对意识论研究的意义126
第五章唯物辩证法及其核心对立统一规律128
第一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28
一 恩格斯论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128
二 形而上学概念的历史演变132
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133
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39
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139
二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46
三 矛盾的复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150
四 对立统一规律和现实问题157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160
第一节质量互变规律160
一事物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160
二量变和质变的关系163
三 质量互变规律和现实问题168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172
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172
二 两种对立的否定观172
三事物在曲折中前进178
四 否定之否定规律和现实问题184
第七章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189
第一节 一般与个别相互依存规律189
一个别与一般的涵义189
二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191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5
第二节因果律196
一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97
二 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202
三懂得因果律的方法论意义205
第三节 必然通过偶然表现出来的规律206
一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其关系206
二必然与自由的辩证法212
三懂得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方法论意义214
一要全面地、科学地理解可能性和现实性216
第四节 可能和现实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规律216
二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220
第五节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223
一本质、性质、质的联系与区别223
二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225
三透过现象抓本质,辨风向、识大局229
第六节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231
一 内容与形式和系统与结构的区别231
二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233
三反对形式主义235
第一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241
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41
第八章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41
第二编历史唯物主义241
二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246
三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249
四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251
第二节社会存在、发展的条件和基础253
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254
常的必要条件254
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258
久性的必要条件258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263
展的基础263
第九章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269
第一节社会结构与社会规律的层次性269
一社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269
二社会形态283
三社会发展规律的层次性285
第二节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288
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88
二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92
三 社会发展的两大规律推动着社会历史296
的发展296
第三节 社会发展两大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社300
会的作用和表现300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是两大基本规律300
作用的必然结果300
二社会发展两大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304
社会表现特点304
主义体制改革的动力308
三社会发展两大基本规律的作用是社会308
第十章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311
第一节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311
一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理论的新贡献311
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317
三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性322
第二节 阶级社会的更替必须通过社会革命329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329
二 社会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333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336
四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革命形势问题341
第一节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348
一在群众历史作用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348
第十一章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348
二群众创造历史的具体表现351
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60
第二节个人的历史作用364
一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64
二 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作用374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382
第十二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386
第一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86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86
二 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结构389
第二节 主要的社会意识形式399
一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399
二道德及其社会作用403
三艺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406
四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08
五宗教的起源与本质413
第三节 正确开展社会意识领域里的斗争419
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20
二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25
第三编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31
第十三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431
第一节 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431
组成部分431
一认识论研究的内容和范围432
二研究认识论具有重要意义433
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436
一形而上学反映论的根本缺陷445
的反映论44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445
二 能动反映论的基本观点449
三 信息论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452
第十四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58
第一节实践及其特点和基本形式458
一 马克思主义对实践概念的规定458
二实践的主要特征462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468
第二节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476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476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479
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84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489
第一节认识发展的一般过程489
第十五章认识过程的规律性489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499
三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502
四个体认识的特殊性504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过程的规律性507
一研究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507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509
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511
四 创造性思维中的非逻辑因素515
第十六章真理及其发展规律520
第一节坚持客观真理,反对实用主义真理观520
一真理是客观的520
二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525
三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530
第二节真理是一个过程534
一真理和谬误的关系534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538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541
四 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547
第十七章辩证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551
第一节革命导师重视辩证思维方法的研究551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辩证思维方法551
二列宁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554
“三者同一”554
三毛泽东的“十六字诀”558
第二节主要的辩证思维方法562
一归纳演绎法563
二分析综合法568
三抽象到具体的方法574
四 历史的逻辑的统一法580
第三节思维方式585
一思维方式及其形成的条件585
二思维方式与体制改革的关系588
第十八章人类的解放与哲学的发展592
第一节 人类解放的条件和途径592
一 人类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592
二人类被奴役的基本形式595
第二节 哲学在社会文明中的作用604
一社会文明发展程度是人类解放的尺度604
二哲学是精神文明的活的灵魂608
三哲学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思想武器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