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 民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肖燕,李兴淳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5473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70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696页
- 主题词:民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 民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民法总论3
第一章 民法概述3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与历史3
一、民法的概念3
二、民法的历史5
第二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及调整方法9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9
二、民法的调整方法11
第三节 民法的性质和任务12
一、民法的性质12
二、民法的任务14
第四节 民法的体系及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15
一、民法的体系15
二、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16
第五节 民法的渊源18
第六节 民法的适用范围20
一、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20
二、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20
三、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21
本章小结21
第二章 民法基本原则24
第一节 民法基本原则概述24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24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26
三、民法基本原则的发展26
第二节 平等原则27
一、平等原则的含义28
二、平等原则产生的历史根源28
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29
第三节 自愿原则30
一、自愿原则的含义30
二、自愿原则的意义31
三、自愿原则的界限32
第四节 公平原则33
一、公平原则的要求33
二、公平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等价有偿原则的关系35
三、民法对公平原则的贯彻手段之一:确立特殊法律规则36
第五节 诚实信用原则36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作用36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38
第六节 公序良俗原则39
一、公序良俗原则的含义与作用39
二、公序良俗原则的立法例40
三、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类型41
第七节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43
一、认定权利滥用的标准43
二、权利滥用的后果44
三、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立法例44
本章小结45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48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48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48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49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50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51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结构52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静态要素52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动态构成54
四、民法规范和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55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56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56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56
第四节 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58
一、民事权利58
二、民事义务65
三、民事责任66
本章小结68
第四章 自然人70
第一节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70
一、自然人的概念70
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概述71
三、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72
四、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73
第二节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75
一、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概述75
二、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76
三、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宣告77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78
一、宣告失踪78
二、宣告死亡81
三、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82
四、死亡宣告的撤销83
五、宣告死亡制度与宣告失踪的区别,宣告死亡与自然死亡的区别83
第四节 监护84
一、监护概述84
二、监护人的设定85
三、监护人的职责87
四、监护的终止89
第五节 住所89
一、住所的概念89
二、住所的法律意义90
本章小结91
第五章 法人94
第一节 法人概述94
一、法人的概念和特征94
二、法人的分类96
第二节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99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99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00
三、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100
第三节 法人的成立、变更、终止和登记101
一、法人的成立101
二、法人的变更105
三、法人的终止105
四、法人登记106
第四节 法人机关107
一、法人机关的概念107
二、法人机关构成及法定代表人108
三、法人机关与法人的关系109
本章小结110
第六章 非法人组织112
第一节 非法人组织概述112
一、非法人组织的概念112
二、非法人组织应具备的条件113
第二节 合伙114
一、合伙概述114
二、合伙事务的执行119
三、合伙财产与合伙债务承担122
四、入伙、退伙、合伙的解散123
第三节 其他非法人组织127
一、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127
二、个人独资企业130
三、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131
本章小结133
第七章 民事权利客体135
第一节 民事权利客体概述135
一、民事权利客体的概念135
二、民事权利客体的范围135
第二节 物136
一、物的概念与特征136
二、物的法律意义138
三、物的分类138
四、货币143
第三节 有价证券144
一、有价证券的概念和法律特征144
二、有价证券的分类144
三、有价证券的几种主要、常见类型145
第四节 智力成果147
一、智力成果的概念和法律特征147
二、智力成果的几种主要类型147
第五节 其他客体149
一、权利149
二、人身利益149
本章小结150
第八章 民事法律行为152
第一节 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152
一、民事行为的成立152
二、民事行为的生效153
三、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的关系153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154
一、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的含义154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要件155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别要件158
第三节 无效民事行为与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158
一、无效民事行为158
二、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165
三、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167
第四节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168
一、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168
二、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171
第五节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172
一、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概念172
二、效力未定民事行为与无效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区别173
三、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类型174
四、第三人的追认权175
五、相对人催告权与撤销权175
本章小结176
第九章 代理179
第一节 代理的概念和特征179
一、代理的概念179
二、代理的法律特征180
三、代理的适用范围181
四、代理制度的意义182
第二节 代理的分类182
一、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182
二、法定代理、指定代理与委托代理183
三、本代理与再代理184
四、隐名代理和显名代理185
五、一般代理与特别代理185
六、单独代理与共同代理185
第三节 代理权的行使186
一、代理权的概念186
二、代理权的取得186
三、代理权的授予186
四、代理权的行使187
第四节 无权代理188
一、无权代理的表现188
二、无权代理的效力189
三、表见代理190
第五节 代理关系的消灭192
一、代理关系消灭的原因192
二、代理关系消灭的效果193
本章小结193
第十章 诉讼时效和期限196
第一节 诉讼时效196
一、时效的概念与特点196
二、时效的种类以及世界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对诉讼时效的规定197
第二节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199
第三节 诉讼时效完成后的法律效果202
一、我国现行法上诉时效完成后的法律效果202
二、外国民事立法关于诉讼时效效力的学说202
第四节 除斥期间203
第五节 期限203
一、期限的概念和意义203
二、期限的确定和计算204
本章小结205
第二编 物权209
第十一章 物权概述209
第一节 物权与物权法209
一、物权的概念与特征209
二、物权法211
第二节 物权的分类215
一、所有权与他物权215
二、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215
三、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216
四、本权与占有217
五、普通物权与准物权217
第三节 物权的变动217
一、物权变动概述217
二、物权的公示219
第四节 物权的效力224
一、物上请求权效力224
二、优先权效力225
三、追及效力227
本章小结228
第十二章 所有权231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231
一、所有权的概念231
二、所有权的本质与内容232
三、所有权的特征233
第二节 所有权的权能234
一、占有权能234
二、使用权能235
三、收益权能235
四、处分权能236
五、排除他人干涉、妨碍的权能236
第三节 所有权的取得237
一、原始取得237
二、继受取得240
第四节 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公民个人所有权242
一、国家所有权242
二、集体所有权245
三、公民个人所有权247
第五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249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述249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与特点250
第六节 不动产相邻关系253
一、相邻关系的概念253
二、相邻关系的特征253
三、处理相邻关系的基本原则254
四、相邻关系的种类255
第七节 即时取得制度259
一、即时取得的概念259
二、即时取得的条件259
三、即时取得的效力260
本章小结261
第十三章 共有263
第一节 共有概述263
一、共有的概念263
二、共有的特征264
三、共有的分类265
四、准共有265
第二节 按份共有266
一、按份共有的概念266
二、共有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266
三、按份共有人的权利义务267
第三节 共同共有268
一、共同共有的概念268
二、共同共有的类型269
第四节 共有财产的分割270
一、分割的原则270
二、分割的方法271
三、分割的效力272
本章小结272
第十四章 用益物权274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述274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274
二、用益物权与债权利用权275
三、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276
第二节 城镇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277
一、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277
二、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280
第三节 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281
一、农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述281
二、乡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282
三、乡(镇)村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284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285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述285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286
三、承包经营权法律关系的内容287
第五节 地役权288
一、地役权概述288
二、地役权的取得290
三、地役权的主体和客体291
四、地役权的基本内容和分类291
五、地役权的效力293
六、地役权的消灭294
本章小结295
第十五章 担保物权297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297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297
二、担保物权的特征298
三、担保物权的社会作用299
第二节 抵押权制度300
一、抵押权的概念300
二、抵押权的主体和客体301
三、抵押权的设立和撤销302
四、抵押权的效力304
五、特殊抵押309
第三节 质权313
一、质权的概念313
二、动产质权314
三、权利质权319
第四节 留置权324
一、留置权概述324
二、留置权的成立与消灭325
三、留置权的效力327
本章小结328
第十六章 占有331
第一节 占有概述331
一、占有与占有权331
二、在物权法中建立占有制度的意义333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334
一、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334
二、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335
三、自己占有与辅助占有336
四、单独占有与共同占有336
五、正权原占有与无权原占有337
六、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337
七、有瑕疵占有与无瑕疵占有338
八、准占有338
第三节 占有的效力338
一、权利推定338
二、占有物的使用收益339
三、占有人对返还原物请求人的权利与义务339
四、占有人的物上请求权341
五、即时取得341
本章小结341
第三编 债权法347
第十七章 债的概述347
第一节 债的概念、特征和要素347
一、债的概念347
二、债的特征351
三、债的要素354
四、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356
第二节 债的发生原因359
一、债的发生原因359
二、债的各种发生原因之间的关系361
第三节 债的分类362
一、合同之债与非合同之债362
二、任意之债、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362
三、种类之债与特定之债363
四、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不可分之债与可分之债、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363
五、货币之债与利息之债365
六、指名之债与证券之债365
七、财物之债与劳务之债366
八、其他分类366
本章小结366
第十八章 债的履行369
第一节 债的履行的概念和原则370
一、债的履行的概念和要素370
二、债的履行原则374
第二节 债的适当履行374
一、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的类型375
二、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的责任381
三、双方互负债务时履行的抗辩381
第三节 选择之债、种类之债、多数人之债的履行384
一、选择之债的履行384
二、种类之债的履行385
三、按份之债的履行386
四、不可分之债的履行387
五、连带之债的履行388
本章小结391
第十九章 债的保全和担保393
第一节 债的保全394
一、债的保全概述394
二、债权人代位权395
三、债权人撤销权399
第二节 债的担保405
一、债的担保概述405
二、保证408
三、定金417
本章小结419
第二十章 债的移转和消灭422
第一节 债的移转422
一、债的移转概述422
二、债权让与424
三、债务承担433
四、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438
第二节 债的消灭440
一、债的消灭概述440
二、清偿441
三、抵消445
四、提存450
五、混同456
六、免除457
本章小结459
第二十一章 不当得利462
第一节 不当得利概述462
一、不当得利的概念和性质462
二、不当得利制度的社会功能463
三、不当得利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关系464
第二节 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466
一、一方受有利益466
二、他方受有损失467
三、一方受利益与他方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467
四、没有合法依据468
第三节 不当得利的类型468
一、因给付而发生的不当得利468
二、基于给付以外的事实而发生的不当得利471
第四节 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472
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主体472
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客体472
三、不当得利请求权行使的范围473
四、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474
本章小结475
第二十二章 无因管理477
第一节 无因管理概述477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和性质477
二、无因管理制度的社会功能479
三、无因管理与相关制度的区别479
第二节 无因管理的基本类型482
一、真正的无因管理与不真正的无因管理482
二、适当的无因管理与不适当的无因管理482
第三节 无因管理的成立条件483
一、管理他人事务483
二、有为他人管理事务的意思485
三、无法定或约定的义务485
第四节 无因管理的效力487
一、管理人的义务487
二、管理人的权利489
本章小结490
第四编 人身权495
第二十三章 人身权概述495
第一节 人身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495
一、人身权的概念495
二、人身权的法律特征496
三、人身权的分类497
第二节 人身权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501
一、古代人身权法律制度501
二、近代人身权法律制度503
三、我国的人身权法律制度504
第三节 人身权法律关系505
一、人身权法律关系的主体505
二、人身权法律关系的内容506
三、人身权法律关系的客体506
本章小结507
第二十四章 人身权的种类和内容510
第一节 生命权510
一、生命权的概念510
二、生命权的法律特征511
三、生命权的内容512
第二节 身体权512
一、身体权的概念512
二、身体权的法律特征513
三、身体权的内容513
第三节 健康权514
一、健康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514
二、健康权的内容515
第四节 姓名权和名称权516
一、姓名权516
二、名称权517
第五节 名誉权和隐私权518
一、名誉权518
二、隐私权519
第六节 肖像权521
一、肖像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521
二、肖像权的内容522
三、肖像权的限制523
第七节 自由权524
一、自由和自由权524
二、自由权的性质525
三、自由权的内容525
第八节 家庭成员之间的身份权526
一、概论526
二、亲权526
三、亲属权528
四、配偶权530
本章小结531
第二十五章 人身权的法律保护533
第一节 人身权法律保护和意义533
一、古代人身权的法律保护533
二、近代人身权的法律保护534
三、我国人身权的法律保护535
四、人身权法律保护的意义536
第二节 人身权保护中应该注意的若干法律问题537
一、民法关于信用权的保护问题537
二、关于胎儿民事权利(人格权)的法律保护问题539
三、对尸体的法律保护541
本章小结542
第五编 侵权行为547
第二十六章 侵权行为与侵权行为法547
第一节 侵权行为547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法律特征547
二、侵权行为的分类549
三、侵权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的联系和区别551
第二节 侵权行为法553
一、侵权行为法的概念和地位553
二、侵权行为法的功能553
三、我国侵权行为法的渊源554
本章小结555
第二十七章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558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概述558
一、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概念558
二、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历史发展559
三、我国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体系560
第二节 过错责任原则561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含义561
二、过错原则的功能561
三、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562
四、过错推定责任原则564
第三节 无过错责任原则566
一、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与特征566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意义567
三、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567
第四节 公平责任原则570
一、公平责任原则的概念与特征570
二、公平责任归责原则的历史发展571
三、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具体情形571
本章小结572
第二十八章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578
第一节 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概述578
第二节 行为的违法性580
一、违法行为的概念580
二、违法行为的方式581
第三节 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583
一、损害事实的概念583
二、损害的特征583
三、损害的分类585
第四节 违法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587
一、因果关系的含义587
二、因果关系的客观性588
三、因果关系的复杂性589
四、因果关系的确定591
第五节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592
一、过错的概念592
二、过错的形态593
本章小结594
第二十九章 各种侵害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596
第一节 侵害人身权的行为596
一、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的行为596
二、侵害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600
三、侵害肖像权的行为602
四、侵害名誉权的行为604
五、侵害隐私权的行为608
六、侵害自由权的行为612
七、侵害婚姻自主权的行为613
八、侵害亲权的行为614
九、侵害亲属权的行为615
十、侵害荣誉权的行为616
十一、侵害贞操权的行为616
第二节 侵害财产权的行为617
一、侵害财产权行为的含义618
二、侵害动产和不动产618
三、侵害债权619
四、侵害占有621
五、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621
六、侵害法律保护的他人财产利益的行为622
本章小结622
第三十章 特殊侵权行为624
第一节 国家机关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侵权行为624
一、职务侵权行为的概念624
二、职务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625
三、关于职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626
四、职务侵权责任的承担627
第二节 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628
一、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的概念628
二、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628
三、产品责任的承担630
四、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630
五、诉讼时效631
第三节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631
一、高度危险作业的含义和范围631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631
三、免责事由632
第四节 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633
一、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的概念633
二、环境污染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634
三、免责事由635
四、诉讼时效635
第五节 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636
一、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的概念636
二、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636
三、地面施工致人损害责任的主体637
四、免责事由637
第六节 物件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638
一、建筑物等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638
二、道路、桥梁、树木等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639
第七节 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640
一、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的概念640
二、饲养的动物的界定640
三、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641
四、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责任的承担者641
五、免责事由641
本章小结642
第三十一章 侵权责任644
第一节 侵权责任的概念和特征644
一、侵权责任的概念644
二、侵权责任的特征645
第二节 承担侵权责任的主要方式645
一、承担侵权责任方式的概念和意义645
二、侵权责任的主要方式及其适用646
第三节 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648
一、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概述648
二、财产损害的赔偿650
三、精神损害赔偿656
第四节 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660
一、抗辩事由的概念和分类660
二、各种抗辩事由及其构成661
第五节 侵权责任和其他民事责任的竞合663
一、民事责任竞合的概念和特征663
二、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664
三、关于返还不当得利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668
本章小结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