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 倪星元,姚兰芳,沈军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01193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纳米材料-制备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纳米科技的发展和制备技术的形成1

1.2 纳米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征5

1.3 纳米制备技术的种类和进展11

参考文献17

第2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结构特性和纳米材料的设计18

2.1 纳米材料基本单元的结构18

2.1.1 原子团簇18

2.1.2 纳米微粒19

2.1.3 人造原子(量子点)20

2.1.4 碳纳米管、纳米棒、纳米丝和纳米线21

2.1.5 纳米薄膜23

2.2 纳米材料的特性24

2.2.1 基本物理效应24

2.2.2 扩散、晶化及烧结特性26

2.2.3 光学特性27

2.2.4 电阻和电磁特性29

2.2.5 量子光电和介电特性29

2.2.6 热学和力学特性31

2.3 新材料设计的手段和方法32

2.3.1 计算机分子模拟32

2.3.2 原理和方法36

参考文献39

第3章 纳米材料形成的基本原理40

3.1 纳米微粒形成机理40

3.1.1 机械粉碎法制备的纳米微粒形成机理40

3.1.2 蒸发过程中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43

3.1.3 气相化学反应中颗粒的生成及机理44

3.1.4 液相化学合成纳米颗粒形成及抗聚集机制47

3.2 纳米管的形成机制49

3.2.1 催化热解法机制49

3.2.2 电弧法或激光蒸发法机制51

3.2.3 单壁碳纳米管形成机制52

3.3 纳米薄膜形成机制56

3.3.1 气体在固体表面的撞击和吸附56

3.3.2 表面扩散58

3.3.3 薄膜的形核和成膜59

参考文献61

第4章 微、纳米颗粒的物理制备技术62

4.1 机械粉碎64

4.1.1 传统的机械粉碎66

4.1.2 高能球磨68

4.1.3 高速气流粉碎75

4.2 气相沉积78

4.2.1 热蒸发法79

4.2.2 流动油面上的真空蒸发沉积82

4.2.3 等离子体蒸发沉积84

4.2.4 激光蒸发沉积89

4.2.5 电子束蒸发沉积91

4.2.6 电弧放电加热蒸发法93

4.2.7 高频感应加热蒸发法95

4.2.8 离子溅射法97

参考文献98

第5章 化学方法制备纳米颗粒100

5.1 液相反应制备纳米颗粒100

5.1.1 沉淀法100

5.1.2 水热法和溶剂热法111

5.1.3 雾化水解法和喷雾热解法114

5.1.4 溶胶-凝胶法116

5.1.5 微乳液法127

5.2 气相化学沉积制备纳米颗粒132

5.2.1 气相化学沉积的基本过程132

5.2.2 热管炉加热化学气相反应法134

5.2.3 等离子体化学反应沉积纳米颗粒139

参考文献145

第6章 制备纳米颗粒的其他综合方法146

6.1 激光诱导气相化学反应法146

6.1.1 激光气相化学反应法制备纳米颗粒的原理147

6.1.2 激光化学气相反应制备纳米微粒的实验装置150

6.1.3 激光化学气相反应法制备纳米微粒的过程153

6.1.4 激光化学气相反应制备纳米微粒的技术控制154

6.2 电弧电流法制备纳米颗粒157

6.3 辐射法制备纳米颗粒159

6.4 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颗粒161

参考文献164

第7章 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和修饰处理165

7.1 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改性的目标与方法概述166

7.1.1 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改性的目标166

7.1.2 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改性的方法的基本类型168

7.2 纳米颗粒的无机包覆及表面修饰改性168

7.2.1 金属的包覆及表面改性169

7.2.2 无机化合物的包覆及表面改性170

7.3 纳米颗粒的有机包覆及表面修饰改性172

7.3.1 小分子有机物的包覆及表面处理172

7.3.2 高分子聚合物包覆及表面改性174

7.4 防止纳米颗粒团聚的表面处理180

7.4.1 慢氧化处理181

7.4.2 表面包覆与表面改性182

7.4.3 防团聚剂182

7.4.4 溶剂贮存182

7.4.5 直接成材183

7.4.6 纳米颗粒制备中的安全处理183

参考文献183

第8章 一维纳米材料(管、线、棒)的制备185

8.1 单壁纳米碳管186

8.1.1 电弧法187

8.1.2 激光蒸发法189

8.1.3 催化热解法190

8.1.4 太阳能法191

8.2 双壁纳米碳管的制备192

8.2.1 富勒烯充填处理法192

8.2.2 电弧放电法193

8.2.3 流动催化法193

8.3 多壁纳米碳管的制备195

8.3.1 电弧法195

8.3.2 催化热解法196

8.3.3 其他方法200

8.4 纳米线(丝)的制备方法201

8.4.1 物理法201

8.4.2 化学法204

8.5 纳米棒211

8.5.1 物理蒸发法211

8.5.2 微乳液法212

8.5.3 水热法213

8.5.4 模板法213

参考文献214

第9章 二维纳米材料(纳米薄膜)的制备217

9.1 真空蒸发法219

9.2 溅射法222

9.2.1 射频溅射222

9.2.2 磁控溅射224

9.3 微波法227

9.4 分子束外延229

9.5 溶胶-凝胶法232

9.6 化学气相沉积236

9.7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239

9.8 电化学法243

参考文献245

第10章 纳米固体(三维)材料的制备方法247

10.1 纳米金属与合金材料的制备248

10.1.1 惰性气体蒸发、原位加压制备法248

10.1.2 高能研磨结合加压成块法250

10.1.3 非晶晶化法252

10.2 纳米陶瓷的制备255

10.2.1 无压力烧结255

10.2.2 热压烧结法257

10.2.3 微波烧结法262

参考文献264

第11章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266

11.1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267

11.1.1 溶胶-凝胶法267

11.1.2 高能球磨法269

11.1.3 气相沉积法271

11.2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272

11.2.1 插层复合法274

11.2.2 溶胶-凝胶法278

11.2.3 纳米粒子直接分散法282

11.2.4 原位分散聚合复合法283

11.2.5 超临界流体注入法285

参考文献287

第12章 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289

12.1 纳米结构和分子自组装290

12.1.1 纳米结构自组装290

12.1.2 分子自组装292

12.2 LB膜技术295

12.2.1 LB膜的制备原理和成膜材料295

12.2.2 制膜基本过程296

12.2.3 成膜方式的选择297

12.3 模板法299

12.3.1 模板的制备和分类299

12.3.2 纳米结构模板合成法300

12.3.3 纳米阵列模板合成法302

12.4 纳米孔结构材料304

12.4.1 微孔材料的制备304

12.4.2 介孔材料的制备308

12.4.3 大孔材料的制备310

12.5 其他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314

12.5.1 单电子晶体管的制备314

12.5.2 半导体量子点的制备316

12.5.3 碳纳米管有序阵列的制备316

12.5.4 纳米粒子和离子团与沸石的组装体系的制备317

参考文献320

第13章 纳米材料的检测分析技术324

13.1 化学组成和晶态分析324

13.1.1 常规化学分析法324

13.1.2 特征X射线分析法324

13.1.3 原子光谱分析法326

13.1.4 质谱法327

13.1.5 中子活化分析327

13.1.6 晶态的表征327

13.2 纳米颗粒的表征和测量328

13.2.1 颗粒的粒径和分布328

13.2.2 粒径测试方法331

13.3 纳米团聚体的表征及表面分析335

13.3.1 比表面积法335

13.3.2 压汞法336

13.3.3 团聚系数法和瓶颈数法338

13.3.4 素坯密度-压力法339

13.3.5 表面分析340

13.4 纳米碳管的检测342

13.4.1 纳米碳管的孔结构及比表面342

13.4.2 X射线衍射343

13.4.3 电子衍射344

13.4.4 拉曼光谱344

13.5 热分析技术344

13.5.1 差热分析345

13.5.2 热重分析348

13.5.3 高温X射线分析349

13.5.4 综合热分析350

13.6 振动光谱分析技术351

13.6.1 分子的振动光谱352

13.6.2 红外光谱353

13.6.3 拉曼光谱355

13.6.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56

13.7 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结构分析357

13.7.1 透射电子显微镜358

13.7.2 扫描电子显微镜360

13.7.3 扫描隧道显微镜361

13.7.4 原子力显微镜364

参考文献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