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脑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脑病学
  • 王永炎,张伯礼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08513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111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1128页
  • 主题词:脑病-中医学临床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脑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一章 中医脑病理论发展简史3

第一节 先秦时期脑病理论的启蒙3

第二节 汉唐宋时期脑病理论的发展5

第三节 金元时期脑病理论的发展8

第四节 明清时期脑病理论的发展10

第五节 现代脑病理论的研究及展望15

第二章 脑的生成与功能19

第一节 脑的结构与生成19

第二节 脑的功能26

第三章 脑与气血精津的关系31

第一节 脑与气31

第二节 脑与血34

第三节 脑与精35

第四节 脑与津液36

第四章 脑与五脏的关系39

第一节 脑与心39

第二节 脑与肾41

第三节 脑与脾42

第四节 脑与肝42

第五节 脑与肺43

第五章 脑与奇经八脉的关系45

第一节 脑与督任冲脉45

第二节 脑与诸阳经47

第三节 脑与诸阴经48

第四节 脑与阳跷阴跷49

第六章 脑病的病因病机50

第一节 病因学50

第二节 发病学56

第三节 病机学59

第七章 脑病的诊法与辨证67

第一节 证候学要点67

第二节 诊法69

第三节 辨证思路与方法78

第八章 脑病的治则与治法92

第一节 治疗原则92

第二节 常用治法99

第九章 脑病的护理和养生107

第一节 护理107

第二节 养生111

第十章 脑病的康复117

第一节 康复医学评定117

第二节 康复疗法123

中篇 中医病证137

第一节 中风137

第二节 眩晕158

第三节 头痛(头风)173

第四节 昏迷187

第五节 厥证208

第六节 闭证223

第七节 脱证232

第八节 癫病243

第九节 痫病256

第十节 狂病266

第十一节 健忘276

第十二节 痴呆285

第十三节 梅核气299

第十四节 脏躁308

第十五节 百合病315

第十六节 郁证321

第十七节 梦游336

第十八节 不寐344

第十九节 嗜睡355

第二十节 痿证364

第二十一节 痉证376

第二十二节 颤病389

第二十三节 痹证401

第二十四节 风痱422

第二十五节 面风435

第二十六节 口僻448

第二十七节 麻木457

第二十八节 脑鸣470

第二十九节 耳鸣、耳聋479

第三十节 颅脑痈490

第三十一节 暑病(厥、痉证)497

第三十二节 脑岩507

第三十三节 急惊风515

第三十四节 慢惊风522

第三十五节 五软529

第三十六节 五硬535

第三十七节 五迟541

下篇 西医疾病549

第一章 周围神经疾病549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549

第二节 面神经炎559

第三节 面肌痉挛568

第四节 前庭神经元炎574

第五节 梅尼埃病578

第六节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586

第七节 格林-巴利综合征597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和寄生虫疾病608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608

第二节 结核性脑膜炎615

第三节 化脓性脑膜炎620

第四节 脑蛛网膜炎627

第五节 颅内脓肿632

第六节 脑囊虫病636

第三章 脑血管疾病643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43

第二节 脑梗死651

第三节 脑出血664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679

第五节 血管性痴呆691

第六节 高血压脑病703

第四章 椎体外系统疾病714

第一节 帕金森病714

第二节 肝豆状核变性727

第三节 小舞蹈病734

附:亨廷顿病740

第四节 周期性麻痹744

第五章 颅脑损伤753

第六章 颅内发作性疾病761

第一节 偏头痛761

第二节 癫痫774

第三节 发作性睡病787

第七章 神经系统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794

第一节 脑性瘫痪794

第二节 先天性脑积水803

第三节 遗传性共济失调811

第四节 结节性硬化819

第八章 神经系统脱髓性疾病825

第一节 多发性硬化825

第二节 视神经脊髓炎837

第三节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846

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855

第一节 阿尔茨海默病855

第二节 运动神经元病866

第三节 多系统萎缩875

第十章 颅内肿瘤884

第十一章 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疾病895

第一节 重症肌无力895

第二节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904

第三节 强直性肌病910

第四节 炎症性肌病917

附:内分泌性肌病923

第十二章 精神障碍928

第一节 癔病928

第二节 焦虑症935

第三节 抑郁症943

第四节 恐怖症954

第五节 神经衰弱961

附篇 现代研究进展971

第一节 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971

第二节 关于证候概念的诠释974

第三节 证候要素 应证组合979

第四节 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研究985

第五节 运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中医方证990

第六节 病络与络病对比研究996

第七节 内毒损伤络脉的临床及理论意义1004

第八节 中医药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1007

第九节 复方剂量配比优化的ED-NM-MO三联法1011

第十节 中医处方行为学范畴及其规范1020

第十一节 脑科学向东方传统哲学的回归1023

第十二节 发展中的中医神经信息学1038

第十三节 中医脑病与循证医学1043

第十四节 缺血性中风病分子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1049

第十五节 中风病结局评价及病证结合临床评价标准的研究1058

第十六节 中药对缺血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研究1074

主要参考书目1091

方剂汇编1095

英文缩写与中文名词对照11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