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文化与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华瑶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5204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企业文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文化与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企业文化概念和发展3
第一章 企业文化概念3
1.1 文化与企业3
1.1.1 企业行为层次3
1.1.2 企业价值观层次4
1.1.3 员工行为和企业价值观的统一5
1.2 企业文化的研究对象6
1.3 企业文化7
第二章 企业文化发展阶段10
2.1 管理丛林的决策理论学派10
2.1.1 决策理论需要克服的倾向10
2.1.2 决策理论的两个基本命题11
2.1.3 决策—管理文化的新发展13
2.2 企业文化的兴起15
2.2.1 新理论的崛起15
2.2.2 古典管理理论与企业文化16
2.2.3 对人的管理18
2.3 企业文化阶段19
2.3.1 杰出的企业有卓越的文化19
2.3.2 管理文化的核心20
2.3.3 7S框架21
2.4 行为科学时代23
2.4.1 需求层次理论23
2.4.2 超Y理论和发展过程理论25
2.4.3 激励理论25
2.4.4 群体理论27
2.4.5 社会人假说29
2.4.6 X-Y理论30
2.5 组织管理与文化31
2.5.1 影响企业人事工作的文化环境31
2.5.2 管理分析形式的文化现象32
2.5.3 管理人员的职能36
2.5.4 管理实践与企业文化37
2.5.5 管理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38
2.5.6 经济管理中的伦理文化39
2.5.7 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41
2.5.8 关于管理丛林时代42
第三章 企业文化结构44
3.1 企业文化的精神层44
3.1.1 企业文化的精神层44
3.1.2 企业价值观44
3.1.3 企业经营哲学46
3.1.4 企业精神47
3.1.5 跨文化管理49
3.2 企业文化物质层50
3.2.1 现代意义的产品50
3.2.2 企业环境和企业容貌51
3.2.3 企业生产环境52
3.2.4 企业文化的物质层52
3.2.5 技术设备现代化与文明程度52
3.3 企业文化行为层53
3.3.1 企业员工群体行为53
3.3 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54
3.3.3 企业文化的行为层55
3.3.4 企业家行为56
3.4 企业文化制度层61
3.4.1 中国传统组织文化模式61
3.4.2 企业文化制度层61
3.4.3 企业制度文化的性质和范围62
3.4.4 企业组织机构的制度文化属性64
3.4.5 现代企业模式的树状结构66
3.4.6 企业领导体制的沿革66
第四章 企业文化分类69
4.1 企业的广告文化69
4.1.1 广告策划设施与广告文化69
4.1.2 广告文化的传播75
4.2 企业的营销文化78
4.2.1 品牌战略与营销文化78
4.2.2 文化和营销88
4.3 企业文化的营造91
4.3.1 企业精神文化的营造91
4.3.2 企业物质文化的营造95
4.3.3 企业行为文化的营造101
第二篇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113
第五章 企业文化与管理文化113
5.1 企业文化与管理文化113
5.1.1 管理文化模式113
5.1.2 人文管理120
5.1.3 人本管理123
5.2 企业文化与环境文化129
5.2.1 企业发展和环境质量129
5.2.2 企业发展和人文精神132
第六章 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135
6.1 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理念识别135
6.1.1 企业理念的实施135
6.1.2 从功能看二者的关系137
6.1.3 理念识别的民族性问题139
6.1.4 企业理念创意140
6.1.5 企业理念的分类141
6.1.6 从定义看二者之间的关系142
6.2 企业文化与视觉识别144
6.2.1 视觉识别系统概念144
6.2.2 视觉系统识别设计159
第七章 CI战略177
7.1 CI概述177
7.1.1 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原则177
7.1.2 CI定义179
7.1.3 CI规范管理制度182
7.1.4 设计开发委托书/指名设计竞赛方式183
7.1.5 设计开发委托书的制作184
7.1.6 CI设计与开发方式186
7.1.7 CI系统的功能186
7.1.8 CI系统的构成189
7.1.9 CI系统的特点191
7.1.10 CI应用设计规定193
7.1.11 标准化原则193
7.1.12 三种利益统一的原则193
7.1.13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原则194
7.2 战略过程196
7.2.1 CI引入的契机196
7.2.2 CI战略的基本步骤200
7.2.3 CI战略的架构204
7.2.4 CI效果的测试208
7.3 CI传播210
7.3.1 大众传播210
7.3.2 人际传播213
7.3.3 传播媒介216
7.3.4 传播过程模式221
7.4 CI设计224
7.4.1 企业形象调查224
7.4.2 CI创意方法243
7.4.3 企业理念的创立和营造256
第三篇 企业文化评价269
第八章 企业文化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269
8.1 目前企业绩效考核现状269
8.2 形成上述状况的原因270
8.3 企业战略目标分解的重要工具——平衡记分卡272
8.3.1 平衡记分卡的简介272
8.3.2 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273
8.3.3 平衡记分卡各维度间的关系274
8.3.4 平衡记分卡的运作流程274
8.4 KPI——企业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工具276
8.4.1 KPI简介276
8.4.2 如何构建KPI考核体系278
8.4.3 如何推行KPI考核体系279
第九章 企业文化评价指标的确定281
9.1 企业文化评价的目的281
9.2 构建评价指标的一些问题282
9.2.1 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282
9.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283
9.2.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难点284
9.2.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285
9.3 评价指标的选择285
9.3.1 表层物质文化要素286
9.3.2 浅层行为文化要素288
9.3.3 中层制度文化要素290
9.3.4 深层精神文化要素291
9.4 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结构293
第十章 企业文化评价方法及应用296
10.1 模糊数学知识简介296
10.1.1 模糊集合的概念296
10.1.2 模糊集合的表示方法298
10.1.3 模糊集合的运算及性质299
10.2 模糊综合评判300
10.2.1 问题的提出300
10.2.2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00
10.2.3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305
10.3 权重的确定方法315
10.3.1 专家调查法315
10.3.2 层次分析法(AHP法)318
10.3.3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法)321
10.4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方法323
10.4.1 定性指标的量化与赋值323
10.4.2 定量指标的无量纲处理324
10.5 建立评价模型326
10.5.1 模糊综合评判326
10.5.2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328
10.5.3 灰色评价模型328
10.6 评价模型的应用330
10.6.1 指标权重的确定330
10.6.2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334
10.6.3 进行综合评判335
10.7 企业文化的优劣排序337
主要参考文献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