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民工与城市主体社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雪筠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0688362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农民-劳动就业-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民工与城市主体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农民工市民化与中国城市化的和谐进程1
一、农民工的市民化与中国的城市化2
(一)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与农民工的产生2
(二)农民工——都市的边缘人群10
(三)农民工市民化——和谐城市化实现的重要环节13
二、已有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成果的回顾与综述16
三、本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22
第一章 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资本26
一、农民工的权利资本27
(一)农民工拥有了部分“法定权利资本”,但权利资本不足28
(二)农民工“权利实现资本”匮乏32
二、农民工的社会资本33
(一)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占有情况35
(二)不同农民工社会资本占有状况的差异36
三、农民工的人力资本40
(一)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占有状况41
(二)农民工人力资本对社会资本的影响44
小结46
第二章 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状态47
一、农民工的就业状况47
(一)农民工就业的基本情况47
(二)农民工的就业渠道55
(三)农民工的职业流动60
(四)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与工作时间65
二、农民工的经济收入71
(一)农民工的收入水平71
(二)农民工的收入差异74
三、农民工的居住状况78
(一)农民工的住房获取方式78
(二)农民工的居住条件81
(三)农民工的同居人员83
四、农民工的婚姻与家庭生活83
(一)农民工的婚姻状况83
(二)农民工的家庭模式以分居为主84
(三)全家外出型的已婚农民工经济社会地位较高85
五、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与城市参与92
(一)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92
(二)农民工的城市社会参与97
小结102
第三章 农民工的城市知觉与城市生活感受103
一、农民工对城市区域的认知与评价103
二、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认知与评价105
(一)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认知与评价105
(二)农民工对市民评价的差异111
三、农民工对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认知与评价116
(一)农民工对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态度116
(二)农民工对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态度差异122
四、农民工的城市生活感受137
(一)农民工的城市生活感受137
(二)农民工城市生活感受的差异140
小结155
第四章 农民工的身份认同156
一、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状况156
(一)农民工目前的身份意识156
(二)农民工未来的身份认同164
二、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城市社会融合171
(一)农民工的身份意识与制度认同171
(二)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城市社会参与177
(三)身份认同与农民城市生活感受181
小结195
第五章 城市居民对农民工认知与认同196
一、市民对农民工制度身份与权利的认知与判断196
(一)市民基本认同农民工制度身份197
(二)市民基本认可农民工的权利状况198
(三)市民较支持限制农民工的权利201
二、市民对农民工群体的认识与评价205
(一)市民认可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贡献205
(二)市民认为农民工对城市的发展有较大的负面影响207
(三)市民对农民工群体的素质评价不高210
三、市民对农民工的接纳与认同217
(一)市民不认同农民工的“市民”资格217
(二)市民对农民工有疏离感221
(三)市民在一定程度上接纳了农民工225
小结229
结论 渐进性制度变革与权能增长——农民工市民化的合理路径230
一、过渡性与差异性——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230
(一)宏观社会政策的过渡性和差序性231
(二)农民工市民化状态的过渡性和差异性237
二、过渡性与差序格局形成:现实困境下的“理性”选择243
(一)中央政府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行为243
(二)地方政府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行为245
(三)公民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行为248
三、科学发展观下的渐进式赋权与权能增长——农民工市民化的合理化路径253
(一)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扶助制度255
(二)建立农民工住房自助安置制度257
(三)建立健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体系259
(四)建立、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262
参考文献264
后记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