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格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格局
  • 王静爱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8105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自然灾害-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格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时空格局第一章 中国地质灾害3

1.1 地震灾害3

1.1.1 历史地震活动的时空格局4

1.1.2 历史地震灾情的时空格局10

1.1.3 城市地震灾害评价14

1.1.4 农村地震灾害评价23

1.2 滑坡与泥石流灾害38

1.2.1 滑坡与泥石流灾害时间分布39

1.2.2 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40

1.2.3 暴雨滑坡与泥石流灾害链的空间分布42

第二章 中国气象与水文灾害44

2.1 水旱与风沙灾害44

2.1.1 水灾时空格局44

2.1.2 旱灾时空格局57

2.1.3 风沙灾害64

2.2 雪、雾、冰雹与霜冻灾害76

2.2.1 雪灾时空格局76

2.2.2 雾灾时空格局81

2.2.3 冰雹灾害时空格局85

2.2.4 霜冻灾害时空格局93

第三章 中国海洋灾害97

3.1 台风灾害97

3.1.1 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时空格局98

3.1.2 台风灾害评估109

3.2 风暴潮、赤潮、海浪与海冰灾害115

3.2.1 海洋灾害概况116

3.2.2 风暴潮灾害时空格局118

3.2.3 海浪灾害时空格局122

3.2.4 赤潮灾害时空格局126

3.2.5 海冰灾害时空格局127

3.2.6 海洋灾害区域分异129

中篇 中国自然灾害系统时空格局135

第四章 中国自然灾害孕灾环境与承灾体135

4.1 自然灾害孕灾环境135

4.1.1 岩石圈孕灾环境135

4.1.2 大气圈孕灾环境136

4.1.3 水圈孕灾环境139

4.1.4 生物圈孕灾环境140

4.2 自然灾害承灾体141

4.2.1 人口142

4.2.2 城镇144

4.2.3 交通运输146

4.2.4 经济148

4.2.5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150

第五章 中国自然致灾因子155

5.1 自然致灾因子的多样性与特征值155

5.1.1 自然致灾因子的多样性155

5.1.2 自然致灾因子的特征值156

5.2 自然致灾因子区域分异157

5.2.1 自然致灾因子特征值的区域分异157

5.2.2 自然致灾因子多度、相对致灾强度及被灾指数相互关系的区域分异160

第六章 中国自然灾害灾情与减灾162

6.1 自然灾害灾情162

6.1.1 自然灾害灾情162

6.1.2 自然灾害灾情时空格局166

6.2 减轻自然灾害200

6.2.1 减轻自然灾害的重大工程200

6.2.2 减轻自然灾害的社会行动205

6.2.3 减轻自然灾害工作展望206

下篇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211

第七章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211

7.1 自然灾害区划理论基础与原则211

7.1.1 自然灾害区划理论基础211

7.1.2 自然灾害区划原则212

7.2 自然灾害区划数据基础与设计213

7.2.1 自然灾害区划数据基础213

7.2.2 自然灾害区划技术流程213

7.3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214

7.3.1 自然灾害区划指标体系217

7.3.2 自然灾害区划方法219

7.3.3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方案219

7.3.4 中国自然灾害分区特征219

第八章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区划224

8.1 农业自然灾害区划参数与基本单元224

8.1.1 农业自然灾害区划参数224

8.1.2 农业自然灾害基本单元的生成225

8.2 农业自然灾害区划方法226

8.2.1 农业自然灾害区划技术流程226

8.2.2 农业自然灾害小区划分226

8.3 农业自然灾害区划227

8.3.1 农业自然灾害区划方案227

8.3.2 农业自然灾害区划分区特征228

第九章 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229

9.1 城市自然灾害区划原则与技术流程229

9.1.1 城市自然灾害区划原则229

9.1.2 城市自然灾害区划技术流程229

9.2 综合城市化水平分区与脆弱性评价230

9.2.1 综合城市化水平分区230

9.2.2 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232

9.3 城市综合自然灾害强度与风险性评价232

9.3.1 城市综合自然灾害强度评价232

9.3.2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价235

9.4 城市自然灾害区划236

9.4.1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自然灾害强度综合评价236

9.4.2 城市自然灾害区划236

9.4.3 城市自然灾害分区特征236

第十章 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区划246

10.1 自然灾害救助区划原则和技术流程246

10.1.1 自然灾害救助区划原则246

10.1.2 自然灾害救助区划技术流程247

10.2 自然灾害救助能力评价与区域划分247

10.2.1 自然灾害灾前响应能力评价与区域划分247

10.2.2 自然灾害灾中响应能力评价与区域划分256

10.2.3 自然灾害灾后响应能力评价与区域划分264

10.3 自然灾害救助区划266

10.3.1 自然灾害救助区划技术流程与分区依据266

10.3.2 主要自然灾害救助等级划分267

10.3.3 自然灾害救助区划方案267

10.3.4 自然灾害救助分区特征269

参考文献277

附件一 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说明283

附件二 本书作者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和出版著作285

附件三 作者指导相关自然灾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288

附件四 作者承担的与本书内容相关的科研项目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