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7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2007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
  • 储敏伟,贺瑛,朱德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7443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金融事业-经济发展-白皮书-上海市-2007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07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合篇一、提高金融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上海金融中心建设 1

(一)金融创新是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战略地位的必然选择 2

(二)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 5

(三)大力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8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十一五”时期的建设目标与任务 21

(一)“十一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2

(二)“十一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 25

(三)“十一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 26

三、央行上海总部,发力金融中心建设 31

(一)央行上海总部的建立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32

(二)引领市场创新发展 34

(三)积极推进外汇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35

(四)巩固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6

(五)积极开展金融外交 36

(六)注重理论研究,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金融中心建设 37

机构篇四、2006年新生金融机构的功能及作用 38

(一)2006年上海新生金融机构概况 39

(二)新生金融机构的特征 40

(三)新生金融机构的功能 45

市场篇五、2006年上海金融市场运行综述 48

(一)上海金融市场概述 49

(二)上海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53

六、2006年上海证券市场 63

(一)上海证券市场发展现状 63

(二)股票市场的发展 73

(三)债券市场的发展 78

(四)基金市场的发展 84

七、2006年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情况 86

(一)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即期交易市场 86

(二)银行间人民币外汇远期市场 90

(三)银行间人民币外汇掉期市场 91

(四)银行间外币买卖市场 93

(五)外币拆借情况 93

(六)简要分析 94

八、2006年黄金市场 94

(一)市场交易情况 95

(二)市场运行特点 96

(三)国际黄金市场情况 101

(四)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展展望 106

产品篇九、金融市场创新产品运行效应评估 108

(一)金融市场创新产品运行概况 109

(二)金融市场创新产品运行效应评估 123

(三)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的政策建议 131

生态篇十、上海金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 135

(一)金融生态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37

(二)上海金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 138

(三)政策建议 151

人才篇十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才现状及对策 155

(一)上海金融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国际金融中心前景展望 156

(二)上海金融人才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57

(三)上海金融人才队伍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 165

(四)“十一五”上海金融业人才供求的预测分析 174

(五)优化上海金融人才队伍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180

十二、2006年浦东新区金融人才需求调查 187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情况 188

(二)浦东新区三大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及特点 189

(三)浦东新区企业应对人才紧缺的措施 198

比较篇十三、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最新比较研究 201

(一)金融中心指标体系 202

(二)GFCI构造 203

(三)GFCI分析 207

(四)GFCI结论 209

(五)上海的分析 213

思想篇十四、国内外关于金融中心命题的最新学术观点综述 223

(一)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24

(二)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三个必要条件 226

(三)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因素——以新加坡为例 227

(四)金融中心的变迁:从安特卫普到伦敦 229

(五)金融中心竞争的新变化 232

(六)保持纽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导地位:2006年麦肯锡报告 233

(七)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定位:香港离岸、上海在岸 236

(八)加快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国际化思路 237

十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框架指标的思考 240

(一)国际上关于国际金融中心指标研究的进展 241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确立框架指标的总体思路 243

(三)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框架指标的基本构成 247

献策篇十六、巩固国家中心,打造特色中心 250

(一)巩固国家中心,打造特色中心 252

(二)彰显功能属性,寻求联动发展 253

(三)优化金融研教,多谋中心发展 256

(四)搭建服务平台,助推中心发展 257

附录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一五”专项规划 259

二、香港“十一五”金融发展战略思想及行动纲领 273

三、2006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大事项 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