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钒电池的应用与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钒电池的应用与研究
  • 陈泽华,陈兴颖,黄山秀竹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778107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4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1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钒电池的应用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1.1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2

1.2 钒性质及资源概况3

1.3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4

1.3.1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原理4

1.3.2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结构5

1.3.3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特点7

1.3.4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应用8

1.4 国内外钒电池发展状况9

1.5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电解液13

1.5.1 电解液的制备方法13

1.5.2 电解液的优化15

1.6 本章研究的意义及内容16

第二章 电解液的制备18

2.1 实验部分19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19

2.1.2 实验仪器19

2.1.3 电解液的制备19

2.1.4 电解液参数检测20

2.1.5 循环伏安测试21

2.2 结果与讨论22

2.2.1 电解液制备22

2.2.2 解液参数测定22

2.2.3 循环伏安测试22

2.2.4 XRD衍射检测23

2.3 本章小结24

第三章 钒电池电解液的快速分析25

3.1 实验部分25

3.1.1 仪器与试剂25

3.1.2 样品的制备26

3.1.3 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检测26

3.2 结果与讨论26

3.2.1 三四价体系的总钒浓度和价态分析26

3.2.2 四五价体系的总钒浓度和价态分析30

3.2.3 二三价体系的总钒浓度和价态分析31

3.3 本章小结32

第四章 CTAB作为钒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33

4.1 实验部分34

4.1.1 辅助复合电极的制备34

4.1.2 电解液的制备34

4.1.3 形貌表征34

4.1.4 紫外可见光测试34

4.1.5 电化学性能测试35

4.2 结果讨论36

4.2.1 紫外可见光检测36

4.2.2 方波伏安测试38

4.2.3 样品的SEM39

4.2.4 电解液稳定性考察40

4.2.5 循环伏安分析41

4.2.6 交流阻抗分析42

4.2.7 充放电性能测试44

4.3 本章小结44

第五章 Ⅴ(Ⅳ)的形态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46

5.1 实验部分47

5.1.1 四价钒溶液的制备47

5.1.2 UV-Visible光谱测试47

5.1.3 循环伏安测试47

5.1.4 交流阻抗测试48

5.1.5 XRD测试48

5.1.6 Raman光谱测试48

5.2 实验结果48

5.2.1 UV-Visible光谱测试48

5.2.2 循环伏安测试56

5.2.3 交流阻抗测试56

5.2.4 XRD测试58

5.2.5 Raman光谱测试59

5.3 讨论61

5.3.1 四价钒化合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61

5.3.2 二聚物的电荷传递反应63

5.4 本章小结64

第六章 钒电池电解液性能的优化设计65

6.1 钒氧化还原电池的工作原理67

6.2 钒氧化还原电池的特点68

6.3 钒氧化还原电池的结构69

6.4 钒氧化还原电池的应用71

6.5 钒氧化还原电池的关键材料72

6.5.1 电解液72

6.5.2 隔膜74

6.5.3 集流体75

6.5.4 电极76

6.6 碳材料的结构及石墨化78

6.6.1 碳材料的结构78

6.6.2 碳材料的石墨化80

6.6.3 催化石墨化80

6.6.4 XRD法测量石墨化度81

6.7 本章研究的意义及内容82

第七章 碳纳米管-石墨复合电极的研究84

7.1 实验部分85

7.1.1 试验试剂与材料85

7.1.2 实验仪器86

7.1.3 碳纳米管-石墨(MWNT-GP)复合电极的制备86

7.1.4 形貌表征86

7.1.5 循环伏安测试87

7.1.6 交流阻抗测试87

7.1.7 充放电测试87

7.2 结果讨论88

7.2.1 不同比例碳纳米管-石墨复合电极对VO2+/VO2+的影响88

7.2.2 不同比例碳纳米管-石墨复合电极对V2+/V3+影响96

7.2.3 MWNT-GP复合电极的稳定性98

7.3 结论102

第八章 碳毡的高温石墨化103

8.1 实验部分104

8.1.1 实验试剂与材料104

8.1.2 实验仪器105

8.1.3 石墨化碳毡电极的制备105

8.1.4 循环伏安测试105

8.1.5 充放电测试106

8.2 结果讨论106

8.2.1 石墨化时间对碳毡电极电化学性能影响106

8.2.2 石墨化温度对碳毡电极电化学性能影响109

8.2.3 催化剂用量对碳毡电极电化学性能影响111

8.3 结论114

第九章 催化石墨化提高碳毡电极性能的机理研究115

9.1 实验部分116

9.1.1 实验试剂与材料116

9.1.2 实验仪器117

9.1.3 石墨化碳毡电极的制备117

9.1.4 循环伏安测试117

9.1.5 交流阻抗测试118

9.1.6 充放电测试118

9.1.7 XRD测石墨化度118

9.1.8 电阻率测试118

9.1.9 形貌表征119

9.2 结果讨论119

9.2.1 XRD分析119

9.2.2 电阻率121

9.2.3 SEM分析122

9.2.4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124

9.2.5 交流阻抗分析125

9.2.6 充放电性能分析128

9.3 结论129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131

参考文献1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