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的力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美)布鲁克·诺埃尔·穆尔,(美)肯尼思·布鲁德著;李宏昀,倪佳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029471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97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615页
- 主题词:哲学史-西方国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想的力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充满力量的思想1
爆炸性的学科3
什么是哲学?4
哲学问题5
对哲学的误解7
哲学的工具9
证 明9
苏格拉底的方法9
思想实验10
归谬法10
谬误11
哲学的分类12
哲学的益处13
第一部分 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存在和知识19
第二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19
米利都派哲学家22
毕达哥拉斯23
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25
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27
原子论者29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33
苏格拉底34
柏拉图36
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理念论37
柏拉图的知识论40
柏拉图论爱与生成43
原著选读3.1 《申辩篇》&柏拉图44
原著选读3.2 《理想国》&柏拉图48
原著选读3.3 《美诺篇》&柏拉图57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65
存在是什么?66
实现和潜能68
本质和存在69
十个基本范畴70
三种灵魂70
亚里士多德和理念论70
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论72
逻辑学72
原著选读4.1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73
第五章 希腊化时期和基督教时代的哲学家75
罗马帝国的形而上学77
普罗提诺77
基督教的兴起79
圣奥古斯丁80
奥古斯丁和怀疑主义83
希帕蒂亚85
中世纪和阿奎那87
原著选读5.1 《忏悔录》&圣奥古斯丁92
原著选读5.2 《神学大全:关于上帝的问题》&圣托马斯·阿奎那94
第六章 近代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兴起99
笛卡尔和二元论103
怀疑是打开确定世界的钥匙105
“清晰明确”是试金石106
霍布斯和唯物主义108
知 觉109
康韦、斯宾诺沙和莱布尼茨的不同观点110
安妮·康韦的形而上学110
斯宾诺莎112
莱布尼茨114
洛克、贝克莱的唯心主义116
约翰·洛克和表象的实在论116
乔治·贝克莱和唯心主义117
作为一束观念的物质119
贝克莱和无神论119
原著选读6.1 《第一哲学沉思录》&勒内·笛卡尔123
原著选读6.2 《伦理学》&斯宾诺莎126
原著选读6.3 《人类知识原理》&乔治·贝克莱128
第七章 18世纪和19世纪135
大卫·休谟136
硬币实验137
休谟论自我138
休谟论因果关系139
伊曼努尔·康德141
心灵的秩序原则141
自在之物143
19世纪144
黑格尔哲学的要点145
亚瑟·叔本华147
原著选读7.1 《人类理智研究》&大卫·休谟149
原著选读7.2 《纯粹理性批判》&伊曼努尔·康德150
原著选读7.3 《历史哲学》&黑格尔152
原著选读7.4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153
第八章 大陆哲学传统157
对19、20世纪历史的简要回顾158
存在主义160
精神分析164
两个存在主义者166
阿尔贝·加缪169
让-保罗·萨特172
萨特、康德论伦理176
你就是你的所为176
现象学177
埃德蒙德·胡塞尔178
马丁·海德格尔179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182
怀疑的时代183
尤尔根·哈贝马斯184
米歇尔·福柯187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187
雅克·德里达188
吉尔·德勒兹191
阿兰·巴迪欧191
原著选读8.1 《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让-保罗·萨特193
原著选读8.2 《西西弗的神话》&阿尔贝·加缪197
原著选读8.3 《原教旨主义和恐怖——与哈贝马斯对话》&乔凡娜·博拉朵莉198
第九章 实用主义传统和分析传统203
实用主义204
理查德·罗蒂207
分析哲学208
何谓分析208
分析哲学概览208
语言与科学212
经验、语言与世界215
反表象主义220
维特根斯坦的转变222
蒯因、戴维森和克里普克223
威拉德·冯·奥曼·蒯因224
唐纳德·戴维森225
索尔·克里普克225
本体论227
元本体论228
量子力学中的哲学问题229
原著选读9.1 《拒斥形而上学》&艾耶尔234
原著选读9.2 《命名与必然性》&索尔·克里普克237
原著选读9.3 《客观性问题》&唐纳德·戴维森239
原著选读9.4 《什么是社会建构?》&保罗·A·博格西安242
第二部分 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249
第十章 道德哲学249
怀疑论、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251
利己主义252
快乐主义253
五种主要的伦理学框架254
古希腊时期254
柏拉图255
卢卡尼亚人爱沙若259
亚里士多德260
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葛主义262
伊壁鸠鲁主义262
斯多葛派263
基督教影响下的伦理学266
圣奥古斯丁266
宾根的圣希德嘉267
爱洛伊斯和阿伯拉尔269
圣托马斯·阿奎那272
霍布斯和休谟273
霍布斯274
休谟275
道德判断的基础是情感,而非理性275
仁爱276
休谟之后是否还能有伦理学?277
康德278
最高的道德原则278
人为什么应当做该做的事279
功利主义280
边沁280
穆勒282
弗里德里希·尼采284
原著选读10.1 《高尔吉亚篇》&柏拉图285
原著选读10.2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288
原著选读10.3 《伊壁鸠鲁致梅瑙凯的信》&伊壁鸠鲁290
原著选读10.4 《美诺篇》&柏拉图292
原著选读10.5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伊曼努尔·康德294
原著选读10.6 《功利主义》&约翰·斯图亚特·穆勒296
原著选读10.7 《善恶之彼岸》&弗里德里希·尼采300
第十一章 政治哲学307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308
柏拉图308
亚里士多德310
自然法理论和契约论理论311
奥古斯丁和阿奎那311
霍布斯312
另外两位契约论理论家317
约翰·洛克317
让-雅克·卢梭321
美国宪法理论324
《独立宣言》中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325
《美国宪法》中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326
隐私权326
古典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327
亚当·斯密327
功利主义和自然权利328
哈丽特·泰勒328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330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331
马克思主义333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338
无政府主义339
原著选读11.1 《克里托篇》&柏拉图340
原著选读11.2 《理想国》&柏拉图343
原著选读11.3 《利维坦》&托马斯·霍布斯348
原著选读11.4 《论自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351
原著选读11.5 《共产党宣言》&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353
第十二章 当代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357
G.E.摩尔358
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359
情感主义及其他360
约翰·罗尔斯,一位当代自由主义者363
公正社会的基本条件364
无知之幕和原始状态364
社会正义的两个原则365
个人的权利366
我为什么应该接受罗尔斯的规定?366
罗伯特·诺齐克的自由主义367
最低限度的国家是正当的368
只有“守夜人”式的国家不侵犯权利369
个人的权利369
社群主义者对罗尔斯的回应370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和德性伦理学373
玛莎·娜斯鲍姆374
赫伯特·马尔库塞,一位当代马克思主义者376
安·兰德的客观主义379
各种“主义”383
原著选读12.1 《杀死和饿死》&詹姆士·雷切尔斯384
原著选读12.2 《正义论》&约翰·罗尔斯388
原著选读12.3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罗伯特·诺齐克390
原著选读12.4 《正义的前沿》&玛莎·纳斯鲍姆392
第三部分 哲学和宗教:理性和信仰397
第十三章 哲学和对上帝的信仰397
两位基督教伟人399
安瑟伦399
阿奎那401
神秘主义406
17世纪的观点409
笛卡尔409
莱布尼茨411
18和19世纪的观点413
休 谟413
康德417
克尔凯郭尔419
尼 采420
詹姆士422
20世纪的观点424
上帝和逻辑实证主义424
玛丽·黛丽:上帝的呈现426
智能设计还是进化论?428
上帝,微调师431
相信上帝还需要理由吗?431
原著选读13.1 《宣讲》&圣安瑟伦432
原著选读13.2 《神学大全》&圣托马斯·阿奎那433
原著选读13.3 《单子论》&莱布尼茨435
原著选读13.4 《快乐的知识》&弗里德里希·尼采436
原著选读13.5 《神学与证伪》&安东尼·福路437
第四部分 其他声音443
第十四章 女权主义哲学443
第一次浪潮445
第二次浪潮445
第三次浪潮449
女权主义道德理论452
性别歧视和语言454
女权主义认识论456
法国女权主义哲学和精神分析理论457
露丝·伊利格瑞459
茱莉亚·克里斯蒂娃461
埃伦娜·西苏463
朱迪思·巴特勒:性别、性与表演性466
原著选读14.1 《为女权辩护》&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469
原著选读14.2 《第二性》&西蒙娜·德·波伏娃470
第十五章 东方的影响475
印度教476
佛教480
佛 陀481
道家486
老子486
孙子490
庄子492
儒家494
孔子494
孟 子498
荀 子501
禅宗在中国和日本501
慧 能502
佛教在日本504
紫式部506
希玄道元508
武士道哲学(约1100—1900)511
孔子的影响516
禅宗的影响516
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518
原著选读15.1 《论语》&孔子520
原著选读15.2 《八正道》&佛陀521
第十六章 后殖民思想527
历史背景529
非洲531
口头哲学和传统哲学531
美洲534
美国黑人思想537
拉丁美洲思想541
南亚542
Satyagraha545
形而上学546
原著选读16.1 《治愈之剑》&马丁·路德·金547
原著选读16.2 《存在主义和哲学的危机》&卡洛斯·阿斯特拉达548
原著选读16.3 《边界女权主义:从性别政治到地缘政治》&桑尼亚·莎第瓦胡550
原著选读16.4 Satyagraha莫罕达&斯·K·甘地552
原著选读16.5 《朝向宇宙之人》拉宾德&拉纳斯·泰戈尔554
第十七章 四个哲学问题557
自由意志558
心理学决定论558
神经科学决定论560
因果决定论562
意识562
二元论562
行为主义563
同一性理论565
功能主义567
僵尸568
慷慨的伦理:礼物问题569
什么是艺术以及相关的美学问题575
什么是艺术?576
小说的悖论578
音乐表达的困境580
结束语581
原著选读17.1 《感知与大脑过程》&J.J.C.斯马特582
原著选读17.2 《自由意志》&萨姆·哈里斯584
译后记589
出版后记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