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法问题研究 物权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民事法问题研究 物权法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1957584.jpg)
- 朱柏松 著
- 出版社: 朱柏松
- ISBN:978957417004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66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5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事法问题研究 物权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不动产物权行为之要式性1
壹、民法关于物权变动之构成条件1
贰、不动产物权分割行为之性质3
参、不动产物权因继承而分割之效力5
肆、案例说明6
第二章 海峡两岸不动产物权变动理论及土地登记制度之比较研究9
壹、前言9
贰、物权行为之立法主义与土地登记制度之比较12
一、物权变动之立法例12
(一)意思主义13
(二)形式主义14
(三)折衷主义17
二、不动产登记制度之比较18
(一)契据登记制19
(二)权利登记制20
(三)托仑斯登记制24
参、我国民法物权变动之规范与土地登记实务27
一、物权得丧变更之法律规范29
二、我国之土地登记制度及其发展35
(一)地籍测量及土地总登记36
(二)其他土地登记之内涵37
肆、中国物权法物权变动之规定及不动产物权之登记40
一、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物权变动效力之规定42
二、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登记之规定43
伍、结语44
第三章 新修正相邻关系法规范评议45
壹、序说45
贰、新修正相邻关系法规范之总体面的评价47
一、相邻关系法规范之周延性47
二、相邻关系法规范之适用范围50
三、邻关系法规范之性质53
(一)属当然事理之规范无由排除或限制其适用者56
(二)属不动产所有人自身行使权利方法之规范者,无排除或限制适用之意义57
(三)属于基于增进不动产所有权之功能、效益或社会经济利益者,得予排除或限制其适用57
(四)属于促使达成所有权之功能、效益,或维持社会经济效益之规范,或排除、阻绝所有权之功能、效益,或损害社会经济效益之规范,无得被加以排除或限制其适用60
参、若干具体相邻关系法规范之评价66
一、排水、用水之相邻关系法与水利法关系之厘清66
(一)关于水资源之享有及利用之关系68
(二)其他用水、排水规定之检讨72
二、民法第七百九十六条新规定,与土地权利关系人利益之衡量76
肆、结语80
第四章 论袋地通行权与公用地役权之关系85
壹、前言85
贰、袋地通行权之成立要件87
参、袋地通行之效力90
一、袋地通行权之限度与范围91
二、偿金之支付91
三、开设道路权95
四、馀论96
肆、公用地役权之概念及其成立101
伍、袋地通行权之公用地役权之转化103
陆、代结语——实例探讨110
第五章 论越界、违章建筑之法律效力壹、序言115
贰、违反强行规定之法律行为之效力116
参、违章建筑物之法律关系122
肆、越界建筑之法律争议之解决129
伍、案例分析133
第六章 共有基地租赁之效力与优先承买权之关系139
壹、共有基地之出租究否为管理行为或处分行为139
贰、基地承租人地上权登记请求权之性质143
参、共有基地承租人对基地之优先承买权146
肆、案例说明149
第七章 新修正地上权法规范解释上若干问题之探讨153
壹、前言153
贰、地上权之取得157
一、因法律行为而取得之地上权158
二、因法律规定而取得之地上权163
参、地上权之效力171
一、意定地上权转化为类似所有权加以享有之利益——权利金之给付172
二、地上权人之处分地上权174
三、区分地上权之法律规定之探讨181
(一)土地所有人于其土地上设定用益物权后再设定区分地上权之条件181
(二)区分地上权人限制行使权利之约定对土地所有人之效力183
肆、结语185
第八章 空间权法理与区分地上权立法上的几个问题点189
壹、前言189
贰、空间权概念之确立及其本质190
一、空间权可该当为私法上之权利191
二、空间权的构成191
(一)空间权应有之内容192
(二)确立空间权概念后空间权在民法中之地位193
参、区分地上权立法上之几个问题点196
一、权利之取得或设定上之问题点197
(一)因法律行为而成立区分地上权者197
(二)因其他法律事实而成立区分地上权者200
二、权利取得及行使上之问题点201
(一)空间范围之确定与登记202
(二)权利设定之同意及其行使上之限制202
三、相邻关系上之问题点205
(一)相邻关系规定于区分地上权之地位206
(二)民法相邻关系之规定准用于区分地上权之可能性207
(三)区分地上权可得考虑增加条文加以规范者209
四、与民法各不动产物权章之规定间相互配合之问题213
肆、结语213
第九章 论不同抵押权之效力217
壹、案例217
贰、不特定之未来债权可否为抵押权担保之债权218
参、最高限额抵押权之担保标的及其成立、生效223
肆、法定抵押权的成立、性质及效力230
伍、案例分析246
第十章 论最高限额抵押权之让与257
壹、序说257
贰、最高限额抵押权让与之成立259
参、最高限额抵押权让与之具体实现265
一、受让最高限额抵押权之适格265
(一)受让人系属无发生具体债权之债权范围之人265
(二)受让人系为最高限额抵押权人之情形267
二、最高限额抵押权随同基础法律关系一并让与之问题268
肆、民法第八百八十一条之八规定之适用与解释270
一、最高限额抵押权让与之成立及生效要件271
(一)最高限额抵押权之让与应于担保债权确定前为之271
(二)最高限额抵押权之让与应得抵押人之同意272
(三)应为最高限额抵押权让与之登记276
二、让与最高限额抵押权之效力277
(一)让与全部最高限额抵押权之情形277
(二)分割最高限额抵押权之一部而让与之情形280
(三)受让最高限额抵押权而与让与人成立共有之情形282
伍、结语285
第十一章 论最高限额抵押权之确定289
壹、前言——最高限额抵押权确定之意义289
贰、最高限额抵押权之效力292
一、在最高限额抵押权确定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得约定变更债权之范围及债务人293
二、在最高限额抵押权确定前,抵押权人得让与抵押权之全部或一部,或将最高限额抵押权让与一部而成立共有297
三、最高限额抵押权共有人间权利行使之特别约定,应于担保债权确定前为之299
参、最高限额抵押权确定之原因301
一、本于期日之到来而确定债权302
(一)约定确定债权之期日者302
(二)未约定确定债权之期日者304
二、本于原因事实以确定债权者306
(一)因法定原因事实而确定债权者307
(二)本于其他原因事实而确定债权者319
三、确定债权原因之追加、变更以及除去322
肆、最高限额抵押权担保债权确定之效力324
伍、结论328
第十二章 论典权人之典物处分权331
壹、序说331
贰、典权人典物处分权之基本理论337
一、典物处分权之内涵338
二、典物处分权之典权的成立341
参、典权人典物处分权与信托行为之差异346
肆、典权人典物处分权之法律关系350
一、转典与出租权351
二、典权处分权352
三、典权人之其他特别权利353
伍、典权人典物处分权于出典人之效力355
陆、结论359
第十三章 典权关系中之回赎、别卖与留买权363
壹、事实363
贰、典权之法律规范及其权利之性质363
参、典权之构成与回赎权之性质367
肆、别卖、绝卖与回赎期间之变更371
伍、找贴与留买之关系375
陆、案例说明378
第十四章 海峡两岸民法典权规范之比较研究383
壹、前言383
贰、典权之标的及其成立386
参、典权之目的388
肆、典权之效力391
一、典权人之权利、义务392
(一)典权之让与与典物之转典、出租392
(二)典物所有权之取得396
(三)典物之维护与典物之重建、修缮401
二、出典人之权利、义务410
(一)出典人对典物所有权之处分411
(二)出典人对于典物之回赎权419
伍、结论431
附件一:全国典权设定资料(迄2005年)435
附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436
第十五章 水权之理论与实务439
壹、序说439
贰、水权之概念442
一、水权之性质443
二、水权之类型445
(一)自水权之取得方法加以分析446
(二)自用水标的及水权效力加以分析447
参、水权之取得455
一、原始取得455
(一)因申请而取得455
(二)因取得时效完成取得水权之可能性458
二、继受取得459
肆、水权之登记462
一、航道及地下水登记之特则464
二、水权登记实务467
(一)登记机关468
(二)水权登之类型470
三、水权之(原始)取得登记477
(一)原始取得水权之原因478
(二)原始取得水权之登记483
四、水权之其他登记493
伍、结论502
第十六章 日本水利权论507
壹、序言507
贰、日本河川法之水利权508
一、水利权之类型509
(一)许可水利权以及惯行水利权509
(二)流水占用权、土石采取权等510
(三)安定水利权、丰水水利权以及暂定水利权511
二、水利权之取得与丧失513
(一)水利权之主体513
(二)水利权之许可机关514
(三)水利权许可之基准515
(四)水利权之存续与消灭517
三、水利权之效力518
(一)水利权之内容518
(二)水利权之作用520
四、水利权费之征收522
参、特定多目的水库之使用权523
一、水库使用权之概念及其性质523
二、水库使用权之取得525
(一)计画之提出525
(二)水库使用权设定之申请525
(三)缴纳负担金526
三、水库使用权之效力526
四、水库使用权之消灭527
肆、结论527
索引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