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经济思想史 第3卷 从李嘉图到边际革命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编经济思想史 第3卷 从李嘉图到边际革命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
  • 顾海良,颜鹏飞总主编;颜鹏飞,陈银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4161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54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567页
  • 主题词:经济思想史-世界;李嘉图,D.(1772~1823)-经济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经济思想史 第3卷 从李嘉图到边际革命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时代背景1

二、19世纪经济学说演变和发展的主线9

三、本卷的结构和基本内容16

四、19世纪经济学说演变和发展的基本特征22

上篇 18世纪90年代末和19世纪初的经济思想33

第一章 李嘉图经济思想(一)33

第一节 李嘉图体系的方法论与结构框架34

一、《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方法论34

二、《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结构37

三、李嘉图体系的框架38

第二节 李嘉图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40

一、对经济学研究主题或研究领域的影响40

二、对研究方法的影响43

三、对若干具体观点的影响44

第二章 李嘉图经济思想(二)47

第一节 价值理论47

一、对斯密价值理论的继承与批判47

二、古典经济学中最彻底的劳动价值论49

三、李嘉图的价值难题53

第二节 货币理论57

一、货币基本理论58

二、货币数量论59

三、稳定通货方案63

第三节 分配理论64

一、工资理论64

二、地租理论68

三、利润理论72

第四节 国际贸易理论76

一、国际自由贸易思想76

二、比较优势原理77

第五节 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79

一、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79

二、经济增长的前景80

三、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83

第三章 李嘉图同时代的经济思想:马尔萨斯85

第一节 人口理论86

一、人口理论法则86

二、评价90

第二节 价值理论、利润理论与地租理论93

一、价值理论93

二、利润理论96

三、地租理论98

第三节 经济危机理论99

一、生产、消费和有效需求99

二、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100

第四节 评价103

一、马尔萨斯理论的实质103

二、马尔萨斯理论的影响105

第四章 李嘉图同时代的经济思想:萨伊108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与分篇法109

一、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09

二、政治经济学的“三分法”111

第二节 生产论与分配论111

一、价值论111

二、生产三要素论113

三、“三位一体公式”116

第三节 销售论与消费论118

一、萨伊定律118

二、消费论121

第四节 评价126

一、萨伊经济理论的特征126

二、与李嘉图经济体系的比较129

第五章 李嘉图同时代的经济思想:西斯蒙第13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方法与基本问题132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32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33

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34

第二节 经济危机理论135

一、消费与生产的矛盾135

二、经济危机理论138

第三节 经济增长理论139

一、经济增长的途径139

二、经济增长的极限141

三、收入与人口的联系142

第四节 理想发展模式与改良主义纲领144

一、西斯蒙第的理想经济发展模式144

二、改良主义纲领146

第五节 西斯蒙第对经济学的影响148

一、与李嘉图经济体系的比较148

二、西斯蒙第经济理论的实质及影响150

三、英法经济学说之比较152

中篇 19世纪30~60年代的经济思想159

第六章 李嘉图学派及其反对者159

第一节 19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学论战160

一、论战的缘起161

二、李嘉图同马尔萨斯关于“谷物法”的争论162

三、关于萨伊定律的争论165

四、关于价值理论的争论169

第二节 李嘉图学派175

一、詹姆斯·穆勒176

二、麦克库洛赫181

三、李嘉图学派的解体187

第三节 李嘉图理论的反对者189

一、西尼尔189

二、巴士夏199

第七章 约翰·穆勒对古典经济学的综合与终结207

第一节 三种类型的综合208

一、对李嘉图和萨伊等经济思想的综合208

二、对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综合214

三、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综合216

第二节 评价220

一、穆勒对古典经济学的创新220

二、穆勒的其他理论贡献229

第八章 古典经济学的后期代表及反对者242

第一节 拉姆塞242

一、价值理论243

二、资本积累理论245

三、分配理论246

第二节 琼斯247

一、方法论和历史观248

二、地租理论251

三、资本和利润理论254

四、工资理论与人口理论257

第三节 舍尔比利埃258

第四节 劳德戴尔260

一、财富观261

二、价值观261

三、资本观和利润观262

第九章 德国旧历史学派263

第一节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缪勒和李斯特264

一、缪勒264

二、李斯特265

第二节 旧历史学派274

一、旧历史学派的形成及其方法274

二、旧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281

下篇 19世纪后期的经济思想291

第十章 边际主义经济学291

第一节 边际主义的萌芽时期292

一、塞缪尔·普芬道夫292

二、丹尼尔·伯努利293

三、费迪南多·加利阿尼294

四、詹姆斯·安德森296

五、杰里米·边沁297

第二节 英国边际主义的先驱者300

一、威廉·福斯特·劳埃德300

二、萨米尔·蒙蒂夫特·朗菲尔德302

第三节 法国边际主义的先驱者304

一、安东尼·奥古斯丹·古诺304

二、朱尔·杜皮特308

第四节 德国边际主义的先驱者313

一、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314

二、赫尔曼·海因希里·戈森321

第五节 边际主义革命和传播时期327

一、边际主义革命产生的根源327

二、边际主义的传播334

第十一章 新历史学派342

第一节 德国特色的新历史学派的兴衰342

一、德国特色的新历史学派经济学产生的根源342

二、新历史学派经济学衰落的原因346

第二节 施穆勒和桑巴特的经济思想349

一、施穆勒经济思想的六大特征349

二、桑巴特的经济思想355

第三节 新历史学派的其他代表360

一、第二代的新历史学派成员361

二、“最新的”历史学派成员364

第四节 新历史学派在国外的变种369

一、英国历史学派369

二、新历史学派在国外的其他变种374

第五节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地位与影响375

一、对于正统经济学派的第一次全方位挑战376

二、新历史学派的主要特征及其与旧历史学派的异同点377

第十二章 奥地利学派385

第一节 奥地利学派的产生385

一、奥地利学派的缘起385

二、奥地利学派谱系387

第二节 方法论388

一、奥地利学派与历史学派关于方法论的论战388

二、抽象演绎法391

第三节 门格尔393

一、财货论394

二、边际效用价值论397

三、分配论399

四、市场价格论400

第四节 维塞尔400

一、价值与价格的决定401

二、价格制度的功能404

三、对资本主义的批评406

第五节 庞巴维克408

一、主观效用价值论409

二、价格形成的基本规律410

三、利息理论412

第十三章 数理经济学派418

第一节 杰文斯418

一、效用论418

二、交换理论423

三、生产理论425

四、地租理论427

五、资本理论428

六、其他理论429

第二节 瓦尔拉斯430

一、稀缺价值论432

二、价格的决定435

三、一般均衡论441

第三节 帕累托447

一、序数效用价值论448

二、无差异曲线450

三、帕累托最优标准452

四、收入分配的帕累托法则454

第十四章 美国学派457

第一节 美国学派演变的两个阶段457

一、早期的美国学派:凯里学派457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学派:克拉克—费雪—陶西格学派459

第二节 凯里462

一、阶级利益调和的理论体系462

二、贸易保护理论467

第三节 克拉克468

一、经济学的新三分法469

二、边际生产力分配论473

三、企业利润理论479

第十五章 马歇尔经济学(一)481

第一节 马歇尔的学术著作482

一、马歇尔的早期著作482

二、马歇尔的主要著作482

第二节 马歇尔经济学体系的特点484

一、心理分析的应用485

二、数学方法的应用486

三、连续原理的应用488

四、综合性特点490

第三节 马歇尔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94

一、归纳和演绎494

二、边际分析496

三、局部均衡分析497

四、时间分析499

五、静态分析500

第十六章 马歇尔经济学(二)502

第一节 需求理论502

一、边际效用原理502

二、需求表和需求规律503

三、需求弹性505

四、消费者选择原则506

五、消费者剩余506

第二节 供给理论508

一、生产要素508

二、生产成本510

三、供给规律511

四、供给弹性512

五、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513

六、报酬递增、递减和不变规律513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514

一、价值与价格514

二、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515

三、时间与均衡价格517

四、垄断价格519

第四节 收入分配理论520

一、收入分配的一般原理520

二、工资理论521

三、利息理论522

四、利润理论524

五、地租和准租理论525

六、劳资调和论526

第五节 马歇尔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527

一、设立经济学独立学位制度527

二、马歇尔经济学综合性体系的成就与不足530

三、对于当代经济学的影响535

参考文献538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5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