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对话法律 法律证成和论证的对话模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对话法律 法律证成和论证的对话模型](https://www.shukui.net/cover/9/31979020.jpg)
- (荷)阿尔诺·R.洛德(ArnoR.Lodder)著;魏斌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6910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法的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对话法律 法律证成和论证的对话模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 论1
1.1 人工智能与法2
1.2 法律证成5
1.3 本书大纲7
第2章 从法律到对话法律:为什么法律证成应当被对话式建模9
2.1 证成的结果和过程11
2.2 作为结果的证成14
2.3 法律证成的可废止性17
2.3.1 规则的例外18
2.3.2 冲突的规范20
2.4 法律的开放性22
2.4.1 无适用规范的案例22
2.4.2 模糊的法律语言23
2.5 明希豪森三重困境25
2.6 作为过程的证成:一个对话模型29
2.7 在对话模型中处理可废止性、开放性与明希豪森三重困境32
2.8 对话规则和变更协议的证成34
2.9 法律证成的程序有多纯粹?35
2.10 结语39
第3章 对话法律——框架和一般规则41
3.1 对话法律中的证成42
3.2 对话法律的基本概念43
3.2.1 参与者44
3.2.2 博弈的行动45
3.2.3 证明责任48
3.2.4 承诺48
3.2.5 对话规则49
3.2.6 对话的层次50
3.3 对话法律的对话框架51
3.3.1 语言51
3.3.2 对话行动53
3.3.3 承诺库55
3.3.4 对话56
3.3.5 对话树56
3.4 交流的一般规则59
3.4.1 主线中的互动60
3.4.2 承诺的起源61
3.4.3 一般条件66
3.4.4 主张后的行动68
3.4.5 质疑后的行动69
3.4.6 接受和收回后的行动70
3.5 走向法律证成77
第4章 对话法律——交流的特殊规则78
4.1 特殊语言要素79
4.1.1 对话法律中的理由逻辑引介79
4.1.2 特殊语言要素的形式化特征82
4.2 交流的特殊语言——法律工具和受迫承诺84
4.2.1 适用规则的理由85
4.2.2 关于应用、理由以及排除86
4.2.3 关于胜过和理由88
4.2.4 关于无效_主张95
4.3 结束语99
第5章 实践中的对话法律101
5.1 泰利尔案例102
5.2 夏博特案110
5.2.1 适用规则的理由111
5.2.2 关于适用、理由和排除114
5.2.3 关于理由和胜过116
5.3 结束语119
第6章 论辩的对话模型121
6.1 模型的目的122
6.2 一个简短的对话样本124
6.3 麦肯齐的DC博弈和汉布林的H博弈128
6.3.1 行动128
6.3.2 承诺132
6.3.3 结语133
6.4 雷斯彻的论辩术和布鲁卡的形式化理论134
6.4.1 行动135
6.4.2 对话规则137
6.4.3 承诺141
6.4.4 结束语143
6.5 戈登的诉答博弈144
6.5.1 诉答博弈的形式化描述146
6.5.2 行动148
6.5.3 对话规则150
6.5.4 相关性和问题155
6.5.5 承诺157
6.5.6 建议和结束语158
6.6 行动和承诺的研究161
6.6.1 行动161
6.6.2 承诺165
6.7 其他相关研究167
6.7.1 范爱默伦和格罗顿道斯特167
6.7.2 弗雷斯维克的基于论证的论辩术169
6.7.3 HELIC系统176
6.7.4 路易:协议和原理178
6.7.5 法利和弗里曼的证明责任层次180
6.8 结论183
第7章 什么是论证?论辩的程序模型的性质185
7.1 论辩:两个视角185
7.1.1 逻辑视角186
7.1.2 心理视角187
7.2 论辩:两种类型188
7.2.1 理性和对话式理性论辩189
7.2.2 判例法中的对话式论辩191
7.3 面向进路的整合193
7.4 对话法律:理性和对话式理性论辩195
7.5 程序化和结构化论证197
7.6 法律论证模型中的层次200
7.7 结论203
第8章 结论204
8.1 关于法律证成204
8.2 回答206
8.2.1 如何判定法律命题是被证成的?为了证成法律命题,是否存在必须要满足的标准?206
8.2.2 法律证成的何种模型是令人满意的?是否可能界定和实现这种模型?207
8.2.3 可比较的模型如何表达论辩?208
8.2.4 对于法律证成中的论证,什么是可接受的?209
8.3 未来:面向自然对话210
8.4 结束语213
附录 对话法律的逻辑程序代码214
参考文献238
人名索引250
关键词索引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