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仪器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仪器分析
  • 姚开安,赵登山主编;姚天杨,孙尔康总主编;徐继明,王京平,李卉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8207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仪器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仪器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分析化学的发展1

0.2 仪器分析的分类2

0.2.1 光学分析方法2

0.2.2 电化学分析法2

0.2.3 分离分析法3

0.2.4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3

0.3 仪器分析的应用4

课外参考读物5

第1章 电位分析法6

1.1 离子选择电极及其分类7

1.1.1 离子选择电极7

1.1.2 离子选择电极的分类7

1.2 离子选择电极的特性参数14

1.2.1 能斯特响应、线性范围和检测下限14

1.2.2 电位选择系数15

1.2.3 响应时间16

1.2.4 内阻16

1.2.5 稳定性16

1.3 分析方法16

1.3.1 电位法16

1.3.2 电位滴定法18

1.3.3 Gran作图法20

1.3.4 误差21

1.3.5 测试仪器21

1.4 应用21

1.4.1 在线分析和体内检测22

1.4.2 现场检测22

1.4.3 色谱检测器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中的应用24

课外参考读物24

习题25

第2章 电重量分析和库仑分析法27

2.1 电解原理27

2.2 电重量分析法28

2.2.1 控制电位电解分析法28

2.2.2 恒电流电重量分析法29

2.3 库仑分析法30

2.3.1 恒电流库仑分析法——库仑滴定法31

2.3.2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33

2.3.3 微库仑分析法34

2.4 应用35

课外参考读物37

习题37

第3章 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39

3.1 直流极谱法39

3.1.1 原理39

3.1.2 干扰电流及其消除40

3.1.3 极谱波类型及其方程式41

3.1.4 定量分析41

3.1.5 直流极谱法的局限性42

3.2 现代极谱法42

3.3 伏安法43

3.3.1 溶出伏安法44

3.3.2 循环伏安法46

3.4 应用48

课外参考读物49

习题50

第4章 气相色谱法52

4.1 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52

4.1.1 色谱法及其分类52

4.1.2 色谱流出曲线和术语53

4.1.3 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55

4.2 气相色谱法60

4.2.1 气相色谱仪61

4.2.2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70

4.2.3 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74

4.3 应用76

课外参考读物80

习题81

第5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83

5.1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83

5.1.1 流动相储液器83

5.1.2 脱气器84

5.1.3 高压泵84

5.1.4 梯度洗脱装置85

5.1.5 进样器86

5.1.6 色谱柱86

5.1.7 检测器86

5.2 高效液相色谱法88

5.2.1 液-固色谱法88

5.2.2 化学键合相色谱法89

5.2.3 离子交换色谱法91

5.2.4 尺寸排阻色谱法93

5.3 毛细管电泳94

5.3.1 原理94

5.3.2 毛细管电泳法96

5.4 超临界流体色谱97

5.4.1 概述97

5.4.2 超临界流体色谱98

5.5 应用98

5.5.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水中痕量多环芳烃98

5.5.2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饮用水中痕量杀虫剂98

5.5.3 绿茶提取物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的分析99

5.5.4 三环类抗抑郁剂的分析100

5.5.5 血清中的氧氟沙星的液相色谱分析100

5.5.6 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及应用101

课外参考读物101

习题102

第6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104

6.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104

6.1.1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104

6.1.2 谱线强度105

6.1.3 原子发射光谱的基本概念106

6.2 光谱分析仪107

6.2.1 光源107

6.2.2 光谱仪111

6.3 光谱分析方法116

6.3.1 光谱定性分析方法116

6.3.2 光谱半定量分析方法117

6.3.3 光谱定量分析方法117

6.4 应用120

课外参考读物121

习题121

第7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123

7.1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123

7.1.1 原子吸收线123

7.1.2 原子吸收谱线的轮廓与变宽125

7.1.3 原子吸收的测量127

7.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29

7.2.1 光源129

7.2.2 原子化系统130

7.2.3 单色器134

7.2.4 检测系统135

7.3 干扰及其抑制136

7.3.1 物理干扰136

7.3.2 电离干扰136

7.3.3 化学干扰136

7.3.4 光谱干扰138

7.4 分析方法140

7.4.1 测量条件的选择140

7.4.2 定量分析方法141

7.4.3 灵敏度和检测限143

7.5 原子光谱联用技术145

7.5.1 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技术145

7.5.2 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技术146

7.6 应用147

7.6.1 直接原子吸收法147

7.6.2 间接原子吸收法147

课外参考读物148

习题149

第8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150

8.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150

8.1.1 分子吸收光谱150

8.1.2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152

8.1.3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55

8.1.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因素156

8.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57

8.2.1 仪器组成157

8.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59

8.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160

8.3.1 定性分析方法161

8.3.2 定量分析方法163

8.4 应用167

8.4.1 配合物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168

8.4.2 分子相对分子质量169

课外参考读物170

习题171

第9章 红外吸收光谱及激光拉曼光谱法172

9.1 红外吸收光谱法172

9.1.1 基本原理172

9.1.2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75

9.1.3 红外光谱仪179

9.1.4 应用184

9.2 激光拉曼光谱法187

9.2.1 基本原理187

9.2.2 激光拉曼光谱仪190

9.2.3 应用191

课外参考读物194

习题194

第10章 分子发光光谱法196

10.1 基本原理196

10.1.1 吸收过程197

10.1.2 发射过程197

10.2 分子荧光光谱法198

10.2.1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198

10.2.2 荧光光谱特征199

10.2.3 影响因素200

10.2.4 分子荧光光谱仪的组成204

10.2.5 定量分析205

10.3 磷光光谱法206

10.3.1 低温磷光206

10.3.2 室温磷光207

10.3.3 磷光分析仪207

10.4 化学发光分析208

10.4.1 化学发光反应的基本原理208

10.4.2 化学发光强度209

10.4.3 化学发光反应的类型209

10.5 应用212

课外参考读物214

习题215

第11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216

11.1 基本原理216

11.1.1 磁性和能级216

11.1.2 进动频率和核磁共振吸收217

11.1.3 弛豫219

11.2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组成220

11.2.1 磁体220

11.2.2 磁场扫描发生器221

11.2.3 射频发射器和接收器221

11.2.4 样品容器222

11.3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质子核磁共振波谱222

11.3.1 化学位移及影响因素223

11.3.2 自旋-自旋裂分225

11.4 13C核磁共振波谱法233

11.4.1 13C核磁共振谱的特点234

11.4.2 13C的化学位移234

11.4.3 碳谱的实验技术237

11.4.4 碳谱的解析及实例238

11.5 二维核磁共振谱241

11.5.1 1H-1H相关谱242

11.5.2 1H-13C相关谱243

11.6 应用244

11.6.1 核磁共振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244

11.6.2 核磁共振用于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244

11.6.3 核磁共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245

课外参考读物246

习题246

第12章 质谱法249

12.1 质谱仪249

12.1.1 样品导入系统249

12.1.2 电离源250

12.1.3 质量分析器253

12.1.4 信号检测257

12.2 离子的主要类型257

12.2.1 分子离子257

12.2.2 同位素离子257

12.2.3 碎片离子257

12.2.4 重排离子258

12.3 有机化合物的裂解规律258

12.3.1 分子结构与离子稳定性258

12.3.2 离子裂解与电子奇偶数关系259

12.3.3 离子裂解与电离电位关系259

12.3.4 裂解方式259

12.3.5 重要有机化合物的裂解规律260

12.4 色质联用技术262

12.4.1 气质联用技术262

12.4.2 液质联用技术263

12.5 应用264

12.5.1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鉴定264

12.5.2 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式的测定265

12.5.3 定量分析265

12.5.4 反应机理的研究266

12.6 复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剖析266

课外参考读物268

习题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