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媒介文化素养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大学生媒介文化素养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1995394.jpg)
- 于翠玲,刘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20610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媒介文化素养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媒介文化素养与媒介教育1
第一节 有关媒介文化的关键术语5
一、媒介5
二、媒介世界8
三、媒介文本11
第二节 媒介素养与媒介教育的内涵及其拓展13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及其拓展13
二、媒介教育的理念及其拓展15
第三节 中国的媒介环境与媒介教育19
一、中国当今媒介环境的特点19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特点及意义21
三、基于“媒介文化素养”的思路和框架25
第二章 书籍媒介29
第一节 从媒介历史看书籍的文化价值31
一、书籍的媒介特征及其演变31
二、书籍在媒介史上的地位36
第二节 当代媒介环境中的书籍出版业42
一、书籍出版业的变革42
二、书籍出版的数字化48
第三节 传统阅读的文化价值55
一、传统阅读能力对个人成长的意义55
二、人文阅读有助于提升人格境界58
三、“国学”阅读与文化认同61
第三章 报纸媒介67
第一节 报纸的媒介特征及发展历程69
一、报纸作为新闻纸的诞生69
二、中国报业体制的变革71
三、传统报纸与新媒介的融合71
第二节 报纸的内容构成及其制约因素78
一、报纸的内容构成79
二、报纸内容的制约因素81
第三节 报纸的文献特征及解读方法86
一、报纸的文献特征86
二、报纸文献的历史价值88
三、报纸文献的综合解读92
第四章 杂志媒介97
第一节 杂志的产生及发展历史99
一、杂志的由来及定义99
二、我国近代的杂志101
三、我国现代杂志的出现与发展103
第二节 杂志的传播特征及社会功能105
一、杂志的基本类型105
二、杂志的特征107
三、杂志传播的社会功能108
第三节 杂志的发展趋势及价值利用111
一、杂志的发展趋势111
二、杂志的价值利用115
第五章 电影媒介121
第一节 电影的媒介特征及历史演变123
一、电影的综合媒介特征123
二、媒介技术与电影进化史125
三、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历程128
第二节 电影产业的运作模式134
一、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工业模式134
二、互联网与电影产业的融合139
三、基于网络平台的“微电影”142
第三节 电影解读与电影文化143
一、电影欣赏与解读145
二、电影的文化融合功能151
第六章 电视媒介155
第一节 电视的历史与发展157
一、电视的历史157
二、电视在当今时代的发展158
第二节 电视的媒介特征160
一、电视的传播要素160
二、电视节目生产的模式化162
第三节 电视节目与社会生活165
一、图景还是现实——媒介事件的呈现165
二、表演还是生活——真人秀节目的制作167
三、电视与流行文化170
第七章 互联网新媒介175
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及发展趋势177
一、互联网的诞生以及在中国的发展177
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180
第二节 互联网的媒介特性及传播模式186
一、互联网媒介的特性186
二、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的特性187
三、互联网传播对社会的影响188
第三节 网络媒介传播的社会效应及新媒介素养192
一、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192
二、网络暴力与网络欺凌194
三、网络成瘾现象199
第八章 手机新媒介203
第一节 手机与媒介生态的改变205
一、新媒介与手机205
二、由手机短信开始的信息革命207
三、手机对媒介生态的重构209
第二节 手机媒介的传播模式217
一、传播关系多元化219
二、传播层级消弭化221
三、传播环境私密化222
四、传播效果削减化224
第三节 手机媒介传播的社会效应及新媒介素养226
一、手机媒介传播的社会效应226
二、手机新媒介使用群体与新媒介素养229
第九章 媒介与文化233
第一节 文化传媒化与媒介文化235
一、文化及其复杂内涵235
二、当代文化与媒介之间的关系240
第二节 理解媒介文化现象的多元化途径242
一、媒介文化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243
二、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与媒介文化244
第三节 媒体奇观与消费社会252
一、奇观与媒体奇观253
二、奇观逻辑与消费社会257
三、《超级女声》:当代媒体奇观的一个案例260
第十章 媒介与政治273
第一节 媒介与政治的关系275
一、媒介和政治互动与博弈的历史275
二、政治对媒介的控制与利用278
三、媒介对政治控制的反抗280
第二节 媒介与中国政治文化283
一、古代政治传播机制与政治文化283
二、报刊媒介的发展与近代政治变革285
第三节 新媒介与当代政治文化生态291
一、互联网媒介改变舆论格局291
二、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方式293
三、公民网络参政与政府积极作为296
第十一章 媒介与经济303
第一节 媒介与市场的关系305
一、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经济的关系305
二、媒介的双重属性306
三、媒介的市场化309
第二节 传媒产业与产业链312
一、传媒产业的定义312
二、传媒产业的特性313
三、传媒产业链314
第三节 媒介与广告318
一、广告的定义与特点318
二、广告对传媒运作的影响320
三、大众传媒与广告说服322
第十二章 媒介与国际传播327
第一节 国际传播的概念、特点及功能329
一、国际传播的概念329
二、国际传播的特点330
三、国际传播的功能332
第二节 国际传播的发展与动态333
一、国际传播的发展333
二、国际传播的新动态335
三、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视角337
第三节 解读国际传播的文化现象340
一、认识国际传播对中国的报道340
二、理解中国的国际文化传播342
三、大学生参与国际传播活动345
第十三章 媒介与传播规范349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规范351
一、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351
二、新闻传播的政策规范353
三、新闻传播的道德规范354
第二节 新闻媒体的传播失范现象分析355
一、金钱对新闻的侵蚀:“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356
二、违背职业道德:制造虚假新闻358
三、不当报道:背离新闻伦理360
第三节 自媒体时代普通公民的传播规范362
一、对网络传播的法律限制362
二、对网络犯罪的制裁366
三、网民自律意识与行为规范368
后记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