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债经济学 理论·政策·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公债经济学 理论·政策·实践
  • 张雷宝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5551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公债-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债经济学 理论·政策·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债经济学导论1

第一节 现实世界中的公债问题1

一、中国公债活动扫描1

二、世界范围的公债活动3

三、公债活动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5

第二节 为什么要关注和重视公债问题5

一、公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或命题5

二、关注和重视公债问题的几个理由8

专栏1-1 政府财政陷入债务困境时的几种可能后果11

第三节 公债:概念、本质、特征及其种类12

一、公债概念的界定12

二、公债的本质之争15

三、公债的“三性”特征16

四、公债的种类分析18

第四节 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23

一、公债经济学的学习目标24

二、公债经济学的学习方法25

第二章 中外公债理论学说的发展及其演变30

第一节 西方公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31

一、亚当·斯密的公债理论31

二、大卫·李嘉图的公债理论33

三、约翰·S·穆勒的公债理论36

四、卡尔·迪策耳的公债理论37

五、凯恩斯学派的公债理论39

六、詹姆斯·M·布坎南的公债理论41

第二节 中国公债思想的产生和发展44

一、马建忠:第一次系统论述外债问题的中国人45

二、梁启超:中国近代公债思想的集大成者47

专栏2-1 李鸿章的公债思想及其实践50

三、马寅初: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债思想52

四、陈云: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公债思想55

第三节 不同公债理论学说分歧背后的根源辨析58

一、不同公债理论学说的主要分歧58

二、理论分歧背后的原因探析59

第三章 等价定理、资产效应与公债幻觉64

第一节 征税还是借债:历史的争论64

一、英法战争中的公债与税收选择问题64

二、李嘉图的公债观点65

第二节 巴罗—李嘉图税收与公债等价定理66

一、李嘉图税收与公债等价定理的思想起源66

二、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前提假设与理论化表述68

三、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政策含义69

四、巴罗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丰富和发展71

五、莫迪利阿尼、托宾和曼昆:对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批评与质疑72

第三节 公债资产效应理论75

一、公债资产效应:概念提出及其理论解释75

二、公债资产效应对总需求的影响77

第四节 公债幻觉、债务创造与债务财政78

一、公债幻觉:概念及其解释78

二、公债幻觉的数学化表述及其产生原因探析79

三、公债幻觉与债务创造80

四、公债幻觉下的债务财政问题81

专栏3-1 公债幻觉、财政幻觉与货币幻觉84

第四章 公债挤出效应分析88

第一节 公债挤出效应的理论分析88

一、IS-LM模型与公债挤出效应89

二、AS-AD模型与公债挤出效应92

三、分析公债挤出效应的其他模型93

第二节 中国公债挤出效应分析95

一、公债挤出效应的不同类别分析95

二、中国公债挤出效应的探讨及其争论97

第五章 公债负担、公债风险与公债危机102

第一节 公债负担及其限度理论102

一、公债负担:概念与类型103

二、公债负担限度的理论解释107

三、公债负担规模的影响因素及其衡量指标108

专栏5-1 公债规模的国际警戒线真的存在吗?110

第二节 公债风险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111

一、公债风险:概念与类型111

二、公债风险矩阵与公债风险管理114

三、中国公债风险的有无与大小问题116

专栏5-2 朱镕基:我国有能力偿还国债,没有任何风险118

第三节 公债危机与公债风险:从理论到现实119

一、公债危机的界定及其存在区域119

二、公债危机与公债风险的简要比较:联系与差异121

三、中国是否存在公债危机?122

专栏5-3 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124

专栏5-4 公债危机的认定标准与美国俄亥俄州的财政危机法125

第六章 公债政策与经济稳定129

第一节 经济稳定与波动的概念解释和理论回顾129

一、杰文斯的经济周期理论:太阳黑子说131

二、诺德豪斯的经济周期理论:政治选举说131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有效需求不足说131

四、萨缪尔森的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动态模型132

五、卢卡斯的经济周期理论:理性预期周期说132

六、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技术创新周期说132

七、货币学派理论、供给冲击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133

第二节 宏观经济稳定中的公债政策:目标、内容与传导机制134

一、公债政策目标134

二、公债政策内容135

三、公债政策传导机制137

四、公债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139

专栏6-1 法国财政赤字和公债规模“双超标”使欧盟财政政策面临两难选择139

第三节 公债政策的金融性或货币性分析141

一、公债:特殊的金融品种或准货币141

二、公债、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143

三、公债与金融政策“三大法宝”之间的关联机制146

第四节 公债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搭配和协调148

一、公债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内在联系148

二、公债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矛盾与差异149

三、公债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同运作150

专栏6-2 基于公债的公开市场业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连接点151

第七章 公债政策与经济增长154

第一节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简要回顾:模型与公共政策154

一、什么是经济增长?154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156

三、索洛模型158

四、新增长理论161

五、经济增长的源泉162

六、促进经济增长的公共政策164

第二节 公债政策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影响166

一、宏观经济学的三类模型167

二、两类不同的公债:减税公债和增支公债167

三、价格粘性模型下的公债效应168

四、价格完全伸缩模型下的公债效应169

五、经济增长中的李嘉图等价定理170

第三节 公债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171

一、公债政策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机制原理171

二、公债政策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172

三、公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考察: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173

四、中国公债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175

专栏7-1 中国以增发公债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176

第八章 地方公债管理政策的考察与比较179

第一节 地方公债的一般性分析179

一、地方公债的概念和特征179

二、地方公债的经济功能180

第二节 国外地方公债管理政策考察181

一、美国地方公债及其管理181

二、日本地方公债及其管理184

三、法国地方公债及其管理185

四、国外地方公债管理政策的比较187

专栏8-1 美国市政债券的信用评级188

第三节 中国地方公债及其管理政策考察190

一、中国地方公债的现实表现190

二、中国地方债务的多重成因分析193

第四节 中国地方政府公债政策的未来取向分析195

一、地方公债发行的理论依据196

二、中国允许地方公债发行的现实基础197

专栏8-2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通知(摘要)199

第九章 中国的内债实践:从产生到发展203

第一节 中国内债的历史溯源及其演变203

一、古代中国的内债203

二、晚清时期的内债204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内债206

四、国民政府时期的内债207

专栏9-1 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债券”20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内债规模及其发展变化210

一、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内债:被迫利用公债时期210

二、20世纪60—70年代: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主动放弃公债时期212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积极利用公债时期212

第三节 中国内债风险的综合分析216

一、中国内债的数量风险评估216

二、中国内债的金融风险评估221

三、中国内债的使用风险评估223

第四节 中国公债市场的兴起、地位及管理223

一、中国公债市场的兴起与发展224

二、中国公债市场的作用与功能227

三、中国公债市场的管理227

第十章 中国的外债变迁:从近代到现代230

第一节 中国外债历史的发端:清政府时期的中国外债231

一、近代中国外债的产生231

二、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对外债依赖的加深233

专栏10-1 广东“行欠”:中国外债的起点234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外债分析237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外债238

二、北洋外债与政权更迭的四个阶段239

三、北洋时期的整理外债240

四、北洋外债与中国经济近代化241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外债分析243

一、抗战前国民政府的外债243

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外债244

三、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外债246

四、国民政府时期外债的特点248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债及其演变249

一、新中国举借外债的曲折历程249

二、新中国外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253

第十一章 公债与战争:如影随形的“双胞体”258

第一节 公债是战争筹款的重要机制259

一、战争与资本市场259

二、公债与战争筹款260

第二节 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战争公债262

一、中国古代战争公债262

二、晚清时期的中国战争公债262

三、北洋政府的战争公债264

四、国民政府的战争公债264

五、革命根据地政府的战争公债265

第三节 国外的战争公债266

一、美国的战争公债266

二、欧洲各国的战争公债268

第四节 战争、公债与经济271

一、战争与经济的互动影响271

二、战争公债与经济发展273

专栏11-1 中国放弃对日战争赔款的历史真相275

第十二章 外债的积极利用与风险管理279

第一节 外债的一般性分析279

一、外债的概念及其内涵279

二、外债的双重性分析281

三、外债与内债及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比较283

四、外债与经济增长:“引擎论”和“桎梏论”285

专栏12-1 世界外债的产生与发展286

第二节 外债的利用:经验与教训287

一、举借外债的正面经验287

二、举借外债的反面教训289

第三节 外债管理:防范外债风险的重要环节290

一、外债的规模管理及其风险控制290

二、外债的结构管理及其风险控制294

第四节 亚洲金融危机的本质是外债危机吗?296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及其蔓延296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共同特点及其本质298

专栏12-2 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外债管理暂行办法》3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