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合同审查的思维与方法 风险控制与动态监管解决之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合同审查的思维与方法 风险控制与动态监管解决之道
  • 李杰,李宗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1970247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合同审查的思维与方法 风险控制与动态监管解决之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合同审查概述1

第一节 合同审查的概念1

一、合同风险概述1

二、合同审查的内涵5

三、小结12

第二节 合同审查方式12

一、静态审查12

二、动态审查13

三、静态审查和动态审查与合同缺陷的消除20

四、小结26

第二章 审查合同的主体与客体27

第一节 审查合同的主体27

一、合同审查人员的定位27

二、合同审查人员的困境与无奈32

三、审查人员的工作边界与技能39

第二节 合同审查的客体50

一、完美合同的思考——完美是结果的完美而非过程的完美50

二、合同的严密性思考51

三、合同中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思考54

四、合同细节的思考56

五、谁的合同——对合同制作类型的评价与思考60

第三章 合同审查的视角(上)——风险点识别66

第一节 风险点识别概述66

一、审查人员的本职工作与排除风险点的思维66

二、风险的分类69

第二节 识别合同与规则冲突的负面效应及应对73

一、法律对合同效力的否定性评价及应对74

二、规则对经营层的负面评价与审查人员的思维及应对策略79

三、合同操作性风险防范的思维与策略90

第四章 合同审查的视角(下)——争议预防的视角95

第一节 静态观察止争的时间边界与合同条款设置95

一、止争的内涵与审查人员思维95

二、止争策略制定的时间边界96

三、止争策略的制定之合同条款设置98

第二节 动态观察止争的策略制定100

一、争议的源泉与争议的实质与假象100

二、争议向诉讼或仲裁的演化路径与应对策略107

第五章 合同原则的重新审视114

第一节 合法性原则与重新审视114

一、合法性原则的内涵114

二、合法性原则的重新审视——审查人员的思维与策略114

第二节 平等原则的重新审视——等级秩序的天然存在118

一、平等原则内涵118

二、对平等原则的重新审视———天然存在的等级秩序与应对118

第三节 诚信原则的重新审视——不诚信推定原则127

一、诚信原则内涵127

二、对诚信原则的重新审视——独立第三方视角127

三、诚信原则在合同实务中的运用128

第六章 合同审查的方法(上)——环节分解法133

第一节 环节分解法概述133

一、环节分解法的概念133

二、环节分解法的作用133

第二节 环节分解法的思维与使用方式135

一、环节分解的思维135

二、环节的分解方式136

三、环节分解的适用范围应用范例137

第七章 合同审查方法(中)——诉讼倒置法148

第一节 诉讼倒置法概述148

一、诉讼倒置法的概念及观察视角148

二、采用诉讼倒置法的意义151

三、使用诉讼倒置法的思维——正视与利用法律对谎言的支持152

第二节 诉讼倒置法在实务中的运用155

一、诉讼爆点的预判——易爆点的提炼及动态追踪155

二、兵无常形——从预防诉讼到主动引爆诉讼162

第八章 合同审查方法(下)——扩展法166

第一节 扩展法概述166

一、扩展法的概念166

二、扩展法使用的思维与局限克服166

第二节 扩展法考量因素167

一、合同签订及履行阶段的特定背景考量167

二、合同相对方分析170

第九章 合同审查关注的主观范畴(上)——合同心态181

第一节 合同心态概述181

一、合同心态的内涵与分段考量181

二、合同心态与合同目的181

第二节 合同心态的类型及对合同的影响182

一、实务中常见的合同心态及对合同行为的影响182

二、审查人员对合同心态的考量与应对188

第十章 合同审查关注的主观范畴(下)——合同目的193

第一节 合同目的概论193

一、当事人的整体利益与合同目的193

二、合同目的的内涵198

三、合同目的的分类201

第二节 合同目的审查在实务中的运用220

一、导言220

二、合同目的与合同模式匹配的思维221

三、合同目的与合同体系构建的思维223

四、合同目的与合同的可操作性思维225

五、当事人需求和痛点的分析与利用的思维与技术227

六、合同目的和当事人的可替代性思维与实务运用233

七、合同目的和争议解决方式选择的思维240

第三节 判断真实合同目的需考量的要素——以劳务分包为例241

一、真实的合同目的——应是什么与是什么241

二、推导合同目的的要素243

第十一章 合同主体审查253

第一节 合同主体适格性审查的思维与技术254

一、主体适格与不完全适格的审查思维与对策254

二、主体资格的法律限制与风险类别的审查思维和技术266

三、特殊适格当事人269

第二节 合同主体的类型与合同责任270

一、不同所有制类型主体对责任关注的侧重点270

二、审查人员识别国有和民营企业经营层差异的重要性272

三、不同性质主体对责任类型的排序273

第三节 合同主体关注的焦点及动态变化276

一、关注焦点不同的成因——欲望、焦点与软肋276

二、合同焦点的关注在实务中的运用278

第四节 合同相对方决策流程的适当关注282

一、决策流程的类别282

二、关注相对方决策流程在实务中的重要性282

第五节 合同主体的变更284

一、合同主体变更概述284

二、违反禁止债权让与的效力及对策284

三、债权让与的通知主体287

四、债权让与的通知方式290

第十二章 合同前置条款审查295

第一节 合同前置条款概述295

一、合同前置条款的内涵及误读295

二、审查人员如何看待无意义的前置条款295

第二节 前置条款设置的思维与原则298

一、审查人员设置前置条款的思维298

二、前置条款设置的原则与策略299

第十三章 合同权利义务体系的构建与审查305

第一节 传统义务群构建的意义及在实务中的局限305

一、传统义务群体系概述305

二、义务群构建在合同审查中的意义308

三、《合同法》的规定与合同义务群310

四、传统义务群构建在合同审查时的局限性311

第二节 合同实务中权利体系的合理分类及内涵314

一、传统体系下权利的分类与局限314

二、实务中可采用的对权利分类的方式314

三、核心权利315

四、非核心权利318

第三节 实务中观察合同权利的特征323

一、权利的多样性及权利主体认知的差别与容忍度323

二、权利的可转化性324

三、权利的可让渡性326

四、错位性与错位性利用328

五、权利的流变性330

第四节 实务中以权利为中心的审查思维及技术332

一、“以我为主”的主动性思维332

二、主动性思维下“权利与义务”的地位333

三、权利体系构建与审查的大局观与实现策略333

四、权利体系的构建及审查的思维及技术343

第五节 以权利为中心审查合同的范例及分析348

一、案例导读348

二、合同的核心权利与关联合同核心权利的逻辑关系348

三、最低限原则下的权利实现策略349

四、核心权利内容中需细化的重点351

五、非核心权利的重要权利及替代352

第十四章 合同履行关注(上)——合同变更与条款设置354

第一节 合同变更354

一、合同变更的内涵及类型354

二、合同变更的关注点354

第二节 合同更改与合同变更355

一、合同更改的概念及判定355

二、实务中合同更改应关注的问题356

三、合同实务中的策略359

第十五章 合同履行关注(下)——履行障碍与条款设置363

第一节 履行障碍概述363

一、履行障碍的内涵363

二、构建履约障碍合同审查的思维基础363

三、构建履约障碍合同审查思维的发展基础368

四、履约障碍形态与合同审查的有的放矢371

五、履约障碍形态与合同纠纷的预防379

第二节 违约金的设置思维与实务对策382

一、违约金的国家干预382

二、请求调整违约金金额的策略386

三、举证责任的分配387

四、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不可调整”能否对抗国家干预390

五、合同中约定违约金为排他性违约金能否对抗国家干预392

第十六章 合同语言审查394

第一节 合同语言审查概述394

一、语言之于合同的意义394

二、因合同语言引发纠纷的思考与应对策略400

三、合同语言与案件可控性的思考与对策408

第二节 合同语言的构成及思维观念416

一、合同语言的构成及分析合同语言构成的意义416

二、合同语言的使用与审查人员的思维427

第三节 常见语言歧义与合同纠纷及应对439

一、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歧义与责任承担439

二、同一专业术语因指向不同主体时内涵不同而引发的歧义443

三、因语言组织顺序引发的歧义444

四、因法律概念混乱引起的歧义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