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机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2036651.jpg)
- 徐礼平,邝宏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25791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珠江三角洲-流动人口-儿童-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一)研究背景1
(二)提出问题2
二、研究目的、意义及相关概念厘清6
(一)研究目的6
(二)研究意义6
(三)相关概念厘清6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8
(一)研究方法8
(二)研究思路9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1
(一)研究内容和本研究框架11
(二)主要创新点12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
一、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研究综述14
(一)社会适应的界定与结构14
(二)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概念与结构19
(三)国内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22
二、随迁儿童疏离感理论研究综述31
(一)随迁儿童疏离感的界定与测量31
(二)国内对随迁儿童疏离感的研究34
三、随迁儿童歧视知觉研究综述38
(一)随迁儿童歧视知觉的界定与测量38
(二)国内对随迁儿童歧视知觉的研究40
四、随迁儿童心理韧性研究综述45
(一)随迁儿童心理韧性界定与其测量45
(二)国内随迁儿童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47
五、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及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综述52
(一)随迁儿童社会适应与心理韧性的关系52
(二)随迁儿童社会适应与疏离感的关系53
(三)随迁儿童社会适应与歧视知觉的关系53
(四)随迁儿童疏离感与心理韧性的关系54
(五)随迁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韧性的关系54
六、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切入点54
(一)以往研究的不足54
(二)本研究的切入点56
本章小结56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过程57
一、理论基础57
(一)儿童发展理论57
(二)家庭功能理论61
(三)心理需求理论64
(四)社会认同理论68
二、研究过程73
(一)研究对象73
(二)研究工具76
(三)研究程序79
(四)分析方法81
第四章 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发展状况83
一、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概况83
(一)心理行为适应堪忧83
(二)学习适应问题突出85
(三)社会文化适应不良86
二、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状况量化研究87
(一)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量表修订87
(二)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89
三、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状况质性研究91
(一)随迁儿童学习适应问题的个案研究91
(二)随迁儿童心理行为适应问题案例分析99
本章小结107
第五章 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机制109
一、人口学变量与随迁儿童社会适应109
(一)性别对随迁儿童和城市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不显著110
(二)年龄对随迁儿童的社会适应有影响,且模式与城镇儿童不同111
(三)年级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显著114
(四)民族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显著117
(五)分析与讨论118
二、家庭环境与随迁儿童社会适应120
(一)家庭结构、规模与构成120
(二)家庭经济地位121
(三)家庭功能与家庭关系123
(四)家庭教养方式127
三、教育安置方式与随迁儿童社会适应129
(一)支持公立学校型教育安置方式的论述130
(二)支持打工子弟学校型教育安置方式的论述131
(三)本研究调查结果:支持公立学校型教育安置方式131
(四)分析与讨论132
四、随迁儿童社会适应与相关变量的关系模型132
(一)随迁儿童心理韧性、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关系133
(二)心理韧性、疏离感与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关系135
(三)分析与讨论137
本章小结138
第六章 促进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建议对策140
一、构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干预模式140
(一)个案干预模式140
(二)团体辅导干预模式144
二、建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153
(一)建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的意义154
(二)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的主要内容156
(三)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的平台建设157
三、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联动机制159
(一)奠定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160
(二)注重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161
(三)发挥社区教育的补充功能162
(四)构筑社会教育的系统网络164
附录166
参考文献178
后记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