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苗族通史 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苗族通史 3](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0186763.jpg)
- 吴荣臻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08982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苗族-民族历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苗族通史 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部 民主革命期(1872年咸同起义失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言3
一、道光以后苗族起义的民主性3
二、道光以后苗族社会发展与全国历史进程大体一致5
三、苗疆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与全国性经济发展态势相当7
卷八 民主革命期(上) 吴荣臻9
第十编 民主革命前苗疆社会的大动荡9
第二十五章 苗族争取民族平等的斗争10
第一节 清王朝“苗防屯政”的推行10
一、傅鼐的“苗防屯政”取代和琳的“善后六条”10
二、“苗防屯政”对近代苗疆社会的重大影响24
第二节 武陵苗民反“苗防”的斗争27
一、凤凰苗民反“苗防”的斗争27
二、凤、乾、永三厅苗民反强抢苗田的斗争29
三、松桃厅白老寅起义30
四、永绥厅龙六生、石宗四起义32
五、乾州厅石观保、孙文明的抗屯斗争36
六、梵净山苗民参加白号军起义41
七、猫猫山郎官、郎宦起义44
八、哥老会廖成才起义47
九、董垛寨石老华抗租斗争51
第三节 苗岭苗民反官绅独霸市场的斗争52
第四节 大苗山和西隆苗冲苗民暴动55
一、大苗山苗民暴动55
二、西隆苗冲苗民暴动57
第二十六章 咸同起义后苗疆社会的大变动60
第一节 咸同起义后清王朝的“善后措施”60
一、战后苗疆的破残局面60
二、清王朝的“善后措施”61
第二节 朝廷衰败及地方各种矛盾激化67
一、朝廷依靠地方封建势力统治苗疆67
二、苗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再度激化70
第二十七章 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入侵苗疆及苗族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75
第一节 帝国主义宗教势力入侵苗疆75
第二节 西方帝国掠夺苗疆资源82
第三节 苗族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88
一、湘西苗兵的抗英斗争88
二、苗族将帅田兴恕反洋教斗争89
三、苗族将帅杨岳斌的抗击法帝国主义入侵台湾的斗争96
四、“黑旗军”和“民族军”保卫南疆的斗争97
五、苗将项崇周保卫南疆,抗击法帝国主义入侵的斗争99
六、吴朝俊再度起义反对洋教入侵的斗争102
第二十八章 苗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变化106
第一节 农副业、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106
第二节 苗疆商品经济的兴起109
一、农副业商品的增多109
二、种植和贩卖鸦片,使苗区经济畸形“繁荣”111
三、传统产品享有盛誉112
四、采矿业得到了发展113
五、商业运输空前繁荣122
第三节 苗族地主经济的高速发展124
第四节 苗族纺织、刺绣等工艺精湛132
第五节 苗区城镇墟场的恢复与发展135
一、流官、苗官干预下的湘西苗疆墟场136
二、苗疆墟场交易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138
三、苗疆的墟场文化与人文景观139
四、苗区城镇的建立141
五、专门的墟场贸易143
六、湘西苗区集镇兴起146
第六节 银行金融在苗区兴起155
卷九 民主革命期(中) 吴荣臻 龙伯亚 吴曙光160
第十一编 苗族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160
第二十九章 苗族响应辛亥革命164
第一节 民主革命的大发动164
一、王宪章在贵州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64
二、会党与同盟会发动反清起义165
三、各族人民起义的不断爆发169
第二节 苗族人民响应并积极参加辛亥革命170
一、王宪章参与武昌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170
二、苗区的辛亥革命斗争171
第三十章 苗民反对封建复辟的斗争176
第一节 响应“护国运动”176
一、乾城、凤凰苗民的反袁起义177
二、其他地区苗民的反袁斗争178
第二节 响应“护法运动”179
第三节 龙廷久领导苗民抗租抗税181
一、大湘西新政权的混乱局势181
二、龙廷久的抗租抗税斗争183
卷十 民主革命期(下) 吴荣臻 吴曙光 龙伯亚186
第十二编 苗区新民主主义革命186
第三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在苗区建立及初期苗族新民主革命运动188
第一节 民国初年苗区的黑暗社会188
一、军阀混战武陵山区189
二、官匪肆虐苗岭山寨200
三、乌蒙、大娄山、南山地区苗民备受煎熬20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在苗区成立209
第三节 苗族人民参加北伐战争218
一、苗族人民踊跃参加北伐军218
二、兵出湘北,挺进鄂西220
三、进军苏皖,直入山东221
四、欧百川参加“八一”南昌起义222
第四节 苗族农民运动高涨223
一、麻阳苗族农民运动224
二、凤凰、永绥、乾城等县苗族农民运动226
第三十二章 苗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30
第一节 西晃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230
第二节 苗族人民参加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233
一、苗族人民参加建立湘鄂西根据地的斗争234
二、苗族人民参加建立“黔东特区”及红二方面军《关于苗族问题的决议》234
第三十三章 苗族人民拥护并参加红军长征238
第一节 红七军和红二、六军团转战苗区239
一、红七军经桂北转战黔东南239
二、红六军团经南山苗区转战黔东北苗区240
三、红二、六军团石梁会师后回战湘西及湘鄂川黔边省军区的建立242
四、红二、六军团转战黔西北及“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黔滇省革命委员会”的建立243
第二节 中央红军长征在苗区246
一、红军在黔北苗区召开遵义会议246
二、红军转战川南苗区250
三、红军在黔北苗区四渡赤水251
四、红军走过大部分苗区后继续北进25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民族政策在苗区制定262
第四节 苗族志士是不走的“红军”266
一、渝东南苗民建立苏维埃政权266
二、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267
三、贞丰者相苗民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268
四、八堡“六寨”苗族独立团的成立271
第三十四章 湘西苗民“革屯”运动274
第一节 “革屯”前湘西的政治和经济275
一、国民党中央势力与地方势力对武陵地区的争夺275
二、军阀与屯阀的激烈争夺277
第二节 永绥抗租事变与革屯诉愿279
一、永绥苗民抗交屯租279
二、吴恒良、隆子雍革屯诉愿失败282
三、和平诉愿 再次爆发285
第三节 革屯的武装起义288
一、石维珍龙潭起义289
二、龙云超弭诺起义291
三、梁明元长潭起义293
四、省军的疯狂镇压296
第四节 龙云飞攻克乾城299
一、绥保革屯军东山再起299
二、龙云飞攻克乾城303
三、龙杰攻克麻阳县城306
四、绥保革屯军的反攻308
第五节 革屯运动胜利结束313
一、永绥谈判和龙云飞围攻凤凰313
二、革屯军横扫农村保屯势力317
三、革屯运动胜利结束323
四、革屯运动的历史意义327
第三十五章 苗族人民支持并积极参加抗日战争332
第一节 湘西革屯军“点编”抗日332
第二节 海南“琼崖民众抗日自卫独立队”抗日自卫338
第三节 抗日火线上的苗兵341
第三十六章 苗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和迎接解放的斗争344
第一节 苗民以传统方式与国民党反动派拼搏344
一、金平苗民“跳猫公”344
二、赫章苗民“齐心会”345
三、川鄂湘边区“神兵”及“联英会”坛的斗争347
四、永绥、凤凰“布将帅”运动351
第二节 苗民自发抗捐抗税抗暴斗争355
一、董上苗民的反暴斗争355
二、屏边中股梁子反抗苛捐斗争356
三、丹江苗民“双十”抗暴357
四、融水苗民抗捐斗争358
五、松桃“中原左翼军”抗暴360
六、镇远松明暴动361
七、施秉“中华定国军”抗暴362
八、西江“救国救民军”抗暴363
九、苗冲陶保起义365
第三节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苗民自觉组织起来推翻旧制度迎接大解放368
一、川南游击纵队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369
二、黔东纵队的革命活动371
三、龙胜苗等各族人民争取解放的起义斗争381
四、麻山起义396
五、中共地下党组织发动苗民起义斗争400
六、苗族精英张沈川参与中国共产党第一部秘密无线电台的制作和使用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