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问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0002033.jpg)
- 王妮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06819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社会转型期-社会心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心态释义1
第一节 社会心态的含义1
一、什么是社会心态1
二、社会心态与国民心态、舆情、社会心理的概念辨析4
第二节 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文化建构6
一、社会心态的“文化建构”属性7
二、转型期社会现实冲突导致“文化建构”进程缺陷9
第三节 中国社会心态问题的深度审视11
一、GDP崇拜引发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11
二、转型期社会心理呈现的消极特征13
三、转型期某些不良社会心态及行为特点15
第二章 社会心态与社会发展19
第一节 社会心态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与前提19
一、健康社会心态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19
二、健康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撑20
三、健康社会心态是政治治理合法性及社会安全体系构建的重要保障20
四、健康社会心态有利于个人发展,提升幸福感22
五、健康社会心态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参与,营造良好国际形象23
第二节 对社会心态关注的回归:从GDP崇拜到幸福社会构想24
一、GDP崇拜24
二、GNH关怀25
第三节 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问题研究的基本评价27
一、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制约着社会心态的发展历程及不同时期的具体内容28
二、社会心态直接影响社会发展与变革29
三、社会心态与社会发展研究的反思30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问题的基本特征34
第一节 社会焦虑困扰着中国34
一、中国人社会焦虑问题表现36
二、社会焦虑的危害38
三、社会焦虑产生的原因40
四、转型期社会焦虑的缓解42
第二节 “弱势”心态在社会各阶层滋生蔓延45
一、中国人“弱势”心态的表现45
二、“弱势”心态的产生及增强的原因49
三、“弱势”心态可能延伸的后果54
四、“弱势”心态的社会调解措施55
第三节 社会不公平感持续增加60
一、社会公平的内涵61
二、转型期社会不公平感的产生62
三、社会不公平感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64
四、社会不公平感的调适65
第四节 社会诚信缺失带来的心态变化不容乐观67
一、转型期诚信缺失引发信任危机的表现68
二、社会诚信危机的原因70
三、社会诚信危机的危害与化解72
第五节 社会“群体性怨恨”在一定范围内存在75
一、当前社会“群体性怨恨”心态的表现76
二、当前中国社会中怨恨的主要成因78
三、“群体性怨恨”情绪的危害与化解81
第四章 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面面观85
第一节 “富裕却不快乐”的儿童85
一、儿童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与主要矛盾85
二、转型期儿童生存环境的新特点89
三、转型期儿童的基本心态95
四、转型期儿童社会心态的优化意见99
第二节 “天之骄子”的困惑101
一、大学生心智发展水平与主要矛盾102
二、转型期大学生就业环境的新变化105
三、转型期大学生家庭环境变化的新特征108
四、转型期大学生社会环境变化的新特征109
五、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基本特征110
六、转型期大学生择业心态优化意见115
第三节 “进退两难”的情感守望者116
一、转型期“情感守望者”的群体特征117
二、转型期婚姻环境的新变化118
三、转型期家庭、周围环境的新特征119
四、转型期婚恋社会环境的新特征122
五、转型期婚姻心态的基本特征124
六、转型期婚恋心态的优化意见127
第四节 “势不由己”的社会弱势群体129
一、转型期弱势群体的总体特征130
二、转型期弱势群体的环境特征130
三、转型期弱势群体就业培训环境的特征134
四、转型期弱势群体的基本心态135
五、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心态优化意见140
第五节 “殚精竭虑”的职业人142
一、转型期职业人的生存环境特征143
二、转型期职业人社会环境的新特征146
三、转型期职业人的基本心态特征147
四、转型期职业人的社会心态优化意见153
第六节 “夕阳西下”的老年人155
一、老年阶段的心理特征与主要矛盾156
二、转型期养老环境的基本特征159
三、转型期老年人家庭环境的新特征161
四、转型期老年人的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的新特征163
五、转型期老年社会心态的基本特征163
六、转型期老年社会心态优化意见168
第七节 多元文化冲突下的“边缘人”——农民工169
一、转型期农民工群体特征169
二、转型期农民工生存环境特征172
三、转型期农民工生存的社会环境特征175
四、转型期农民工基本社会心态176
五、转型期农民工社会心态优化意见179
第五章 当前中国国民社会心态的成因透视182
第一节 社会心态失衡的经济原因182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民生压力凸显引发不满182
二、社会阶层与群体间利益矛盾冲突加剧,财富分配不公,催生怨恨185
三、转型过程中的通货膨胀恶化,货币贬值引发强烈不满188
第二节 社会心态失衡的政治原因191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助推社会不公,加剧人们生存焦虑191
二、腐败加剧,影响党和政府声誉,弱化人民群众的支持信任195
第三节 社会心态失衡的文化原因198
一、社会失范的加剧,造成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适应困难198
二、转型期消费主义大行其道,价值观异化,社会心态被“弱势”203
第四节 社会心态失衡的社会原因205
一、社会性应激事件激增,导致社会焦虑心理206
二、转型期社会支持系统弱化,加剧了人们的心理负荷211
第五节 个体社会化方式存在缺陷217
一、社会化要实现的目标217
二、转型期个体社会环境变迁及个体社会化方式的缺陷218
第六节 社会心态失衡的个体因素222
一、认知方式歪曲与心理困扰222
二、意志力薄弱,自我调控能力不足227
第六章 中国国民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231
第一节 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社会心态231
一、自尊自信231
二、理性科学233
三、务实进取233
四、开放包容235
第二节 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宏观应对策略236
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切实提高百姓的民生水平236
二、协调阶层关系,降低贫富差距,平衡利益博弈格局240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加强腐败监管,促进社会公平公正243
四、倡导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加快社会秩序重建246
五、塑造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刚性与柔性双重机制,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250
第三节 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个体应对策略255
一、完善社会化模式,塑造现代人格255
二、现代人格与积极心态258
三、个体心理调节的认知应对策略264
四、个体心理调节的行为应对模式268
参考文献272
附录 全面振兴过程中对辽宁人民改善民生的满意度和关切度的调查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