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实务全书 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8110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00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实务全书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2002年10月30日国务院)507
一、家村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507
二、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507
三、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508
四、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510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求助制度511
六、依法加强农村医药卫生监管512
七、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512
关于修改《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2002年7月27日)514
农药管理条例5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26号515
第一章 总则515
第二章 家药登记516
第三章 农药生产517
第四章 农药经营518
第五章 农药使用519
第六章 其他规定520
第七章 罚则521
第八章 附则52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524
一、退耕还林必须资遵循的原则524
二、科学制订规划,加快退耕还林进度524
三、认真落实林权,调动和保护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525
四、实抓好粮食补助兑现,确保农民口粮供应525
五、心须做到种苗先行,保障种苗供给526
六、落实退耕还林各项配套措施,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527
七、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确保退耕还林工作顺利进行528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能知530
一、新阶段“菜篮子”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530
二、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主要措施530
三、切实加强对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领导534
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536
第一章 总则536
第二章 村提留、张统筹费、劳务的标准和使用范围537
第三章 村提留、张统筹费、劳甸的提取和管理538
第四章 其他项目的监督管理539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540
第六章 附则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农业机械鉴定工作条例(修正)542
第一章 总则542
第二章 农机鉴定工作的任务542
第三章 鉴定工作程序543
第四章 鉴定工作机构543
第五章 附则544
农业化学物质产品行政保护条例实施细则545
第一章 总则545
第二章 行政保护的申请546
第三章 行政保护的审查、批准546
第五章 登记、公告和费用547
第四章 行政保护的期限、终止、撤销和效力547
第六章 附则548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修正)549
第一章 总则549
第二章 检疫范围551
第三章 植物检疫对象的划区、控制和消灭552
第四章 调运检疫552
第五章 产地检疫553
第六章 国外引种检疫554
第七章 奖励和处罚554
第八章 附则556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557
第一章 总则557
第二章 畜禽品种资源保护557
第三章 种畜禽进出口管理557
第四章 畜禽品种培育和审定558
第五章 种畜禽场管理559
第六章 种畜禽生产经营560第七章 附则56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农作物种子实施细则(修正)562
第一章 总则562
第二章 种质资源管理563
第三章 品种选育与审定564
第四章 种子生产566
第五章 种子经营567
第六章 种子检验和检疫568
第七章 种子储备569
第八章 罚则569
第九童 附则570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5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571
第一章 总则571
第二章 品种权的内容和归属572
第三章 授予品种权的条件573
第四章 品种权的申谕和受理573
第五章 品种权的审查批准576
第六章 品种权的无效宜告578
第七章 文件的递交、送达和期限579
第八章 费用和公报580
第九章 罚则581
第十章 附则5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林业部分)584
第一章 总则584
第二章 品种权的内容和归属584
第三章 授予品种权的条件585
第四章 品种权的申请和受理586
第五章 品种权的审查批准588
第六章 品种权的终止和无效589
第七章 文件的递交、送达和期限590
第八章 费用和公报591
第九章 附则592
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修正)594
第一章 总则594
第二章 兽药生产企业的管理594
第三章 兽药经营企业的管理595
第四章 兽医医疗单位的药剂管理595
第五章《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曹许可证》、《兽药制剂许可证》的审批程序596
第六章 普药的标准与批准文号597
第七章 新兽药审批589
第八章 进出口兽药管理589
第九章 何料药物添加剂管理599
第十章 兽药监督600
第十一章 罚则600
第十二章 附则6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港航监督行政处罚规定6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602
第一章 总则602
第二章 违反渔港管理的行为和处罚603
第三章 违反渔业船舶管理的行为和处罚604
第五章 违反其他安全管理的行为和处罚606
第四章 违反渔业船员管理的行为和处罚606
第六章 附则6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监督检验管理规定609
第一章 总则609
第二章 渔业船舶检验609
第三章 检验管理610
第四章 罚则610
第五章 附则611
农业部标准化管理办法612
第一章 总则612
第二章 组织管理612
第三章 标准制定614
第四章 标准的实施和监督616
第五章 标准经费617
第六章 标准的奖励617
第七章 附则618
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619
第一章 总则619
第二章 农业行政处罚的管辖620
第三章 农业行政处罚的决定621
第四章 农业行政处罚决定的送达和执行625
第五章 附则627
农业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628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631
乡镇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办法635
第一章 总则635
第二章 监督管理636
第三章 投诉、受理与处罚638
第四章 附则639
农业部、商业部、国家工商局关于发展农垦商业若干问题的规定640
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管理办法643
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奖励办法(试行)646
2003年重要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分配实施细则648
第一章 总则648
第二章 申请649
第三章 分配650
第四章 期限650
第六章 调整651
第五章 执行651
第七章 罚则652
第八章 附则653
进出口农作物种子(苗)管理暂行办法654
第一章 总则654
第二章 进出口种质资源的管理654
第三章 进出口生产用种子的管理655
第四章 进出口农作物种子管理的监督656
第五章 附则656
果树种子苗木管理暂行办法(试行)658
《中国种子管理员证》及《中国种子 管理》胸章管理办法660
农作物种子南繁工作管理办法(试行)663
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农作物种子企业审批和登记管理的规定668
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670
第一章 总则670
第二章 标注内容670
第三章 制作、使用和管理671
第四章 附则672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673
适用农业科技成果办法(试行)675
农业科技开发工作管理办法677
第一章 总则677
第二章 农业科技开发工作的管理677
第三章 农业科技开发的主要内容和形式678
第四章 农业科技开发的费用、收入分配和税收679
第五章 附则679
农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暂行办法680
第一章 总则680
第二章 鉴定范围680
第三章 鉴定组织681
第四章 鉴定程序684
第五章 鉴定管理686
第六章 法律资任686
第七章 附则687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688
第一章 总则688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能688
第三章 支持方向和孟点689
第四章 支持对象和支持方式689
第五章 项目申报与审批690
第六章 项自管理与监督检查691
第七章 附则692
农业部基本建设计划管理办法693
第一章 总则693
第二章 职能分工694
第三章 项目前期工作695
第四章 项目申报与审批697
第五章 年度投资计划698
第六章 招投标管理699
第七章 工程监理700
第八章 项目施工和合同管理701
第九章 竣工验收702
第十章 监督检查704
第十一章 附则705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7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号706
第一章 总则706
第二章 产地条件与生产管理707
第三章 产地认定707
第四章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08
第五章 标志管理710
第六章 监督管理710
第七章 罚则711
第八章 附则711
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712
第一章 总则712
第二章 用于研究和试验的农业转基因生物712
第三章 用于生产的农业转基因生物713
第四章 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墓因生物714
第五章 一般性规定715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账实施办法716
第一章 总则716
第二章 报账资金管理717
第三章 报账程序717
第四章 报账凭证管理717
第五章 监督检查718
第六章 附则718
农业税收征管经费管理办法719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管理办法721
第一章 总则721
第二童 组织管理722
第三章 项目申报和技术引进方式722
第四章 项目实施723
第五章 项目验收723
第六章 奖惩724
第七章 附则724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资金管理办法725
第一章 总则725
第二章 财务管理726
第三章 出国考察、培训经费的使用管理726
第四章 预决算管理727
第五章 监督检查727
第六章 附则727
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728
第一章 总则728
第二章 申报条件和程序729
第三章 管理体制730
第四章 附则731
农业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保密管理暂行规定732
第一章 总则732
第二章 涉密信息保密732
第三章 网络安全管理733
第四章 附则734
国家无规定疫病区条件736
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743
第一章 总则743
第二章 贴息资金的拨付743
第三章 贴息资金的监督管理744
第四章 附则744
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实施办法745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管理暂行规定749
第一章 总则749
第二章 借出750
第三章 使用750
第四章 回收751
第五章 管理和监督752
第六章 附则752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754
第一章 总则754
第二章 登记申请755
第三章 登记审批756
第四章 登记管理757
第五章 罚则757
第六章 附则758
主要农作物范围规定760
主要农作物范围规定760
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品管理暂行办法761
农产品成本调查管理办法763
农产品成本调查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766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计划768
农业企业财务制度776
第一章 总则776
第二章 资金筹集777
第三章 流动资产778
第四章 固定资产779
第五章 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783
第六章 对外投资784
第七章 成本和费用785
第八章 营业收入、利润及其分配798
第九章 外币业务792
第十章 家庭农场财务793
第十一章 企业清算794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795
第十三章 附则797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农业基本建设贷款管理办法(试行)801
第一章 总则801
第二章 贷款对象、用途与条件801
第三章 借款程序802
第四章 贷款的审查评估803
第五章 贷款的管理和收回803
第六章 贷款期限与利率804
第七章 附则804
农业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805
农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810
第一章 总则810
第二章 预算管理810
第三章 收入管理811
第四章 支出管理812
第五章 成本管理813
第六章 结余及其分配814
第七章 专用基金管理814
第八章 资产管理815
第九章 负债管理816
第十章 农业事业单位清算817
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817
第十二章 财务监督818
第十三章 附则818
附件农业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819
农业行业标准专项经费管理办法820
第一章 总则820
第二章 经费使用范围820
第三章 经费管理821
第四章 附则82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治沙贷款管理办法(试行)823
第一章 总则823
第二章 范围和用途823
第三章 对象和条件824
第四章 期限和利率824
第五章 基本程序825
第六章 管理825
第七章 监督与制裁826
第八章 附则827
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828
附件: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828
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828
第一章 总则828
第二章 农业专项资金的设立829
第三章 农业专项资金的申报与分配829
第四章 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830
第五章 农业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830
第六章 附则831
农业生产救灾柴油、化肥专项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832
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办法834
农业税灾歉减免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837
农药广告审查办法840
农药广告审查标准843
关于加强农药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844
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单位认证管理办法847
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850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林业贷款管理办法(试行)855
第一章 总则855
第二章 范围和用途855
第三章 对象和条件856
第四章 种类、期限与利率856
第五章 程序857
第六章 管理858
第七章 监督与制裁858
第八章 附则859
林业事业费管理办法860
第一章 总则860
第二章 林业事业费的分类与内容861
第三章 林业事业费使用范围861
第四章 林业事业费的管理863
第六章 附则864
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865
第一章 总则865
第二章 林业站的职责865
第三章 林业站的建设第四章 林业站的管理867
第五章 附则867
林业行政处罚听证规则869
第一章 总则869
第二章 申请和受理869
第三章 听证主持人和听证参加人870
第四章 听证准备872
第五章 听证872
第六章 附则874
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876
第一章 总则876
第二章 申请876
第三章 审核和发放887
第四章 监督管理879
第五章 附则880
林木种子包装和标签管理办法881
第一章 总则881
第二章 林木种子包装881
第三章 林木种子标签内容882
第四章 林木种子标签制作和使用883
第五章 附则883
兽药监察所工作细则(试行)884
第一章 总则884
第二章 组织机构884
第三章 兽药监察所的职责885
第四章 科室设置和人员886
第五章 兽药检验887
第六章 标准品和对照品887
第七章 兽药质量情报888
第八章 科学研究工作888
第九章 业务技术管理888
第十章 行政后勤工作889
第十一章 附则889
核发《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兽药制剂许可证》管理办法890
第一章 总则890
第二章 兽药生产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890
第三章 兽药经营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892
第四章 兽医医疗单位制剂室应具备的基本条件892
第五章 发证工作程序893
第六章 附则894
兽药广告审查标准895
兽药广告审查办法896
进口兽药管理办法900
第一章 总则900
第二章 进口兽药的注册900
第三章 进口兽药的经营、分装904
第四章 进口兽药的验收906
第六章 附则907
第五章 进口兽药监督907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909
第一章 总则909
第二章 种畜禽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909
第三章 种公牛站应具备的基本条件912
第四章 发证程序913
第五章 附则914
国家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管理办法915
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管理办法917
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管理办法917
第一章 总则917
第二章 申清918
第三章 审核批准919
第四章 许可单证的管理和使用920
第五章 附则921
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9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3号922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9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4号925
第一章 总则925
第二章 产地检疫926
第三章 屠宰检疫927
第四章 检疫管理928
第五章 附则929
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5号930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934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934
第一章 总则934
第二章 生产管理935
第三章 经营管理936
第四章 新生物制品研制阶段的管理937
第五章 进出口管理937
第六章 使用管理938
第七章 质量监督和罚则938
第八章 附则939
渔业行政处罚规定940
水产苗种管理办法944
第一章 总则944
第二章 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944
第三章 生产和进出口管理945
第四章 检验和检疫946
第五章 附则947
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9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9号948
第一章 总则948
第二章 捕捞渔船和作业场所的分类949
第三章 船网工具指标管理949
第四章 渔业捕捞许可证管理951
第五章 签发人制度955
第六章 附则956
渔业无线电管理规定958
第一章 总则958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958
第三章 渔业无线电台(站)的设置和使用960
第四章 频率管理961
第五章 渔业无线电设备的研制、生产、销售、进口962
第六章 渔业无线电监测和监督检查962
第七章 收费963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963
第九章 附则964
水域污染事故渔业损失计算方法规定965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定969
第一章 总则969
第二章 污染事故处理管辖969
第三章 调查与取证970
第四章 处理程序971
第五章 附则972
长江渔业资源管理规定973
第一章 总则973
第二章 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973
第三章 水域的环境保护975
第四章 奖励和惩罚976
第五章 附则976
渤海区渔业资源繁殖保护规定977
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981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实施管理办法984
内河渔业船舶船员考试发证规则988
水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991
第一章 总则991
第二章 批发市场的开办、变更和终止991
第三章 交易与管理992
第四章 监督管理993
第五章 附则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995
第一章 总则995
第二章 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建设995
第三章 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管理997
第四章 罚则998
第五章 附则999
农业部渔业船舶设计单位资格认可管理暂行办法(修正)1000
第一章 总则1000
第二章 证书等级1000
第三章 审批权限1003
第四章 监督与管理1003
第五章 附则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