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2219770.jpg)
- 张晋藩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4963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监察-法制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先秦监察法制的萌芽状态1
第一节 原始社会晚期权力监督实践的出现1
一 政治权力的分离与分化1
二 原始社会晚期的权力监督实践5
三 原始社会晚期监督实践的历史地位10
第二节 夏商周权力监督的制度化发展11
一 权力分离与分化的强化11
二 权力监督体制的发展14
三 权力监督思想的出现27
四 权力监督相关立法的出现30
五 夏商周时期权力监督的基本特征33
第三节 春秋战国权力监督制度的转型35
一 政权结构的调整36
二 权力监督体制的系统化39
三 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化47
四 权力监督相关立法的成文化54
五 春秋战国时期权力监督制度的过渡性质56
第二章 秦汉监察法制的形成阶段60
第一节 君主专制主义政权结构的定型61
一 君主专制主义体制下的皇权61
二 君主专制主义体制下的中央政府62
三 君主专制主义体制下的地方政权64
第二节 相对完善的监察体制66
一 中央监察机关66
二 地方监察机关82
第三节 专制主义监察理论的成熟91
一 走向极端的秦朝监察思想92
二 更加成熟的两汉监察思想94
第四节 初具规模的监察立法100
一 律典101
二 诏令104
三 《监御史九条》与《刺史六条》106
第五节 监察法的实施109
一 严格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109
二 灵活多样的监察方式113
三 分门别类的监察活动117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监察法制的南北互进131
第一节 发展变动中的专制主义政权结构131
一 皇权的衰微与重振131
二 三省制的形成133
第二节 趋向独立的监察体制137
一 曹魏的监察体制138
二 两晋的监察体制140
三 南朝的监察体制144
四 北朝的监察体制147
第三节 因应时代的监察思想与监察立法151
一 监察思想上的挑战与回应151
二 不断活跃的监察立法156
第四节 监察法的实施159
一 治官之官的管理制度159
二 沿行传统的监察方式163
三 不断细化的监察活动165
第四章 隋唐监察法制的成熟样态171
第一节 日臻成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结构171
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171
二 州、县二级制的确立174
第二节 独立的监察体制176
一 官制完备的隋朝御史台176
二 专司监察的唐朝御史台177
三 独具特色的言谏制度180
第三节 亦德亦法的监察思想184
一 隋朝的监察思想184
二 唐朝的监察思想186
第四节 发展成熟的监察立法192
一 地方性监察法规——《监察六法》194
二 武则天时期的《风俗廉察四十八条》196
三 最具唐代特色的言谏法196
四 有针对性的出使巡察法199
第五节 监察法的实施201
一 完备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201
二 周全的监察方式205
三 周密细致的监察活动207
第五章 两宋监察法制的深向发展219
第一节 制衡原则下的政权结构219
一 行政与军事分立的中央政体219
二 分权制衡的地方行政体制222
第二节 监察体制的发展224
一 中央监察机构的设置225
二 地方监察机构的设置228
第三节 内容丰富的监察思想231
一 强调监察法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232
二 重视对宰执大臣的监督234
第四节 细密的监察立法237
一 台谏系统的监察权238
二 地方监察机构的监察权242
第五节 监察法的实施249
一 有所发展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250
二 单一的监察方式254
三 富有成效的监察活动256
第六章 元代监察法制的承上启下261
第一节 “祖述变通”的政权结构262
一 彰显蒙古贵族权势的中央政体262
二 军民分治的地方机构263
第二节 改革变通的监察体制265
一 建制独立的御史台265
二 创设地方行御史台267
第三节 立台医“两手”的监察思想270
第四节 专门化的监察立法274
第五节 监察法的实施288
一 蒙汉有别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288
二 巡行的监察方式与基本的监察活动294
第七章 明代监察法制的调整与强化306
第一节 专制主义高度强化的政权结构306
一 中书省的废除与内阁制的设立307
二 行省制的废除与地方三司的设立309
三 实行藩王制312
第二节 继往开来的监察体制312
一 中央监察体制313
二 地方监察体制318
第三节 “重振纪纲,刷新吏治”的监察思想323
一 “重耳目之寄”以肃纪纲323
二 开言路以求直言324
第四节 趋于法典化的监察立法325
一 宪纲事类326
二 纠劾官邪329
三 六科通掌与各科分掌330
四 《南京都察院事例》338
五 出巡监察法规340
六 《抚按通例》345
第五节 监察法的实施348
一 完整规范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348
二 经常而广泛的监察方式355
三 全面系统的监察活动357
第八章 清代监察法制的细密与完备379
第一节 “满汉共治,极权顶峰”的政权结构379
一 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军机处379
二 最高监察机构与最大监察官381
第二节 “科道合一,网络密集”的监察体制382
一 中央监察执法机构385
二 地方监察机构390
三 负责专门事务的监察机构393
第三节 “乾纲独断,德法并用”的监察思想395
一 乾纲独断,极端强化皇权395
二 治国之道,首重吏治396
三 治吏之道,德法并用398
第四节 “极至完备,颇有建树”的监察立法399
一 监察法典——《钦定台规》401
二 其他配套法律法规404
第五节 监察法的实施411
一 行之有效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412
二 详尽周密的监察方式427
三 趋于法律化的监察活动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