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气探测原理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大气探测原理与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2237518.jpg)
- 张文煜,袁久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978750294318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大气探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气探测原理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1.1 测量标准1
1.2 气象仪器2
1.2.1 测量及其误差的定义2
1.2.2 气象仪器的属性3
1.2.3 测量误差的表示及其分类4
1.3 时制和日界5
1.3.1 时制5
1.3.2 日界5
1.4 大气探测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6
1.4.1 大气探测的代表性6
1.4.2 大气探测的准确性7
1.4.3 大气探测的比较性7
1.5 大气探测的发展概述8
1.5.1 始创阶段8
1.5.2 地面气象观测开始发展阶段8
1.5.3 高空探测开始发展阶段8
1.5.4 高空及高层大气探测的迅速发展阶段9
复习思考题10
第二章 云的观测11
2.1 概述11
2.2 云状11
2.2.1 云状分类11
2.2.2 云状特征12
2.2.3 形成云的基本过程16
2.3 云的观测17
2.3.1 判定云状17
2.3.2 估计云量17
2.3.3 测定云高18
2.3.4 选定云码19
2.4 气象应用21
复习思考题22
第三章 能见度、天气现象、地面状态的观测23
3.1 能见度的观测23
3.1.1 影响能见度的基本因子23
3.1.2 水平能见度的观测24
3.1.3 气象光学视程的仪器测量29
3.2 天气现象的观测32
3.2.1 天气现象的特征33
3.2.2 天气现象观测仪36
3.2.3 容易混淆的天气现象的区别36
3.3 地面状态的观测38
3.4 气象应用40
复习思考题41
第四章 气压的观测42
4.1 概述42
4.1.1 气压42
4.1.2 测压方法43
4.2 水银气压表43
4.2.1 水银的特点43
4.2.2 水银气压表测量原理44
4.2.3 水银气压表的类型44
4.2.4 动槽式水银气压表的构造原理45
4.2.5 定槽式水银气压表的构造原理46
4.2.6 水银气压表的本站气压订正47
4.2.7 水银气压表的安装、维护和移运55
4.3 空盒气压表和空盒气压计56
4.3.1 空盒的结构及特性56
4.3.2 空盒气压表58
4.3.3 空盒气压计59
4.4 气压传感器61
4.4.1 膜盒式电容气压传感器61
4.4.2 振筒式气压传感器62
4.4.3 压阻式气压传感器63
4.4.4 电测气压传感器的误差63
4.5 沸点气压表64
4.6 海平面气压订正65
4.6.1 海平面气压订正的原理65
4.6.2 海平面气压订正的准确度67
4.7 气压表的基准67
4.8 气象应用68
复习思考题69
第五章 空气温度的观测70
5.1 概述70
5.1.1 空气温度70
5.1.2 温标70
5.1.3 测温方法71
5.1.4 观测项目72
5.2 玻璃液体温度表72
5.2.1 玻璃液体温度表的构造原理72
5.2.2 测量误差73
5.2.3 常用的玻璃液体温度表73
5.3 双金属片温度计76
5.3.1 感应部分76
5.3.2 传递放大部分77
5.3.3 自记部分77
5.4 电测温度表78
5.4.1 热电偶温度表78
5.4.2 金属电阻温度表79
5.4.3 热敏电阻温度表79
5.4.4 电阻的测量80
5.5 地温的测量81
5.5.1 地表温度测量的复杂性81
5.5.2 地温测量仪器的使用82
5.6 测温仪器的热滞现象85
5.6.1 热滞系数85
5.6.2 介质温度保持不变时的热滞误差86
5.6.3 介质温度呈线性变化时的热滞误差86
5.6.4 介质温度呈周期性变化时的热滞误差86
5.7 气温测量中的防辐射设备87
5.7.1 百叶箱87
5.7.2 通风干湿表89
5.7.3 防辐射罩89
5.8 气象应用90
复习思考题91
第六章 空气湿度的观测93
6.1 概述93
6.1.1 空气湿度93
6.1.2 表示空气湿度变化的参量93
6.1.3 测量空气湿度的方法95
6.2 干湿球温度表95
6.2.1 测湿原理95
6.2.2 测湿系数A96
6.2.3 测量误差98
6.2.4 湿球纱布套98
6.2.5 低于冰点时湿球的操作99
6.3 毛发湿度表和湿度计99
6.4 冷镜露点湿度表102
6.4.1 测量原理102
6.4.2 仪器结构103
6.4.3 观测方法103
6.5 氯化锂加热凝结湿度表(露池)104
6.5.1 测量原理104
6.5.2 测温传感器104
6.5.3 观测方法105
6.6 电阻湿度表105
6.7 电容湿度表106
6.8 电磁辐射吸收湿度表107
6.9 湿度的标准仪器和校准107
6.9.1 湿度表的校准原理107
6.9.2 校准周期和校准方法108
6.9.3 实验室校准108
6.9.4 一级标准器108
6.9.5 二级标准器109
6.9.6 工作级标准器109
6.9.7 WMO参考标准干湿表109
6.10 气象应用110
复习思考题111
第七章 降水与蒸发的观测112
7.1 概述112
7.2 降水观测112
7.2.1 雨量器113
7.2.2 虹吸式雨量计114
7.2.3 翻斗式遥测雨量计115
7.2.4 光学雨量计117
7.2.5 雨量传感器118
7.2.6 测量误差119
7.3 蒸发量的观测120
7.3.1 小型蒸发器120
7.3.2 E-601B型蒸发器121
7.3.3 超声蒸发传感器123
7.3.4 测量误差124
7.4 气象应用124
复习思考题125
第八章 地面风的观测126
8.1 概述126
8.2 风的传感器130
8.2.1 风向感应器130
8.2.2 风向传感器132
8.2.3 风杯式风速感应器133
8.2.4 螺旋桨式风速感应器134
8.2.5 风速传感器134
8.3 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134
8.3.1 感应器134
8.3.2 指示器137
8.3.3 记录器139
8.4 其他测风仪器141
8.4.1 热线风速表141
8.4.2 声风速表142
8.4.3 轻便风向风速表143
8.4.4 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143
8.4.5 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杯风速传感器144
8.4.6 螺旋桨式风向风速感应器144
8.4.7 海岛自动测风系统144
8.5 测风仪器的安装145
8.5.1 安装高度145
8.5.2 安装地点145
8.5.3 安装要求145
8.6 气象应用145
复习思考题147
第九章 积雪、冻土和电线积冰的观测148
9.1 积雪的观测148
9.1.1 概述148
9.1.2 雪深观测148
9.1.3 雪压观测149
9.1.4 移雪量的观测与计算151
9.2 冻土153
9.2.1 概述153
9.2.2 冻土器153
9.2.3 冻土观测154
9.3 电线积冰155
9.3.1 概述155
9.3.2 电线积冰架155
9.3.3 电线积冰观测的辅助工具156
9.3.4 电线积冰的观测157
9.3.5 影响积冰重量的因子159
9.4 气象应用160
复习思考题160
第十章 辐射和日照时数的观测162
10.1 辐射的基本知识162
10.1.1 概述162
10.1.2 基本概念与单位162
10.1.3 辐射传感器164
10.1.4 辐射基准164
10.2 辐射的观测仪器及原理165
10.2.1 直接辐射的测定165
10.2.2 总辐射和散射辐射的测定173
10.2.3 净全辐射的观测176
10.2.4 长波辐射的观测177
10.2.5 紫外辐射的观测178
10.2.6 辐射自动观测仪178
10.3 日照时数的观测179
10.3.1 概述179
10.3.2 测量方法179
10.3.3 暗筒式(乔唐式)日照计180
10.3.4 聚焦式(康培司托克式)日照计183
10.3.5 日照传感器184
10.4 气象应用185
复习思考题186
第十一章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187
11.1 概述187
11.2 自动气象站的测量原理187
11.3 自动气象站的基本结构188
11.3.1 传感器188
11.3.2 数据采集器189
11.3.3 系统电源、通信接口和外围设备190
11.3.4 采集软件190
11.3.5 业务软件191
11.4 气象站数据的采样和算法191
11.4.1 采样191
11.4.2 算法191
11.5 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192
复习思考题193
第十二章 高空温湿压风的探测194
12.1 高空温湿压的综合探测194
12.1.1 GZZ2-1型电码式高空探空仪194
12.1.2 GTS1型数字高空探空仪196
12.2 高空风的探测199
12.2.1 气球测风的基本原理200
12.2.2 单经纬仪定点测风204
12.2.3 双经纬仪基线测风205
12.2.4 雷达测风211
12.3 气象应用221
复习思考题221
第十三章 大气遥感探测223
13.1 主动式大气遥感探测223
13.1.1 概述223
13.1.2 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及雷达方程224
13.1.3 新一代天气雷达225
13.1.4 常见的雷达图像228
13.1.5 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应用229
13.2 被动式大气遥感探测230
13.2.1 气象卫星探测的特点与发展230
13.2.2 卫星的主要探测谱段231
13.2.3 气象卫星的工作原理232
13.2.4 卫星资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233
第十四章 大气边界层探测技术简介235
14.1 大气边界层的特点及湍流量的表征方法235
14.2 近地层气象塔测量235
14.2.1 平均量测量仪器的安装高度236
14.2.2 平均温度廓线的测量236
14.2.3 平均风速廓线的测量236
14.2.4 平均湿度廓线的测量237
14.2.5 温度脉动量的测量238
14.2.6 风速脉动量的测量238
14.2.7 湿度脉动量的测量241
14.3 大气边界层廓线测量242
主要参考文献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