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京剧常识手册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京剧常识手册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2253766.jpg)
- 涂沛,苏移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710400925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京剧常识手册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京剧表演&涂沛1
一 京剧表演的综合形态——以歌舞演故事3
(一)京剧对综合传统的继承和发展6
(二)京剧的唱功8
(三)京剧的念白28
(四)京剧的做功37
(五)京剧的武打47
二 京剧创造舞台艺术形象的特殊语汇——程式57
(一)京剧的表演程式57
(二)程式源于生活,美于生活58
(三)程式的规范与自由62
(四)程式与角色创造65
(五)程式在反映新内容中获得发展70
三 京剧艺术表现的基本手法——虚拟74
(一)歌舞展示出来的灵动空间74
(二)时间的自由伸延与以简代繁80
(三)寓真于美——虚拟的审美追求86
四 京剧表演的舞台调度89
五 京剧的流派103
(一)京剧流派的历史渊源103
(二)京剧流派形成的条件107
(三)流派的重要成因——演员的创造性素质112
(四)流派推进了京剧表演的戏剧化过程119
京剧行当&景孤血135
一 生行140
(一)须生(附末、外)140
(二)红生148
(三)小生151
(四)武生154
附:娃娃生157
二 占(旦)行160
(一)青衣160
(二)花衫162
(三)武旦 刀马旦167
(四)老旦169
三 净行171
(一)铜锤花脸172
(二)黑头173
(三)老脸173
(四)架子花脸175
(五)武花脸 摔打花脸179
(六)油花脸181
三 丑行185
(一)文丑185
(二)武丑192
(三)丑婆与彩旦194
四 应工(附反串)197
戏曲龙套艺术&叶仰曦 鲁田203
一 龙套的由来205
二 龙套的穿戴、唱念209
三 龙套在舞台上的艺术作用213
附:传统戏曲舞台部位图解及图例标记说明215
四 龙套的上场步法219
(一)站门219
(二)挖门220
(三)斜门上223
(四)斜一字224
(五)一字上225
(六)溜上227
(七)摆队228
(八)倒脱靴231
(九)双进门232
(十)二龙出水233
五 龙套的下场步法235
(一)套门235
(二)一字下236
(三)斜门下237
(四)一窝风238
(五)龙摆尾240
(六)骨牌队下241
(七)两边翻下242
(八)溜下244
(九)钻烟筒245
六 龙套的走场步法247
(一)圆场247
(二)合龙口249
(三)大推磨250
(四)扯四门251
(五)一翻两翻253
(六)十字花255
(七)钥匙头256
(八)编栅栏257
(九)穿过场258
(十)推磨会阵、采过合、鹞子头会阵260
七 龙套常用音乐曲牌263
(一)【朝天子】263
(二)【万年欢】264
(三)【小开门】264
(四)【大开门】265
(五)【水龙吟】266
(六)【工尺上】267
(七)【锦庭乐】267
(八)【出队子】(一)(二)269
(九)【南普天乐】271
(十)【北朝天子】272
(十一)【急三枪】274
(十二)【风入松】274
(十三)【粉孩儿】276
(十四)【联奴儿】277
(十五)【泣颜回】、前腔278
(十六)【朝元令】281
(十七)【北泣颜回】284
(十八)【五马江儿水】286
京剧化装&黎新 朋弟291
一 面部化装的意图293
二 生、旦、净、末、丑的化装特点296
(一)生角面部化装的特点296
(二)旦角面部化装的特点298
(三)净角面部化装的特点300
(四)丑角面部化装的特点305
(五)面具308
三 各行角色的化装方法(见彩色图)310
(一)生角的化装方法310
(二)生角的化装程序314
(三)旦角的化装方法315
(四)旦角的化装技巧317
(五)旦角的化装程序321
(六)净角脸谱的勾法322
(七)净角的化装程序327
(八)丑角脸谱的勾法328
(九)丑角的化装程序331
附录:各行角色面部化装的用品332
戏曲砌末与舞台装置&王遐举 金耀章349
一 中国传统戏曲舞台351
二 舞台上的砌末与装置(见附图)355
(一)装饰性的装置356
(二)既实用又代用的装置358
(三)完全实用的砌末364
(四)虚实相结合的砌末364
(五)检场365
(六)火彩特技366
三 砌末与表演的关系368
四 布景的产生与发展(见附图)372
(一)在传统演出形式上发展的舞台装置——在守旧、一桌二椅、大砌末基础上发展的舞台装置373
(二)较写实的舞台装置378
(三)绘画性较强的舞台装置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