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找矿哲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找矿哲学概论
  • 朱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1120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找矿哲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创立找矿哲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

第二节 找矿哲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与任务5

一、找矿哲学的性质5

二、找矿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7

第三节 找矿哲学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12

一、找矿哲学的实践基础13

二、找矿哲学的理论基础14

第四节 找矿哲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主要范畴21

一、找矿哲学的基本规律21

二、找矿哲学的基本原则27

三、找矿哲学的主要范畴31

第五节 找矿哲学的研究方法33

一、联系分析法34

二、类比分析法34

三、综合分析法35

四、矛盾分析法35

五、反复分析法36

第六节 找矿哲学的地位、意义和作用38

一、找矿哲学的地位38

二、找矿哲学的意义和作用40

第二章 矿产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46

第一节 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现实46

第二节 地球是物质世界的重要成员54

一、关于地球及太阳系的起源54

二、关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55

三、关于地球的形状、结构与成分56

第三节 矿产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资源59

一、矿产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59

二、矿产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60

第四节 矿产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82

一、人类是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发展起来的82

二、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87

三、矿产资源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90

四、矿产资源是对外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国际争夺的重要对象92

第五节 地球是为人类提供矿产资源的宝库92

第三章 找矿是对矿产的认识过程97

第一节 矿产是可以认识的97

第二节 找矿哲学的真理观99

第三节 找矿哲学的价值论108

一、矿产的真理性评价与价值性评价,从真理性评价到价值性评价108

二、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哲学110

三、矿产价值评价的两种尺度,关于矿产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112

第四节 认识矿产情况靠实践115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15

二、发现矿产靠矿产勘查实践117

第五节 认识矿产需要理论的指导118

第六节 认识矿产要有一个过程120

第七节 阶梯式发展是矿产勘查过程中认识运动的主要形式126

一、矿产勘查过程126

二、矿产勘查过程中的认识运动130

三、遵循阶梯式发展规律开展矿产勘查工作134

第八节 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找矿中的作用136

第四章 用辩证的观点指导找矿143

第一节 用系统观部署找矿工作143

一、用系统的整体性原理部署矿产勘查144

二、用系统的结构性原理指导矿产勘查145

三、用系统的层次性原理指导矿产勘查147

四、用系统的开放性原理指导矿产勘查149

五、用系统的最优化原理指导矿产勘查151

第二节 用协调发展原则指导找矿151

一、矿产勘查要与后续产业协调发展152

二、矿产勘查要与先行工作协调发展154

三、各类矿产的勘查工作要协调发展155

四、矿产勘查三个阶段要协调发展157

第三节 用联系的观点指导找矿158

一、联系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考虑找矿工作布局158

二、联系周围地区区域地质背景来选择找矿靶区160

三、联系一个地区的综合地质因素来选择找矿靶区161

四、运用联系的观点来具体指导找矿165

第四节 运用过程论指导找矿177

一、合理划分与把握矿产勘查工作阶段177

二、遵守矿产勘查工作程序、缩短矿产勘查工作周期180

三、用过程的发展规律指导找矿184

第五节 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指导找矿187

一、找矿要考虑现代化建设对资源需求的发展变化187

二、找矿要考虑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188

三、找矿要考虑地质条件的变化189

四、找矿要考虑主体认识的变化191

第六节 遵循已知规律,探索新的领域192

一、探寻新的成矿远景区193

二、探寻新的矿床类型194

三、探寻新的含矿层位197

四、探寻新的含矿构造198

五、探寻新的找矿领域198

六、探寻矿产新的用途202

第五章 正确处理矿产勘查中的矛盾关系204

第一节 正确处理找什么矿的矛盾关系205

一、正确处理矿与非矿的关系205

二、正确处理找大矿与找小矿的矛盾关系207

三、正确处理找富矿与找贫矿的矛盾关系211

四、正确处理找表露矿与找隐伏矿的关系215

五、正确处理找已知矿种与找未知矿种的关系217

六、正确处理找优势矿与找劣势矿的矛盾关系218

七、正确处理找单元矿与找多元矿的关系221

第二节 正确处理到何处去找矿的矛盾关系223

一、正确处理老区找矿与新区找矿的关系223

二、正确处理新区找矿与就矿找矿的关系226

三、正确处理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矛盾关系227

四、正确处理点上找矿与面中找矿的矛盾关系232

五、正确处理浅部找矿与深部找矿的关系234

第三节 正确处理用什么方法找矿的矛盾关系236

一、正确处理理论找矿与经验找矿的关系236

二、正确处理原有理论与新理论的关系240

三、正确处理原有找矿思路与新的找矿思路的关系244

四、正确处理原有技术方法与新的技术方法之间的关系245

第四节 正确处理如何才能找到矿的矛盾关系253

一、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矛盾关系253

二、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矛盾关系258

三、正确处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261

四、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264

五、正确处理地表与地下的矛盾关系267

六、正确处理各种手段及各工作环节之间的关系270

七、正确处理野外工作与室内工作的关系272

八、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73

第六章 矿产勘查发展战略的哲学思考277

第一节 制定矿产勘查发展战略的意义、依据和方法277

一、制定矿产勘查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277

二、制定矿产勘查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279

三、制定矿产勘查发展战略的方法和基础281

第二节 我国矿情分析的两点论281

一、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较少282

二、矿产资源既有优势也有劣势286

第三节 矿产勘查现状的辩证分析289

一、矿产勘查队伍实力雄厚,但结构与素质亟待改善289

二、勘查技术装备齐全配套,但现代化程度不高291

三、地质理论与勘查技术有重大成就,但总体仍处相对落后状态293

四、矿产勘查投入逐年增长,但资金供需矛盾仍很突出295

五、矿产勘查取得巨大成就,但仍不适应发展需要296

第四节 世界矿产勘查开发活动发展趋势301

一、世界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继续增长302

二、矿产资源结构将进一步发生变化303

三、勘查矿产品种继续增加,勘查矿石品位不断降低305

四、找矿空间范围不断扩大,新的矿床类型不断增加306

五、重视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找大矿和超大型矿306

六、矿业活动趋于国际化307

第五节 矿产勘查发展战略308

一、增加投入,切实加强矿产勘查工作309

二、总结经验,实行正确的勘查工作方针309

三、实行全国资源配套与发挥区域优势相结合的方针310

四、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走“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道路311

五、实行立足国内为主、国外为辅,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方针312

六、深化改革,促进发展314

七、扩大开放,加快地质勘查现代化进程325

八、实行依靠科技教育振兴矿产勘查事业的方针329

第七章 充分发挥勘查者在找矿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330

第一节 勘查者在找矿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330

一、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330

二、勘查者是矿产勘查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333

三、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的巨大成就是矿产勘查者长期奋斗的结果334

四、未来矿产勘查事业的发展必须充分依靠矿产勘查者的能动作用336

第二节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337

一、要有强烈的找矿意识338

二、要有明确的目标339

三、要有科学的设计方案341

四、要进行创造性思维341

五、要按客观规律办事343

六、要有协力奋斗作风344

第三节 提高人的素质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345

一、献身精神345

二、知识构成347

三、经验储备350

四、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351

五、组织管理才能352

六、体魄健康353

第四节 办好地勘单位是发挥勘查人员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保证354

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和完善领导制度355

二、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技术素质356

三、要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管理素质357

四、要坚持既抓生产又抓生活,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358

五、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全面加强职工队伍建设358

第五节 社会环境是勘查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外在条件359

一、我国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有利于勘查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59

二、进一步形成重视支持地矿工作,尊重地矿工作者劳动成果的社会环境360

主要参考文献364

英文摘要365

后记366

附录 找矿哲学座谈会部分发言摘录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