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危重症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实用危重症医学
  • 万献尧,马晓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50911409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00页
  • 文件大小:174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急性病-诊疗;险症-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危重症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危重症医学概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危重症医学的发展简史与现状1

二、危重症医学的几个概念3

三、危重症医学的组织形式8

第二节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危重症医学中的应用11

一、危重症加强治疗信息系统11

二、国际互联网上的危重症医学资源14

第三节 ICU人力资源管理22

一、危重症医学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22

二、ICU医务人员素质与医疗质量22

三、ICU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25

第四节 循证医学在危重症医学中的应用27

一、循证医学发展简史27

二、循证医学的必要性29

三、循证医学中的证据29

四、实施循证医学的步骤及注意点29

五、循证医学在危重症医学中的应用32

六、循证医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展望36

第2章 危重症的监护技术40

第一节 床旁监护系统40

一、床旁监护设备和技术40

二、心电监护43

三、动脉压监测46

四、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49

五、血糖监测50

六、体温监测及其他52

第二节 实验室指标监测54

一、血液一般监测54

二、出凝血监测55

三、血液生化指标监测56

四、内分泌学检测57

五、危重症的免疫学检测59

六、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监测60

七、危重症的临床病原学监测63

第三节 呼吸功能和血气分析监测66

一、危重症患者呼吸功能监测的基本内容66

二、一般情况的监测及临床意义68

三、呼吸形式的监测69

四、血气分析的监测70

五、其他呼吸功能的监测77

六、内源性肺泡内压的监测及临床意义80

七、机械通气时呼吸波形的监测81

八、食管内压的监测及临床意义83

第四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87

一、有创肺动脉压监测87

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95

三、中心静脉压监测95

四、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95

五、心阻抗血流图96

六、超声多普勒技术97

七、肺水测定99

第五节 肾脏功能监测101

一、尿液检查101

二、肾小球功能检查101

三、肾小管功能测定102

四、分肾功能检测103

第六节 肝脏功能监测104

一、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指标104

二、反映肝脏损害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105

三、反映胆汁淤积的指标105

四、肝脏血流动力学监测及血流量监测106

第七节 胃肠张力监测107

一、胃肠张力计的概念及原理107

二、胃肠张力计的临床操作方法108

三、胃肠张力计的临床应用110

第八节 脑功能监测112

一、生理学基础112

二、颅内压监测114

三、脑电监测117

四、脑血流监测119

五、脑氧监测122

六、脑代谢监测125

第3章 危重症病情评价与预后预测127

第一节 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方法128

一、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128

二、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140

三、病死概率模型143

四、治疗干预评价系统150

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154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评价方法155

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价系统155

二、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159

三、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161

四、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细胞损伤评分162

第三节 特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方法163

一、心血管疾病相关评分方法164

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评分方法166

三、消化系统疾病相关评分方法170

四、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评分172

五、急性肾功能严重程度评分179

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179

七、感染性休克评分181

八、外科感染严重程度评分182

九、计算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183

第四节 创伤评分系统184

一、简明创伤定级标准和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法184

二、新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法及国际疾病分类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法193

三、创伤评分及改良创伤评分法194

四、CRAMS评分194

五、创伤及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法及创伤特征严重度评分法195

第五节 危重症评分系统的评价195

一、危重症病情评价系统临床应用效能的评价196

二、评价危重症评分方法效能的常用统计学指标199

第4章 危重症的支持治疗技术205

第一节 呼吸功能支持205

一、氧气疗法205

二、气道管理209

三、机械通气216

第二节 循环功能支持227

一、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227

二、心律失常的治疗231

三、机械循环支持技术235

第三节 血液净化技术237

一、血液滤过237

二、血液透析241

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43

四、腹膜透析249

五、血浆置换252

第四节 神经系统功能支持254

一、脑保护策略255

二、镇痛镇静及神经肌肉阻滞剂的应用257

第五节 营养与代谢支持264

一、危重症患者的代谢改变264

二、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原则269

三、肠外营养277

四、肠内营养283

五、营养素药理作用对危重症预后的影响290

第六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调整296

一、概述296

二、水钠代谢紊乱297

三、钾代谢紊乱303

四、钙代谢紊乱305

五、镁代谢紊乱306

六、磷代谢紊乱307

七、酸碱平衡紊乱307

第七节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315

一、概述315

二、全身性感染时的外周糖皮质激素抵抗现象320

三、相对性肾上腺功能不全321

四、感染性休克和ARDS的激素治疗326

第八节 血液输注332

一、血液成分的种类332

二、红细胞输注333

三、血小板输注334

四、粒细胞输注335

五、血浆输注336

六、血浆蛋白制品输注336

七、全血输注338

八、血液输注的并发症及防治338

第5章 危重症诊治各论340

第一节 休克340

一、概论340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344

三、感染性休克345

第二节 急性心功能不全348

一、病因与诱因348

二、临床表现350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35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353

五、抢救与治疗措施355

第三节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0

一、概述360

二、病因361

三、发病机制361

四、病理学改变363

五、病理生理改变364

六、临床表现366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367

八、治疗进展369

第四节 急性肺栓塞377

一、肺血栓栓塞症377

二、非血栓性肺栓塞385

第五节 急性肝衰竭389

一、分型390

二、病因390

三、病理学改变391

四、发病机制391

五、临床表现与并发症391

六、诊断396

七、鉴别诊断396

八、治疗397

九、预后399

第六节 急性胃肠功能不全400

一、急性消化道出血400

二、危重症患者的胃肠道动力障碍403

三、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与肠源性感染409

第七节 急性肾衰竭413

一、概论413

二、病因及分类414

三、肾前性急性肾衰竭415

四、急性肾小管坏死415

五、特殊类型的急性肾衰竭420

第八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26

第九节 腹腔间室综合征433

一、腹内压的测定和监测433

二、病因435

三、分类及临床表现436

四、辅助检查436

五、诊断437

六、预防437

七、治疗437

八、预后440

第十节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441

一、毛细血管的结构441

二、血液与组织液间的物质交换方式及组织液的生成442

三、病因442

四、发病机制442

五、临床诊断443

六、鉴别诊断443

七、治疗444

第6章 ICU感染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446

第一节 常用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446

一、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446

二、抗菌药物的分类及抗菌活性448

三、抗菌药物的药代学和药效学454

四、细菌耐药性455

五、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459

第二节 严重社区获得性感染460

一、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460

二、全身性感染463

第三节 严重医院获得性感染465

一、流行病学466

二、病原学466

三、诊断468

四、治疗468

第四节 危重症患者感染的预防471

一、一般措施471

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471

第7章 危重症患者的精神障碍474

第一节 危重症患者的精神障碍和ICU综合征474

一、危重症患者常见精神障碍474

二、导致危重症患者精神障碍的病因475

三、ICU综合征476

第二节 危重症患者精神障碍的预防478

一、严密观察病情479

二、改善环境479

三、做好入ICU前的访视479

四、加强入住ICU后的交流479

五、药物治疗480

六、社区护理480

第8章 危重症患者的护理482

第一节 人工气道的护理482

一、气管内插管的护理管理482

二、气管切开置管术后的护理485

第二节 有创动静脉导管的护理486

一、有创深静脉置管的护理486

二、有创动脉导管的护理488

三、有创监测导管的护理489

第三节 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491

第四节 外周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护理494

第五节 危重患者急救输血的护理495

第六节 ICU临终患者的护理497

一、死亡的分期与临床表现497

二、临终关怀的理念及护理497

三、ICU临终患者的特殊性4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