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丘陵红壤的土壤侵蚀与治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丘陵红壤的土壤侵蚀与治理
  • 杨学震,钟炳林,谢小东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9856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22页
  • 主题词:丘陵-红壤-土壤侵蚀-研究-长汀县;丘陵-红壤-土壤改良-研究-长汀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丘陵红壤的土壤侵蚀与治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长汀县的水土流失现状1

第一节 水土流失现状1

一、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的方法1

二、土壤侵蚀面积和强度7

三、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8

第二节 长汀县主要土壤侵蚀类型10

一、面状侵蚀11

二、细沟侵蚀12

三、沟蚀12

第三节 水土流失危害17

一、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17

二、土壤退化17

三、水冲砂压、毁坏农田,影响了农业生产21

四、江河阻塞,水库淤积,影响了汀江流域的开发利用22

第二章 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分析23

第一节 气候23

一、降雨量的年内分布特征23

二、降雨量的年际分布特征25

三、长汀县天然降雨的雨滴特征25

第二节 母质37

一、风化壳的物理特征37

二、风化壳各层抗侵蚀特征评价41

三、花岗岩与其他母岩风化壳及其发育土壤的抗侵蚀性对比分析47

第三节 坡度与土壤侵蚀48

一、土地的坡度分布48

二、土壤侵蚀的坡度分布50

第四节 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52

一、长汀县土地利用现状52

二、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52

第三章 长汀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56

第一节 规划概要57

第二节 基本情况59

一、自然条件59

二、社会经济状况62

三、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63

第三节 规划目标与总体布局69

一、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69

二、规划时段和目标70

三、规划总体布局72

第四节 水土保持分区73

一、水土流失类型分区73

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分区76

第五节 预防监督与监测规划78

一、预防保护规划78

二、监督管理规划79

三、监测规划80

第六节 综合治理措施规划82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82

二、治理措施规划87

三、重点工程项目92

四、分年度进度安排95

第七节 科技示范推广97

一、水保科研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97

二、科研推广机构的设置98

三、科技推广示范基地规划98

四、科研与推广的选题原则及主要内容100

第八节 投资估算100

一、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00

二、投资构成101

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4

第九节 效益分析及综合评价106

一、效益分析106

二、经济评价107

第十节 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108

一、舆论先行,强化全民“守土有责”的水保意识108

二、预防为主,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108

三、严格封禁,拓宽封山育林育草的防护体系109

四、创新机制,激发全民参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活力109

五、依靠科技,提高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科技含量110

六、强化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110

第四章 水土保持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111

第一节 项目概要111

第二节 综合说明113

一、概述113

二、项目背景115

第三节 项目区选择与概况116

一、项目区的选定116

二、项目选择依据116

三、项目区概况119

第四节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122

一、水土流失概况122

二、水土流失成因122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123

四、水土保持现状123

第五节 项目任务与规模125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25

二、建设目标126

三、建设任务和规模127

第六节 防治措施129

一、水土保持监督监测129

二、主要治理开发措施设计130

第七节 技术支持134

一、技术支持的必要性134

二、科研和技术推广135

第八节 组织管理136

一、管理机构136

二、管理办法136

第九节 进度安排137

第十节 投资估算137

一、投资估算编制原则和依据137

二、项目投资估算140

三、资金筹措及安排141

第十一节 效益评价142

一、经济效益评价142

二、生态效益144

三、社会效益144

第十二节 结论145

一、资料详实可靠145

二、技术设计合理145

三、经济效益显著145

四、组织机构健全145

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好146

第五章 水土流失治理及其效益147

第一节 2000年以前主要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效益148

一、不同治理措施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150

二、不同治理措施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154

三、不同治理措施对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159

四、不同治理措施的氮、磷养分循环164

五、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性质的影响171

第二节 2000年以来的水土流失治理及其初步效益177

一、项目实施情况178

二、项目实施成效197

主要参考文献2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