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神产品社会价值及其生产导向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精神产品社会价值及其生产导向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2287533.jpg)
- 董立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5911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精神文明-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精神产品社会价值及其生产导向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2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2
现实需要3
人们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和谐发展的需要3
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协调发展的需要5
精神产品“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协调发展的需要8
强化国民阅读意识、增强国民素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9
精神产品生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一致的需要11
“软实力”与“硬实力”协调发展的需要13
理论需要14
马克思主义精神产品生产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14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与认识的需要15
对精神产品社会价值研究的需要15
本课题目前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16
本书的主要内容18
本书阅读之关注特点20
本课题研究方法及其特点21
文献法21
科学抽象法21
归纳分析法22
图表释义法22
第1章 精神生产与精神产品范畴24
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关于精神生产概述24
人类社会生产系统及其相互关系24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与精神产品理论的历史渊源2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生产理论与精神产品范畴的论述32
精神产品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38
精神生产含义及其特征38
精神产品含义40
元创精神产品与精神产品的复制42
精神产品的生产与精神文明的发展43
精神产品本质属性及基本特征44
精神产品生产的特征44
精神产品消费传播的特征53
精神产品的基本分类60
精神产品分类的复杂性60
按精神产品消费和享用主体范围划分61
按精神产品的学科领域划分62
按精神产品形成或存在的形态划分63
按精神产品与社会经济基础关系的角度划分68
本章小结69
第2章 精神产品经济学价值探析72
精神产品的商品属性72
精神产品的两个因素72
精神产品的使用价值74
精神产品的价值78
精神产品价格与价值背离现象89
精神产品的非商品化92
本章小结93
第3章 精神产品的社会价值探析98
精神产品的本质内涵和核心价值——真善美98
精神产品真的内涵99
精神产品善的特质101
精神产品美的表现103
精神产品真善美的有机统一106
精神产品的社会功能分析108
精神产品的社会正功能109
精神产品的社会负功能126
正确处理精神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134
精神产品经济效益的实现134
精神产品社会效益的实现135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136
本章小结137
第4章 当前我国精神产品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140
当前我国精神产品生产现状140
当前我国一些负面精神产品的表现及其影响142
政治上有负面影响的精神产品142
歪曲我国历史的文学艺术作品146
黄色淫秽文化产品及其活动147
网络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152
手机媚俗短信文化153
极端行为艺术及其影响155
伪科学及封建迷信产品158
学术腐败及其影响161
恐怖暴力等精神产品163
产生具有负面影响精神产品的主要社会原因164
西方敌对腐朽意识形态和强势文化的影响164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的影响166
拜金主义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167
封建迷信残余思想的影响168
职务权力腐败的影响169
本章小结170
第5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产品生产导向172
强化精神生产者政治思想自觉意识173
提高精神生产者文化自觉176
提升精神产品生产自主创新意识180
摒弃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习性182
提升精神产品生产者高度社会责任意识自觉185
强化精神产品的正确消费导向186
优化精神产品生产的社会环境189
本章小结197
第6章 和谐社会的精神产品生产20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201
和谐社会的和谐生产202
多样需求层次的精神生产202
公共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204
本章小结204
结语205
参考文献207
后记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