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转型经济总需求分析 微观基础与总量运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转型经济总需求分析 微观基础与总量运行
  • 王曦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2427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转型经济总需求分析 微观基础与总量运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方法论问题3

第一章 方法论问题3

第一节 为什么要分析转型经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4

一、宏观经济微观基础的定义4

二、微观基础有多重要?5

三、为什么要分析转型经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卢卡斯批评对于转型经济的含义6

第二节 如何分析转型经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9

一、主流经济学派的分析基础9

二、本书的公理化假设13

三、对分析目标和理论建模的具体要求16

第三节 总需求分析的基本框架18

一、总需求的定义18

二、总需求问题的分析框架19

第四节 构造我国经济转型量化指标的原则和方法20

一、现有研究评述21

二、构造经济转型量化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23

本章附录:“产值(增加值)加权法”的真实合理性26

第二部分 商品市场31

第二章 经济转型中的居民消费31

第一节 我国居民消费的典型事实31

第二节 生命周期/永久收入理论:检验与发展37

一、生命周期/永久收入理论的产生和基本内容37

二、生命周期/永久收入理论的检验40

三、生命周期/永久收入理论的发展42

四、生命周期/永久收入理论对于中国消费研究的意义47

第三节 当期收入还是永久收入?——转型时期我国居民消费模式的检验47

一、两种消费模式47

二、检验方法49

三、转型时期我国居民消费模式的检验51

四、结论与含义61

第四节 经济转型中的居民消费:微观基础62

一、消费的分类和不确定性64

二、收入的不确定性66

三、效用函数67

四、最优化问题68

五、求解69

第五节 经济转型中的居民消费:总量运行73

第六节 小结80

第三章 经济转型中的投资83

第一节 引言——我国投资领域的典型事实83

第二节 投资理论综述88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投资行为92

一、产权体制改革与国有经济经营目标92

二、所有权结构与非国有经济经营目标94

三、双轨制、投融资体制改革与资本使用成本94

第四节 理论模型——国有经济投资95

第五节 理论模型——非国有经济投资102

第六节 经济转型中的投资总量105

第七节 小结112

本章附录:引理1的证明115

第三部分 货币市场119

第四章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119

第一节 引言119

第二节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需求——微观基础与总量模型123

一、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123

二、投机性货币需求125

第三节 实证分析130

一、实证模型的导出130

二、指标设计和数据132

三、模型估计134

第四节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流通速度136

第五节 对我国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预测138

一、原有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力逐步减小138

二、新的制度性因素开始起作用139

三、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有待观察139

第六节 小结140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的非均衡分析与汇率制度的宏观效率141

第一节 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及其微观市场安排142

第二节 我国的外汇需求和外汇供给143

一、外汇需求143

二、外汇供给146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均衡与非均衡148

一、短期分析148

二、长期分析152

第四节 我国汇率制度的宏观效率154

一、市场汇率的形成机制155

二、汇率的稳定和调节机制157

三、汇率制度对宏观政策的制约160

第五节 小结164

第六章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166

第一节 理论和研究综述167

一、货币供给外生性和内生性的争论167

二、评述:内生性、可控性与主动性170

三、国内其他相关研究173

第二节 我国货币指标的统计和计算174

一、货币供给量175

二、基础货币176

三、货币乘数177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179

一、经济和体制背景179

二、数量管理下的货币供给——微观基础与总量180

三、数量管理下的基础货币189

四、数量管理下的货币乘数194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195

一、宏观经济和体制背景195

二、90年代中期以后的货币乘数——微观基础与总量运行197

三、基础货币210

四、货币供给212

第五节 小结213

第四部分 商品-货币市场联合分析217

第七章 名义总量的短期动态217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静态217

一、经济转型中的货币需求218

二、固定利率下的货币市场均衡与商品价格218

三、物价水平与国际收支219

四、外汇市场运行与内生货币供给221

五、货币-商品-外汇市场的联合比较静态分析222

第二节 价格-货币动态分析:调整时滞与均衡动态223

一、调整时滞与调整方程223

二、货币市场均衡动态225

三、更现实的调整228

第三节 货币供给-价格的因果关系:结论与检验231

第四节 我国商品-货币市场的运行特征与含义234

本章附录:动态系统的正式分析239

第八章 转型经济总需求分析——均衡分析框架241

第一节 引言——我国的总需求萎缩242

第二节 转型经济总需求分析——均衡分析理论框架248

一、局部分析结论与模型的简约化248

二、商品和货币市场的联合系统255

第三节 市场的相互作用与宏观总量的调节257

一、局部均衡分析257

二、市场联合均衡分析之一——曲线的斜率与均衡的稳定性264

三、市场联合均衡分析之二——国际收支冲击的影响与调节267

四、市场联合均衡分析之三——多重均衡的可能性269

第四节 分析框架的特点、意义和适用性271

一、特点271

二、意义和适用性272

三、关于适用性的进一步讨论274

第五节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276

一、背景276

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278

第六节 总需求萎缩的微观基础289

一、商品市场长期萎缩的微观基础289

二、现行货币市场安排与商品需求萎缩301

第七节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转型安排:一个总体评价306

一、如何认识我国的总需求萎缩及其相关现象?307

二、总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308

三、关于转型安排310

第八节 小结313

本章附录:1998年下半年人民币的合意贬值幅度314

结语317

附录:中国经济转型大事记(1977—2001)321

参考文献390

后记4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