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监督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法律监督概论
  • 王建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11605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法律监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监督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类的进步与法律监督1

第一节 中国封建御史监察制度2

一、秦汉时期的御史制度3

二、唐朝的“三院”制4

三、明朝的都察院5

四、清朝的监察制度6

第二节 资产阶级的权力制衡理论7

一、立法权9

二、行政权10

三、司法权10

第三节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12

一、“五权宪法”思想的产生12

二、“五权宪法”的进步意义14

三、“五权宪法”的局限15

第四节 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6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形成的权力体系17

二、新中国检察制度的孕育和发展18

三、中国检察制度的新生21

第二章 法律监督与法律执行23

第一节 执法不严所带来的问题23

一、执法现状24

二、执法不严诸因素26

三、强化法律监督势在必行29

第二节 法律监督的对象30

一、监督内容意义上的对象31

二、监督职权意义上的对象33

第三节 执法系统的特性和法律监督的范围36

一、法律执行机构的分类36

二、执法系统的特性39

三、法律监督的范围41

第三章 法律监督与立法43

第一节 我国的立法概述43

一、立法系统44

二、立法步骤45

三、立法种类46

四、法律监督的立法及现状49

第二节 法律监督的法定任务、地位和职权51

一、法律监督的任务51

二、法律监督的地位55

三、法律监督的职权57

第三节 法律监督的实质及其对立法的贡献61

一、以法制权是法律监督的实质61

二、对立法的评价功能和预测功能64

第四章 法律监督的基本框架69

第一节 宪法实施的监督69

一、违宪的主体及特点70

二、我国宪法监督的可行途径72

第二节 刑事法律监督73

一、侦查监督74

二、审判监督75

三、判决、裁定执行情况监督77

四、权力犯罪监督79

第三节 民事法律监督81

一、民事法律监督的必要性81

二、民事法律监督的历史状况84

三、如何有效地实行民事法律监督86

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确立91

第四节 行政诉讼法律监督91

二、行政诉讼的标准、范围、依据及其审判结果93

三、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的意义和作用97

四、行政诉讼中的国家监诉人制度99

第五章 法律监督所应遵循的规律101

第一节 法律监督活动的基本原则101

一、依靠群众原则101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103

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104

四、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105

五、权力机关集体表决权至上原则106

第二节 法律监督活动的“操作规程”108

一、完善终端检察制度108

二、建立量化检察制度111

三、明确备案审查制度115

第三节 法律监督中的效率规律115

一、时间效率116

二、空间效率119

第六章 法律监督者的素质要求122

第一节 公诉人的法庭形象122

一、敏捷的洞察力123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124

三、清晰的表达力和雄辩的口才126

第二节 个人的品质要求129

一、政治品质:忠实于社会主义,忠实于人民利益130

二、心理品质:顽强的意志,严谨的作风131

三、道德品质:秉公执法,文明执法132

一、精通法律条款,精通法理134

第三节 业务素质要求134

二、谙熟法律文书操作135

三、善于驾驭法律监督中的复杂势态139

第七章 法律监督的社会学意义140

第一节 法律监督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关系140

一、法律监督与执政党的关系140

二、法律监督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145

三、法律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关系147

第二节 法律监督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149

一、法律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149

二、公民监督权的强化与保障151

三、开展举报工作及如何举报153

第三节 法律监督的公共关系157

一、公共关系的必要性157

二、公共关系的特征、原则和范围158

三、法庭上的公诉人与辩护人160

第四节 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律监督163

一、社会“综合治理”的含义163

二、社会“综合治理”的必要性164

三、如何参与社会“综合治理”165

第八章 法律监督展望172

第一节 建立足以保障法律监督进行的组织法体系172

一、人民监督法173

二、检察官法175

第二节 重构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176

一、法律监督体系的多元性177

二、法律监督体系的多层性177

三、法律监督方式的多样性178

后记1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