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第1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2322248.jpg)
- 郭延礼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07762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71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7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觉醒·蜕变·开放——中国近代文学的宏观审视1
目 录自序1
第一编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文学(1840—1873年)概 说59
第一章 近代文学的开山祖:龚自珍64
第一节龚自珍的叛逆性格及其启蒙主义思想64
第二节龚自珍的文学思想75
第三节龚自珍绚丽多彩的诗歌86
第四节龚诗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93
第五节龚自珍别具一格的文98
第六节龚自珍的词104
第七节龚自珍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08
第一节魏源的生平与文学思想113
第二章政治家的文学活动:魏源和林则徐的诗文113
第二节魏源的诗歌119
第三节魏源的散文127
第四节林则徐的诗歌132
第五节林则徐的塞外风光之作和他的《回疆竹枝词》141
第六节林则徐诗的艺术风格147
第三章 粤闽桂三诗人:张维屏、张际亮和朱琦152
第一节张维屏及其诗风的转变152
第二节张维屏反帝爱国诗的光辉成就158
第三节张际亮的潦倒一生及其诗歌创作164
第四节朱琦的诗与鸦片战争170
第一节姚燮的生平和创作175
第四章名震东南的姚燮175
第二节姚燮的诗歌(上)183
第三节姚燮的诗歌(下)189
第四节姚燮的《疏影楼词》195
第五节姚燮对词曲的研究和《红楼梦》评论202
第五章 江苏三诗人;陆嵩、鲁一同和贝青乔212
第一节陆嵩蕴含着时代内容的诗歌212
第二节鲁一同的诗歌217
第三节贝青乔和他的《咄咄吟》223
第六章近代宋诗运动及其代表性诗人232
第一节宋诗运动及其理论232
第二节宋诗派中的优秀诗人郑珍238
第三节宋诗派的主要诗人何绍基、邓显鹤和莫友芝245
第七章 太平天国的文学活动256
第一节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和文学主张256
第二节太平天国的文学活动263
第三节洪秀全、洪仁玕等人的诗歌268
第八章 太平天国革命阵营外的两位诗人:金和与江湜276
第一节金和的政治态度及其文学创作276
第二节金和诗的时代内容279
第三节金和的长篇叙事诗284
第四节金和诗歌的讽刺艺术293
第五节江湜的《伏敔堂诗录》299
第九章壮、蒙、回族四诗人309
第一节壮族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诗人郑献甫309
第二节 蒙古族第一位女诗人那逊兰保317
第三节蒙古族著名诗人古拉兰萨321
第四节回族诗人马之龙324
第十章 蒋春霖和近代初期的词330
第一节近代初期词概况330
第二节词中的爱国主义341
第三节杰出的词人蒋春霖347
第四节满族女词人之冠:顾太清354
第五节常州派的后劲:庄棫和谭献364
第六节 闺秀中的奇才:吴藻371
第十一章近代桐城派散文383
第一节近代桐城派散文的发展与终结383
第二节近代初期桐城派代表作家:梅曾亮、姚莹和吴敏树390
第三节 曾国藩和桐城派的“中兴”405
第四节近代中期桐城派代表作家:曾门四弟子和郭嵩焘423
第五节近代后期桐城派代表作家:贺涛、马其昶、姚氏兄弟及其他447
第十二章近代初期的小说454
第一节侠义、狭邪小说的嬗变454
第二节俞万春及其《荡寇志》458
第三节渗透着人民审美情趣的长篇《三侠五义》470
第四节满族著名小说家文康和他的《儿女英雄传》479
第五节 写优伶和妓女的长篇:《品花宝鉴》、 《青楼梦》和《花月痕》492
第六节近代初期的文言短篇小说506
第十三章 蒙古族杰出的小说家尹湛纳希518
第一节尹湛纳希的生活与创作518
第二节 反映漠南蒙古贵族青年爱情生活的名著《一层楼》和《泣红亭》521
第三节蒙古族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青史演义》532
第四节开创了蒙古族小说创作的新纪元540
第十四章近代初期的戏剧547
第一节古典戏剧的衰落与近代戏剧的变化547
第二节黄燮清的生活与创作555
第三节黄燮清的《倚晴楼七种曲》561
第四节黄燮清剧作的思想和艺术572
第五节反传统的创新精神:《空山梦》578
第六节传统中的回旋: 《坦园六种曲》582
第七节 刘清韵及其《小蓬莱仙馆传奇》586
第八节 一出具有悲剧色彩的闹剧:《招隐居》594
第一节刘熙载的生平和著述602
第十五章 刘熙载和他的《艺概》602
第二节刘熙载的文艺思想606
第三节刘熙载的美学思想613
第四节刘熙载的创作论与批评论622
第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文学理论634
第一节近代初期的文学理论概况634
第二节包世臣和蒋湘南的文学思想639
第三节林昌彝的《射鹰楼诗话》及其他651
第四节方东树的《昭味詹言》659
第五节谭献的词论及其他668
第六节梁廷柟的《藤花亭曲话》674
第七节蒙古族文学批评家哈斯宝680
人名索引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