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史简明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近代史简明教程
  • 关连吉,赵颂尧编 著
  • 出版社: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史简明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鸦片战争12

基本线索12

第一节 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爆发原因12

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资本主义世界12

二 可耻的鸦片贸易和林则徐的禁烟活动15

第二节 战争概况和失败原因20

一 战争的三个阶段20

二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23

三 人民群众自发的反侵略斗争24

第三节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5

一 由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到第一批不平等条约26

二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7

三 战后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变化28

第二章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30

基本线索31

第一节 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和胜利进展31

一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背景31

二 洪秀全早期的活动与拜上帝会32

三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36

第二节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和全国革命高潮的形成41

一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其评价41

二 全国革命高潮的形成43

第三节 天京事变和太平天国的由盛转衰45

一 天京事变的性质与概况45

二 天京事变的原因和影响46

第四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47

一 战争性质和爆发原因47

二 英法侵略者发动战争与《天津条约》的签订50

三 战争的再起和《北京条约》的签订52

四 沙俄乘火打劫侵占我国大片领土54

五 “辛酉政变”和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55

第五节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57

一 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和军事形势57

二 太平天国的失败及其余部的斗争63

三 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65

第三章 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69

基本线索69

第一节 洋务运动69

一 洋务运动的产生69

二 洋务运动的内容74

三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80

第二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早期改良主义思想81

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特点81

二 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85

三 早期改良主义思想86

第四章 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89

第一节 边疆危机89

一 美日侵犯台湾89

二 英国侵略云南、西藏90

三 阿古柏入侵新疆和《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92

第二节 中法战争95

一 法国侵略越南与黑旗军援越抗法95

二 中法战争的爆发及经过97

三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100

第五章 中日甲午战争102

基本线索102

第一节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102

一 帝国主义在远东的争夺以及日本的侵略扩张政策102

二 日本武装干涉朝鲜和清政府的避战求和105

第二节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及经过107

一 日本不宣而战107

二 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和经过108

第三节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反割台斗争111

一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11

二 保卫台湾的英勇斗争113

第六章 戊戌变法116

基本线索117

第一节 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117

一 民族危机的加深117

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22

三 维新思想的发展与维新运动的高涨123

第二节 百日维新128

一 百日维新与戊戌政变128

二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132

第七章 义和团运动136

基本线索137

第一节 从反洋教斗争到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37

一 反洋教斗争的发展137

二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39

第二节 义和团在直隶的发展和清政府“剿”、“抚”两手的交替使用143

一 义和团在直隶的蓬勃发展134

二 清政府对义和团“剿”、“抚”两手的交替使用144

三 “东南互保”146

第三节 义和团反帝的英勇斗争和侵略军的暴行147

一 八国联军的武装进犯和义和团反帝的英勇斗争147

二 帝国主义侵略军的野蛮暴行148

第四节 《辛丑条约》的订立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150

一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的危害150

二 资产阶级和义和团153

三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154

第八章 辛亥革命158

基本线索159

第一节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159

一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加深159

二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66

三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涨174

四 辛亥革命前夕的形势187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193

一 武昌起义的爆发和全国响应193

二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99

三 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202

四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209

第九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214

基本线索215

第一节 袁世凯的反动统治与洪宪帝制215

一 袁世凯的假共和与“二次革命”215

二 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和全国人民的反袁斗争219

第二节 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割据和护法运动229

一 军阀割据的形成229

二 “府院之争”与张勋复辟230

三 段祺瑞的卖国独裁与护法运动232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曙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235

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235

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38

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40

附:中国近代史大事记2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