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文地质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水文地质学
  • 武汉地质学院,李正根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5038·教82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文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地下水的贮存条件3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3

二、岩石的空隙性3

(一)孔隙4

(二)裂隙6

(三)溶隙9

(一)汽态水15

(二)吸着水15

三、水在岩石空隙中的存在形式15

(三)薄膜水16

(四)毛细水16

(五)重力水16

(六)固态水16

四、岩石的水理性质17

(一)持水性17

(二)给水性17

(三)透水性18

五、重力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赋存形式(地下水分类)18

二、层流定律--达尔西定律19

一、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形式19

第二章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19

三、稳定井流公式--裘布依公式21

四、含水层的弹性特征与贮水系数25

五、非稳定井流公式--泰斯公式26

六、有越流的承压井流公式30

七、无压井流33

八、非层流公式34

第三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36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36

(一)地下水的主要成分38

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38

(二)氢离子浓度(pH)40

(三)水的硬度40

(四)矿化度41

(五)侵蚀性42

三、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43

(一)溶滤溶解作用44

(二)混合作用44

(三)浓缩作用44

(四)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44

(七)脱碳酸作用45

(八)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的因素45

(六)脱硫酸作用45

(五)硫酸化作用45

四、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与整理46

(一)水分析的种类46

(二)水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47

五、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评价48

第四章 各类地下水的特征51

一、上层滞水51

二、潜水51

(一)潜水定义及其特征51

(二)潜水面的形状及其表示方法52

(三)潜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55

三、承压水58

(一)承压水的特征58

(二)承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60

(三)等水压线图61

四、孔隙水62

(一)洪积物中的孔隙水62

(二)冲积物中的孔隙水63

五、裂隙水64

(一)风化裂隙水64

(二)成岩裂隙水65

(三)构造裂隙水66

(一)岩溶水的埋藏条件68

六、岩溶水68

(二)岩溶水的富水特征69

(三)岩溶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71

(四)岩溶水的动态特征73

七、地下水资源的概念73

(一)补给量73

(二)贮存量73

(三)可开采量73

一、充水水源74

(一)地下水74

第五章 矿坑充水条件74

(二)地表水(海、河、湖、水库、池、积水坑水)76

(三)大气降水77

(四)老窿水78

二、充水途径78

(一)构造断裂带与接触带78

(二)采空区上方冒落裂隙带81

(三)底板突破85

(四)地面塌陷90

(五)隔水顶板尖灭的“天窗”地段95

(六)充水含水层的露头区96

(七)封密不良钻孔97

第六章 矿坑涌水量预测98

一、水文地质比拟法99

(一)含水系数法99

(二)单位涌水量法99

二、回归分析法100

(一)二元直线相关101

(二)二元曲线相关102

(三)三元直线相关104

(四)四元直线相关104

三、解析法105

(五)多元曲线相关105

(一)“大井”原理106

(二)辐射流法107

(三)势叠原理与映射原理108

(四)有越流情况的处理111

(五)对非均质、各向异性和不等厚问题的处理111

四、水均衡法117

五、模拟法119

(一)电模拟法119

(二)数值模拟119

一、防水措施121

(一)合理进行开采布局,采用合理开采方法121

第七章 矿坑水的防治121

(二)安全矿柱123

(三)防水闸门及防水密闭墙124

二、地表水的治理124

(一)修筑排水沟渠124

(二)修筑防水堤127

(三)回填塌洞127

(四)修筑不透水人工河槽128

(五)水泥灌浆128

(六)河流改道128

(一)深井疏水孔129

三、利用疏干钻孔预先疏干地下水129

(二)打入式过滤器131

(三)直通式放水孔131

(四)坑内放水孔131

四、利用坑道疏排地下水133

(一)竖井133

(二)水平疏干巷道133

(三)平窿138

(四)石门138

五、隔水帷幕138

(二)矿床水文地质试行分类140

(一)分类目的与原则140

一、矿床水文地质分类140

第八章 矿床水文地质分类及其调查140

(三)我国不同类型矿床的水文地质特征141

二、矿床水文地质调查152

第九章 水文地质测绘154

一、目的与任务154

二、工作方法154

三、水文地质测绘中的地质研究156

四、地下水露头的研究158

(一)泉158

(二)井(钻孔)的调查159

(三)岩溶水点(岩溶泉、落水洞、地下河出口、天窗、潭等)的调查160

(四)矿井水文地质调查160

(五)老窿的水文地质调查160

五、地表水体的调查161

六、气象资料的搜集及其整理161

第十章 水文地质钻探与物探163

一、水文地质钻探163

(一)钻孔的布置原则163

(二)钻孔结构164

(三)过滤器166

(四)钻进方法168

二、水文地质物探172

第十一章 水文地质试验178

一、抽水试验目的与类型178

(一)目的178

(二)类型178

二、抽水试验工作的布置原则及其工作量179

(一)抽水孔的布置原则179

(二)观测孔的布置原则179

(三)抽水试验工作量180

三、落程180

四、工作方法181

(一)定流量无越流承压完整井非稳定流抽水185

(二)稳定流计算196

五、放水试验198

六、连通试验199

第十二章 矿区动态观测工作与水文地质报告书的编写202

一、地下水动态观测202

二、工程地质现象的长期观测203

三、井巷动态观测205

(一)矿井涌水量观测205

(二)井巷稳定性观测207

(三)露天采矿场边坡岩石稳定性观测207

四、水文地质报告书的编写2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