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金融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评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当代金融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评析
  • 李济广,李枫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9244021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金融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金融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评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当代马克思主义金融学理论亟待构建1

一、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研究现状述评2

二、当代金融经济理论需要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指导5

三、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需要辨讹、完善与系统化9

四、当代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15

第一章 货币量及其供求理论再研究21

第一节 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货币量统计定义再界定23

一、M2国别差别所反映的现行货币量概念外延定义错误24

二、用存款统计货币量、用存款差异区分货币层次的不科学性29

三、货币量范畴的重新界定34

第二节 当代货币供给理论范式的错误与货币供给理论重构40

一、当代货币供给理论的现实无用性及理论本身的逻辑矛盾40

二、当代货币供给理论基本范式的不科学性47

三、马克思货币概念外延原理基础上的当代货币供给机制51

第三节 当代货币需求理论范式的讹误与货币需求原理重构58

一、从现行货币流通速度公式看货币需求理论的失误59

二、现行货币需求理论与模型的不合理性63

三、以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现代货币需求原理70

第四节 货币供求理论与货币政策74

第二章 金融自由化的主要理论再研究79

第一节 “利率自由化/(完全)市场化”观点的理论错误与危害81

一、“利率自由化”理论既不符合西方经济学说,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81

二、利率自由化对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有害无益87

第二节 利率自由化/(完全)市场化理论的逻辑错误与实践检验96

一、利率自由化/(完全)市场化和高利率与储蓄增长97

二、利率自由化/(完全)市场化和高利率与投资规模100

三、利率自由化/(完全)市场化和高利率与投资效率和调控效率103

四、利率自由化/(完全)市场化和高利率与经济增长106

五、利率管制与利率自由化/市场化的历史绩效108

六、利率体制改革建议113

第三节 “资本项目可兑换”理论质疑116

一、资本项目可兑换收益的不确切性和虚假性117

二、资本项目可兑换风险和资本管制作用的确切性125

三、开放与管制相结合的资本账户管理基本模式131

第三章 物价变动理论再研究139

第一节“物价收缩”“物价膨胀”与货币量及经济增长141

一、物价变动与货币供应量变动及经济增长142

二、“inflation”:“通货膨胀”还是“物价膨胀”147

三、“deflation”:“通货紧缩”还是“物价收缩”150

第二节 物价收缩(“通货紧缩”)原因再分析154

一、货币不足会引起物价下降吗154

二、物价收缩与生产过剩和经济周期——马克思的观点所在157

三、案例分析——物价收缩原因事实的证明161

四、当代物价收缩原因理论的错误166

五、物价收缩对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物价收缩的对策168

第三节 物价膨胀(“通货膨胀”)机制再分析171

一、货币过多物价就会上涨吗171

二、纸币增加导致物价膨胀的规律仅适用于金属本位货币时期173

三、正确地从马克思主义货币流通规律认识物价膨胀机制176

四、从物价膨胀的发生机制看当代物价膨胀的直接原因179

五、物价膨胀的主导原因、主要根源与基本对策184

第四章 汇率理论、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再研究19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及与汇率制度改革192

一、全面理解马克思的汇率理论193

二、马克思汇率理论的现实意义及其发展199

第二节 各种汇率制度的优劣与汇率政策选择203

一、从实证研究看各种汇率制度实践中的非普适性204

二、各种汇率制度的可用性与长期中的不可持续性208

三、各种汇率制度各有优劣的启示214

第三节 权变式汇率制度选择与目标均衡汇率确定217

一、汇率制度选择与汇率环境218

二、不同汇率环境下汇率制度的具体运用220

三、不同汇率制度的权衡与转换224

第五章 金融危机原因再研究231

第一节 金融危机原因研究述评232

一、关于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路的研究233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路的研究235

第二节 金融危机在金融领域的共性基本原因:金融过度239

一、金融危机或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前的共同现象:金融过度239

二、金融过度对金融危机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引发作用245

第三节 金融危机的基本根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247

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造成的生产过剩是金融危机的基础247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造成金融过度251

第四节 金融危机的助推因素和触发事件257

一、金融危机的频率、程度与市场化程度正相关257

二、市场经济的扰动因素是金融经济危机的助推者和导火索259

三、错误的宏观调控政策对金融危机起推动作用260

四、如何对待金融危机263

第六章 扩张性货币政策再研究266

第一节 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无效性268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原理与扩张性货币政策主张不相容268

二、马克思明确否定增加货币可以克服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观点270

三、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不能成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理论根据272

第二节 扩张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无效性276

一、关于利率渠道或借贷成本276

二、关于信贷渠道279

三、关于股市投资效应283

四、关于财富效应284

五、关于汇率渠道285

第三节 扩张货币政策短期效应辨析287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并非现代西方经济学共识287

二、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观点对货币政策短期效应的否定288

三、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可以证伪,但难以证实289

四、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副作用与长期负效应290

第四节 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后美国与中国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分析294

一、美国量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副作用和无效性294

二、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副作用301

第五节 合理的货币政策309

第七章 股票市场财产分配关系研究312

第一节 股票市场价格水平及其变动与股市财产损益的关系314

一、股指股价升降,投资者人均财产不会增减,但会发生财产再分配315

二、牛市投资者转移给融资者、中介机构的财产会增加,熊市则减少318

三、股市长期“低迷”即市盈率低,是投资群体充分获利的根本条件319

第二节 股市分配水平及股市参与群体间财产分配水平差异323

一、股票投资者人均财产的增加大大小于股价指数的上涨324

二、股票投资的收益并不与股市风险相对称326

三、融资者和金融机构是股票市场的主要受益者327

四、股票投资者平均收益率低于无风险收益率是大概率事件330

第三节 股票市场投资者之间的财产分配关系336

一、投资者在股票市场多获财产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信息掌控、欺诈操纵和利益攫取337

二、股票衍生品整体上无避险功能,但增加交易成本和普通股民损失343

三、股票市场分配关系的性质与后果346

第四节 股票市场改革的政策建议353

一、股市价格水平与股市参与者财产损益关系规律应有的启示353

二、股市分配水平及股市参与群体间财产分配水平差异规律应有的启示354

三、股市投资者之间的财产再分配规律应有的启示356

第八章 金融衍生品功能与作用再研究358

第一节 金融衍生品与金融风险359

一、金融衍生品交易蕴含、增加与放大交易者风险359

二、多角度制造、累积和催化系统风险361

第二节 金融衍生品与市场稳定364

第三节 金融衍生品与收入分配367

第四节 金融衍生品与财富创造371

一、金融衍生品的投机性与赌博性371

二、金融衍生品的寄生性与腐朽性372

三、金融衍生品的欺诈性与掠夺性374

四、金融衍生品的浪费性与冗余性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