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理论及政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祁晓玲,罗元青,宋周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207124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农业人口-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理论及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基础与经济动因研究3
第一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提出3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4
第二节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历史考察和问题现状16
第三节 研究启示28
第二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动因的整体视角分析——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提供转移动力3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蕴含的“劳动力转移”思想30
第二节 二元经济转换视角下的人口流动模型40
第三节 托达罗的城乡人口迁移模式44
第四节 研究启示49
第三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动因的结构视角分析——城乡结构及条件差异形成迁移动因56
第一节“推拉”理论的系统分析56
第二节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的研究视角60
第三节 研究启示66
第四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动因的主体视角分析——主体意愿和能力约束支配市民化动因68
第一节 从决策主体特征考察动因——新劳动力迁移理论视角68
第二节 从决策主体能力特征探寻动因——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72
第三节 研究启示76
第五章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动力系统81
第一节“刘易斯拐点”临近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动因的改变82
第二节 研究启示90
第二篇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障碍及政策困境考察113
第六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社会制度的总体分析113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学理论基础114
第二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制度及政策现状120
第三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实施困境及成本障碍126
第四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环境障碍134
第五节 研究启示137
第七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实权益困境分析139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视野下的社会结构演进139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就业权益困境分析145
第三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权益困境分析151
第四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文化权益困境分析158
第五节 研究启示162
第八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制度政策实施难点分析164
第一节 市民化的社会制度政策实施难点164
第二节 现有政策的覆盖范围及实施难点——以成都市和重庆市为例169
第三节 市民化社会制度政策实施的组织难点分析176
第四节 研究启示182
第三篇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体特征及能力约束分析189
第九章 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特征、能力约束及其市民化的理论分析189
第一节 相关文献回顾189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微观分析框架192
第三节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特征及其市民化195
第四节 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约束及其市民化201
第五节 研究启示208
第十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主体及市民化情况的调研分析209
第一节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主体及其市民化的总体情况209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体及其市民化实地调研情况及分析219
第三节 研究启示243
第十一章 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特征、能力约束及市民化的实证研究245
第一节 研究设计245
第二节 列联表分析248
第三节 Logit回归模型结果与分析270
第四节 研究启示277
第四篇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对策建议284
第十二章“十五”规划以来已形成较完善的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体系284
第一节“十五”规划期间以强调农民工就业为重点284
第二节“十一五”规划期间以农民工权益保护为核心285
第三节“十二五”规划期间突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86
第四节“十三五”规划期间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286
第十三章 强化市民化“推拉”动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288
第一节 采取措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提升内在驱动力288
第二节 营造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浓厚社会氛围293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空间295
第四节 缩小城乡差距,奠定公民权利平等的物质基础297
第十四章 破解农业转移人口的制度障碍,推进市民化进程299
第一节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突破身份限制299
第二节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303
第三节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合理迁移,提供政策保障304
第四节 强化监管企业职能,保证农业转移人口实现自我救济权利312
第五节 建立服务型政府,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发展权和安全保障权313
第十五章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能力316
第一节 建立农业转移人口成长机制,提升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316
第二节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增加农村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先天积累”317
第三节 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的“后天积累”318
第十六章 社会全力并举,主动维护农民工权益321
第一节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动维护农民工权益321
第二节 发挥公民社会保护农业转移人口权益的作用323
第三节 研究启示324
参考文献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