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道编码及其识别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信道编码及其识别分析
  • 张永光,楼才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1690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信道编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道编码及其识别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信道编码介绍1

1.1.1 信道编码基础2

1.1.2 纠错码4

1.1.3 交织6

1.1.4 扰码6

1.1.5 信道编码应用及性能比较7

1.2 信道编码识别分析9

1.2.1 所要解决的问题9

1.2.2 研究现状11

1.2.3 简单识别法及识别验证12

1.3 本章小结17

本章参考文献17

第2章分 组码识别分析18

2.1 分组码介绍18

2.1.1 线性分组码18

2.1.2 循环码20

2.1.3 BCH码及RS码20

2.2 二进制线性分组码识别分析21

2.2.1 高斯法解方程22

2.2.2 码重分析法23

2.2.3 Walsh-Hadamard分析法26

2.2.4 综合分析法30

2.2.5 线性矩阵分析法33

2.3 RS码识别分析37

2.3.1 一种码谱分析法37

2.3.2 线性矩阵分析法44

2.4 容错分析49

2.5 本章小结52

本章参考文献53

第3章 卷积码识别分析55

3.1 卷积码介绍55

3.1.1 卷积码概述55

3.1.2 卷积码的矩阵描述57

3.2 卷积码识别分析60

3.2.1 高斯法解方程60

3.2.2 Walsh-Hadamard分析法62

3.2.3 基于BM的快速合冲法66

3.2.4 欧几里德识别法74

3.2.5 综合分析法81

3.2.6 线性矩阵分析法86

3.2.7 容错分析91

3.3 删余卷积码的识别分析93

3.3.1 定性识别法94

3.3.2 删余卷积码识别基础95

3.3.3 基于校验矩阵的识别98

3.3.4 一些改进100

3.3.5 一种生成矩阵相关法103

3.4 本章小结105

本章参考文献106

第4章 交织识别分析108

4.1 交织介绍108

4.2 分组交织的识别分析111

4.2.1 二进制线性分组码+分组交织111

4.2.2 卷积码+分组交织117

4.3 卷积交织的识别分析125

4.4 本章小结129

本章参考文献129

第5章 Turbo码识别分析130

5.1 Turbo码介绍130

5.1.1 Turbo码的排列及Turbo乘积码130

5.1.2 Turbo码识别分析对象134

5.2 Turbo码的识别分析136

5.2.1 RSC分析模型136

5.2.2 RSC的识别及交织分析初步137

5.2.3 Turbo码中的交织关系分析145

5.2.4 Turbo码中的卷积码+交织149

5.3 删余Turbo码的识别分析151

5.3.1 非归零删余Turbo码的分析152

5.3.2 归零删余Turbo码的分析157

5.4 本章小结158

本章参考文献159

第6章 扰码识别分析160

6.1 流密码与扰码160

6.1.1 流密码介绍160

6.1.2 扰码介绍162

6.1.3 扰码分析164

6.2 本原多项式165

6.2.1 本原多项式及其求取165

6.2.2 m序列及其性质167

6.3 WALSH-HADAMARD分析法169

6.4 特殊情况下的识别分析170

6.4.1 BM算法170

6.4.2 二元域上任意多项式的分解171

6.4.3 扰码识别应用173

6.5 征服攻击法174

6.5.1 同步扰码的识别175

6.5.2 自同步扰码的识别176

6.6 基于统计特性的分析179

6.6.1 基于m序列统计特性的分析179

6.6.2 比特相关检测法182

6.6.3 组合枚举求优势法184

6.7 差分和采样攻击法187

6.7.1 特殊明文时的差分分析188

6.7.2 采样攻击189

6.8 基于纠错码的快速相关攻击190

6.8.1 相关攻击与纠错码190

6.8.2 基于卷积码的快速相关攻击192

6.9 扰码识别法在纠错码识别中的应用196

6.10 本章小结198

本章参考文献198

第7章 数据随机性分析200

7.1 数据随机性200

7.1.1 随机性200

7.1.2 概率基础201

7.2 NIST随机性检测202

7.2.1 频率检测204

7.2.2 游程检测208

7.2.3 压缩程度检测211

7.2.4 二元矩阵秩检测213

7.2.5 离散傅里叶变换检测213

7.2.6 线性复杂度检测214

7.2.7 累积和检测215

7.2.8 关于偏移变换的检测216

7.2.9 一些讨论219

7.3 其他随机性检测方法221

7.4 分组密码的随机性检测223

7.4.1 随机性检测223

7.4.2 扩散性检测225

7.4.3 密钥更换有效性检测225

7.5 本章小结226

本章参考文献226

第8章 总结与发展228

8.1 信道编码的联合应用228

8.2 信道编码识别的应用举例230

8.2.1 智能通信领域230

8.2.2 通信侦察领域231

8.3 挑战与发展233

8.4 一些思考234

本章参考文献2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