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社会学概论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教育社会学概论 第4版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社会学概论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入门的几个基本问题1

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2

二、教育社会学对于不同学习者有何价值?5

三、教育社会学家关心什么?他们研究什么?9

四、教育社会学家怎样开展研究?14

五、结语17

第二章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与学科属性21

引言21

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1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属性25

三、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29

第三章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36

引言36

一、定量研究的逻辑与方法36

二、质性研究方法46

三、混合方法研究55

四、小结57

第四章 教育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60

引言60

一、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初期形成的两条途径61

二、教育社会学学科制度化及其发展阶段65

三、“新兴”教育社会学的确立与多元化取向67

四、教育危机时代的教育社会学70

五、社会学微观革命与新教育社会学的崛起74

六、当代社会学趋势与教育社会学的综合78

第五章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取向84

引言84

一、教育社会学的功能取向86

二、教育社会学的冲突取向92

三、教育社会学的解释学取向96

四、对教育社会学三种理论取向的判读102

五、结语: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最近趋势107

第六章 教育社会学理论与现代性113

引言113

一、现代性:教育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114

二、后现代性:教育社会学核心主题的延伸与反思117

三、全球性:教育社会学核心主题的扩展与强化122

四、结语:寻找全球性话语127

第七章 现代性反思与教育社会学研究131

引言131

一、“现代性”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与逻辑起点132

二、批判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源于对现代性的反思与重构137

三、批判的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转向与“反”事实研究的兴起142

四、教育社会学研究并不能解决教育实际问题146

五、结论与思考149

第八章 从研究问题看教育社会学的话语实践与解说体系154

引言154

一、社会学的问题154

二、社会学中的教育问题158

三、教育中的社会学问题162

四、结语167

第九章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171

引言171

一、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理论172

二、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地位与功能问题175

三、中层理论对教育与社会变迁关系的分析框架179

四、结语:教育的作用是有条件的183

第十章 教育与社会分层187

引言187

一、为什么会产生社会分层?188

二、教育获得与教育分层192

三、家庭环境与教育不平等196

四、“择校”与“学区房”204

五、社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207

六、小结212

第十一章 人口流动与教育215

引言215

一、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216

二、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220

三、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225

第十二章 学校教育制度的社会学分析——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学的取向232

引言232

一、学校教育制度:民主神话的背后234

二、学校教育功能:文化和社会再生产237

三、反学校文化现象:冲突中的平衡240

四、仪式与神话的双向建构:平衡中的冲突243

五、结语:殊途同归——制度分析246

第十三章 从现代性的视角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兼论“多元文化教育意识三态说”250

引言250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252

二、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实践的局限与困境256

三、从意识三态观中把握多元文化教育260

四、代结论:关于“多元文化教育意识三态说”之说明271

第十四章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275

引言275

一、历史文献及历程回顾276

二、体制改革为何总是处在两难之中279

三、只有解决两难困境,才能再谈改革282

四、结语284

第十五章 政府、市场、大学三角关系研究290

引言290

一、大学与政府:线性关系下的运作逻辑291

二、政府、市场、大学:三角协调还是线性推拉?294

三、政府与市场:谁在决定着大学教育的主流话语297

四、小结301

第十六章 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变革动因分析304

引言304

一、社会学范式与教育变革动因分析的理论建构305

二、社会学范式与教育变革内在动因的分析层次309

三、社会学范式与教育变革外在动因的分析层次313

四、结语:多元化的人文取向317

第十七章 教育知识社会学:本土化的思考与建构319

引言319

一、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教育现代化运动320

二、黄炎培与职业教育思潮328

三、晏阳初与乡村教育运动334

四、梁漱溟与乡村教育运动346

2000年以来教育社会学主要出版物359

后记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