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安全网的构建 经济全球化震撼下的应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经济安全网的构建 经济全球化震撼下的应对
  • 叶翔凤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3551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安全网的构建 经济全球化震撼下的应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震撼3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震撼3

一、经济全球化的诞生4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特征7

三、不同发展程度国家所感受到的影响差异15

四、正视经济全球化的震撼力20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互动26

一、区域一体化形成的动因27

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29

三、各大区域集团的角逐与较量31

四、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45

五、中国与区域经济合作47

第三章 全球化下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与作用53

一、国际经济组织产生的理论分析54

二、国际经济组织的特征及作用58

三、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剖析61

四、大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表演73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的碰撞78

一、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79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利益论80

三、经济全球化下的多元安全观85

四、中国在各种安全观碰撞中应注意的问题88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新阶段与新问题98

一、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的特征99

二、经济全球化指导原则的发展102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性问题108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性115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安全受威胁的原因119

一、体制转型期的免疫力不强120

二、经济结构和规模调适不到位129

三、有效的国际竞争力还未具备137

四、开放的体系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139

下篇 构建145

第七章 树立新战略观,指导中国经济安全网的构建145

一、以“普遍安全”的战略观来指导构建中国的经济安全网146

二、准确界定有效保护中国经济安全的原则边界150

三、以高科技来构筑强大的国防、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安全154

四、以高效的民主政治影响,营造有利于中国的内外安全环境159

第八章 健全政府管理体系,强化政府维护经济安全的主体地位165

一、政府作用的重点与方式166

二、近年来中国政府职能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168

三、中国政府在入世后面临的新挑战176

四、强化政府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的保证作用178

第九章 发展现代农业,夯实经济安全体系的基础187

一、农业系着国家经济安全的命脉188

二、中国农业现存的风险隐患190

三、发展农业,以实力铺垫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202

第十章 增强企业竞争力,筑起经济安全体系的支撑219

一、推动和促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220

二、建立和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222

三、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225

四、增强和提高工业企业的竞争力231

五、培育和发挥非国有性质企业的作用235

第十一章 加快金融业发展,控制好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244

一、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45

二、金融全球化与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矛盾248

三、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所面临的风险255

四、中国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对策269

第十二章 走信息化之路,拓展经济安全的未来空间282

一、信息安全对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283

二、中国信息安全的现状288

三、加快中国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建设的步伐298

第十三章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经济安全的新平台308

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309

二、建立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制约因素312

三、加快完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步伐317

四、营造一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社会道德氛围321

参考文献3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