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侵权法的哲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侵权法的哲学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2763467.jpg)
- 新东方考试研究中心编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5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侵权法的哲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为什么哲学对于侵权法是重要的1
Ⅰ.侵权法与哲学思想简史1
Ⅱ.侵权法与哲学的性质与领域8
Ⅲ.作为侵权法的基础的原则与价值10
Ⅳ.侵权法问题的哲学视角14
Ⅴ.从侵权法到哲学——传递接力棒25
第一编 侵权法与哲学的性质与领域31
一、民事不法行为的概念31
Ⅰ.四分法31
Ⅱ.论点(thesis)概述34
Ⅲ.通常的干扰因素35
Ⅳ.一般要求与核心情况37
Ⅴ.再论四分法:连贯性与不连贯性47
Ⅵ.总结:作为独立类别的民事不法行为52
二、矫正正义的实践54
Ⅰ.矫正正义与政治道德55
Ⅱ.矫正正义的元伦理学58
Ⅲ.矫正正义的核心68
Ⅳ.矫正正义不是什么69
Ⅴ.矫正正义的实践71
Ⅵ.总结73
三、侵权法的道德性:问题与答案75
Ⅰ.问题的提出75
Ⅱ.对问题的回答77
Ⅲ.答案的总结93
第二编 作为侵权法基础的原则与价值97
一、财富最大化与侵权法:一个哲学探究97
Ⅰ.导言97
Ⅱ.实证理论98
Ⅲ.规范理论99
Ⅳ.结语110
二、原则在侵权法中的不稳定地位111
Ⅰ.关于原则在侵权法中的运用的初步评论112
Ⅱ.可预见性原则的现代历程115
Ⅲ.原则在侵权法中的作用125
Ⅳ.总结128
三、亚里士多德传统中的侵权法130
Ⅰ.矫正正义与分配正义131
Ⅱ.被告的获利与原告的损失137
Ⅲ.因果关系与选择140
Ⅳ.过失146
Ⅴ.严格责任153
Ⅵ.总结159
四、法权、正义与侵权法161
Ⅰ.解释并正当化侵权责任:给赔偿与吓阻一个规范基础161
Ⅱ.基本的道德理论:(功利主义的)社会总福利对(康德式的)平等的个人自由163
Ⅲ.从私的道德到公共法律:康德的法权原理165
Ⅳ.区分两个类型的法权: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168
Ⅴ.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的独立性与相容性174
Ⅵ.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的全面性与完整性(此处论述侵权法中的惩罚性赔偿)177
Ⅶ.权利与义务的关联性以及被建议的侵权法的替代物不正当地没有坚持这种关联性179
Ⅷ.执行正义的机构(The Institutions of Justice)183
Ⅸ.总结184
五、作为侵权法中的多元主义之哲学基础的互补性观念186
Ⅰ.多元主义的现实186
Ⅱ.互补性观念190
Ⅲ.互补性观念在法律中的贯彻196
Ⅳ.总结198
第三编 侵权法问题的哲学视角201
第一节 责任与责任的基础201
一、侵权法中过错的哲学基础201
1.自由203
Ⅱ.平等206
Ⅲ.共同的善213
Ⅳ.价值和利益的排序217
Ⅴ.过错和故意损害221
Ⅵ.过错和意外损害224
Ⅶ.结论229
二、侵权法中的故意231
Ⅰ.故意:目的与手段还是希望与期望?231
Ⅱ.被误解和被抛弃的故意236
Ⅲ.故意:目的与手段还是所预见的后果?240
Ⅳ.阐释性的故意、真实的故意以及对人的正义246
Ⅴ.结论250
三、过失法中的注意标准252
Ⅰ.道德基础252
Ⅱ.功利主义的“汉德公式”的不可行性253
Ⅲ.正当化汉德公式的非功利主义的尝试256
Ⅳ.注意的平等的自由标准260
Ⅴ.总结280
四、异常危险活动的损害严重性论点282
Ⅰ.损害严重性论点284
Ⅱ.损害严重性论点的证成290
Ⅲ.结论301
五、总体自治、差别原则与产品责任的卡拉布雷西进路303
Ⅰ.引言303
Ⅱ.产品责任的卡拉布雷西进路306
Ⅲ.产品责任卡拉布雷西进路的罗尔斯主义辩护307
Ⅳ.产品责任卡拉布雷西进路的总体自治辩护311
Ⅴ.罗尔斯主义辩护和总体自治辩护的比较318
Ⅵ.超出自治理论:美德对卡拉布雷西理论可能的支持320
Ⅶ.后记:权利与善的比较322
第二节 连接行为与损害风险、因果关系与损害324
一、风险、损害和责任324
Ⅰ.风险的本质325
Ⅱ.风险本身是损害吗?332
Ⅲ.实际损害的风险与责任341
Ⅳ.结论347
二、因果关系、损害赔偿与道德责任348
Ⅰ.谁损坏,就必须谁赔付吗?348
Ⅱ.受害人、侵权行为人及侵权行为351
Ⅲ.平等待遇363
Ⅳ.结论364
三、侵权法中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366
Ⅰ.关于因果关系的故事:现代学者揭开因果关系之谜的努力367
Ⅱ.NESS条件和“若非—则无”条件理论中的共同因素371
Ⅲ.NESS条件和“若非—则无”条件理论的不同之处378
Ⅳ.结论389
四、片刻疏忽与巨额损失391
Ⅰ.命运,运气与伤害391
Ⅱ.公平原则初步392
Ⅲ.侵权法中的应得(desert)393
Ⅳ.无效理论的缺陷396
Ⅴ.为什么将损失从赫特转移至菲特?397
Ⅵ.侵权制度的基本非正义性400
Ⅶ.因果关系的考察402
Ⅷ.作为运气的责任406
Ⅸ.寻求损害赔偿正义410
Ⅹ.结论413
五、不法行为、福利和损害赔偿:矫正正义中的非金钱损失赔偿414
Ⅰ.导言414
Ⅱ.权利、福利和损害赔偿417
Ⅲ.一个有四种变体(variation)的实例420
Ⅳ.非金钱损失和金钱的效用425
Ⅴ.结论430
六、侵权法中排除纯粹经济损失责任的基础432
Ⅰ.引言432
Ⅱ.适用排除规则的理由438
Ⅲ.排除规则和不履行(nonfeasance)449
Ⅳ.信赖损害与故意干涉合同的适宜性(fit)455
Ⅴ.结论462
第三节 受害人对于损害的责任464
混合过失:概念问题和规范问题464
Ⅰ.混合过失还是混合严格责任?466
Ⅱ.限制原告获得赔偿的实质理由472
Ⅲ.结论488
后记 侵权法对哲学的启示489
Ⅰ.常识检验的图景489
Ⅱ.两个反对理由490
Ⅲ.问题一定要解决(Forcing the Issue)493
Ⅳ.理论之所(The Place of Theory)494
Ⅴ.在微波炉里烘烤(In the Microwave)495
Ⅵ.责任与自愿496
Ⅶ.结论499
索引501
译校分工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