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皮肤科临床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皮肤科临床手册
  • 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皮肤科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14171·39
  • 出版时间:1962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皮肤科临床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则1

第一章 病史记录及注意事项1

第二章 皮肤病的护理4

第二篇 皮肤病的诊疗9

第一章 感染性皮肤病9

第一节 病毒性皮肤病9

(一) 疣9

(二) 单纯疱疹9

(四) 婴儿玫瑰疹10

(三) 带状疱疹10

(五) 传染性红斑11

(六) 水痘11

(七) 牛痘样湿疹11

(八) 水痘样疹12

(九) 挤牛奶者结节13

(一○)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亦称第4性病)13

第二节 细菌性皮肤病14

(一) 脓疱疮14

(三) 臁疮15

(二) 新生儿脓疱疹15

(四) 毛囊炎16

(五) 须疮16

(六) 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16

(七) 疖与疖病17

(八) 汗腺炎17

(九) 丹毒18

(一○) 连续性肢端皮炎18

(一二) 急性女阴溃疡19

(一一) 皮肤炭疽19

(一三) 皮肤结核20

(一四) 肉样瘤病22

(一五) 麻风23

(一六) 软下疳25

第三节 螺旋体性皮肤病26

(一) 梅毒26

(二) 雅司28

(三) 鼠咬热28

(一) 头癣29

第四节 霉菌病29

一、浅部29

(二) 体癣30

(三) 手足癣31

(四) 甲癣32

(五) 叠瓦癣32

(六) 花斑癣(又名汗斑)32

(七) 红癣33

(八) 癣菌疹33

(九) 耳癣34

(一○) 腋毛癣34

二、深部34

(一) 念珠菌病34

(二) 孢子丝菌病35

(三) 着色霉菌病35

(四) 足肿病36

(五) 放线菌病(面颈部型)36

(七) 曲菌病37

(六) 隐球菌病37

第五节 寄生虫皮肤病38

(一) 疥疮38

(二) 虱病39

(三) 虫咬皮炎40

(四) 谷痒症40

(五) 钩虫皮炎(着土痒)41

(六) 动物血吸虫尾蚴皮炎41

(七) 匐行疹42

(八) 皮肤黑热病43

(九) 皮肤猪囊尾蚴病44

(一○)皮肤阿米巴病44

第二章 非感染性皮肤病45

第一节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45

(一) 接触性皮炎45

(二) 药物性皮炎46

(三) 湿疹47

(四) 离位皮炎48

(六) 血管神经性水肿49

(七) 丘疹性荨麻疹49

(五) 荨麻疹49

第二节 职业性皮肤病50

(一) 工业性皮肤病50

(二) 农业性皮肤病51

稻农皮炎51

菜农皮炎54

第三节 胶元疾病54

(一) 红斑性狼疮54

(二) 皮肌炎56

(四) 结节性多动脉炎57

(三) 硬皮病57

(五) 脂膜炎58

第四节 皮肤神经机能障碍病58

(一) 神经性皮炎58

(二) 瘙痒病59

第五节 物理性皮肤病60

(一) 晒斑60

(二) 粟粒疹60

(四) 擦烂红斑61

(三) 冻疮61

(六) 网状青斑62

(七) 灼伤62

(五) 尿布皮炎62

(八) 射线皮炎63

(九) 手足皲裂63

第六节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64

(一) 多形性红斑64

(一一) 胼胝64

(一○) 鸡眼64

(二) 结节性红斑65

(三) 环形红斑65

(四) 玫瑰糠疹66

(五) 扁平苔藓66

(六) 光泽苔藓67

(七)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67

(八) 副银屑病68

(九) 单纯糠疹68

红皮病型69

(一一) 剥脱性皮炎69

(一○) 环状糠粃疹69

红糠疹型70

脱屑性红皮病型70

第七节 疱疹性皮肤病71

(一) 天疱疮71

(二)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72

(三) 疱疹样皮炎72

(四) 疱疹样脓疱疮73

(六) 角层下脓疱病74

(五)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74

第八节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77

(一) 维生素缺乏病77

(二) 胡萝卜素血症79

(三) 钙质沉着病79

(四) 黄疣79

(五)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80

(六) 紫质病81

(七) 疏散一日光性皮炎82

(九) 粘液性水肿83

(八) 夏令水疱症83

(一○) 成人硬肿病84

(一一) 环状肉芽肿84

(一二) 新生儿硬化病84

(一三) 胶样粟丘疹85

第九节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85

(一) 雀斑85

(二) 文身(亦名刺花)85

(四) 黑变病86

(三) 黄褐斑86

(五) 皮肤异色病87

(六) 色素失禁症87

(七) 色素沉着一息肉综合征88

(八) 白癜风88

(九) 白化病89

第十节 血管性和出血性皮肤病89

(一) 过敏性紫癜89

(二) 进行性色素沉着病90

(五) 匐行性血管瘤91

(四)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91

(三)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91

(六) 血管角化瘤92

(七) 红斑性肢痛病92

第十一节 角化过度和萎缩性皮肤病93

(一) 毛周围角化病93

(二) 毛囊角化病93

(三) 毛发红糠疹93

(五) 鳞状毛囊角化病94

(六)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性角化病94

(四) 小棘苔藓94

(七) 黑棘皮病95

(八) 斑萎缩95

(九) 萎缩纹96

第十二节 皮肤附属器疾病96

(一) 斑秃96

(二) 早秃97

(三) 酒渣鼻97

(四) 寻常痤疮97

(六) 皮脂溢性皮炎98

(五) 皮脂溢98

(八) 汗疱症99

(九) 鼻红粒病99

(七) 臭汗症99

(一○) 粟丘疹100

(一一) 皮脂腺异位病100

(一二) 汗腺毛囊角化病100

第十三节 先天性皮肤病100

(一) 鱼鳞病100

(三) 掌跖角化病101

(二) 汗管角化病101

(四) 色素性荨麻疹102

(五) 肠病性肢端皮炎102

(六) 回状颅皮102

第十四节 皮肤肿瘤103

一、良性103

(一) 瘢痕疙瘩103

(二) 痣103

(三) 血管瘤104

(四) 多发性皮脂囊肿105

(五) 皮脂腺瘤105

(六) 脂肪瘤105

(七) 汗腺瘤106

(八) 囊性腺样上皮瘤106

(九) 圆柱瘤106

(一) 粘膜白斑107

二、癌前期107

(一一) 神经纤维瘤107

(一○) 平滑肌瘤107

(二) 脂溢性角化病(老年疣)108

(三) 老年角化病108

(四) 着色性干皮病109

(五) 乳头湿疹样癌109

(六) 原位癌109

蕈样肉芽肿110

(二) 鳞状细胞癌110

(三) 淋巴母细胞瘤110

三、癌110

(一) 基层细胞癌110

淋巴网状细胞肉瘤111

皮肤白血病111

(四) 特发性多发性出血性肉瘤112

(五) 黑瘤112

(一) 皮肤病毒检查113

(二) 麻风杆菌检查113

第一章 病原体检查法113

第三篇 实验诊断方法113

(三) 梅毒(或雅司)螺旋体暗视野检查114

(四) 霉菌检查115

(五) 疥虫检查116

(六) 虱子检查116

(七) 皮肤黑热病小体检查117

(八) 阿米巴原虫检查117

第二章 细胞检查法117

(一) 细胞诊断117

(二) 红斑性狼疮细胞检查118

(一) 斑贴试验120

第三章 皮肤试验120

(二) 划痕试验122

(三) 皮内试验123

(四) 被动转移试验123

(五) 肉样瘤皮肤试验124

第四章 菌素试验125

(一) 结核菌素分级划痕试验125

(七) 刚果红皮内试验法125

(六) 生理盐水试验125

(二) 癣菌素试验126

(三) 麻风菌素试验127

第五章 毛果芸香碱出汗试验127

第六章 组织胺试验128

第七章 尿卟啉检查128

〔附〕欧氏醛试剂配法129

第八章 脑脊液检查130

第九章 皮促素试验131

第十一章 皮肤血管脆性试验132

第十章 微血管镜检查132

第十二章 皮肤活体组织检查133

第四篇 治疗方法134

第一章 内用疗法134

(一) 脱敏疗法134

(二) 抗组织胺药物疗法135

(三) 自血疗法135

(五) 菌苗疗法136

自家菌苗疗法136

(四) 牛奶局部注射疗法136

(六) 发热疗法137

(七) 激素疗法137

皮促素(ACTH)及皮质素(可的松)137

男性素140

女性素140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41

(八) 抗霉菌药物疗法141

灰黄霉素141

制霉菌素141

砜类药物疗法142

(九) 抗麻风药物疗法142

两性霉素乙142

(一○) 氨基翼素疗法143

(一一) 重金属药物疗法144

胂制剂144

铋制剂145

锑制剂145

(一二) 碘化钾疗法145

(一四) 乙烯二胺四醋酸(EDTA)疗法146

(一三) 二巯基丙醇(BAL)疗法146

(一五) 封闭疗法147

(一六) 组织疗法148

(一七) 氧气疗法149

(一八) 蜂毒疗法151

第二章 外用药物疗法152

(一) 常用的各种性质的药物152

(二) 剂形153

(三) 治疗原则155

(一) 白明胶绷带法156

(二) 溶甲剂疗法156

第三章 特殊外用疗法156

第四章 物理疗法157

(一) X线157

〔附〕境界线159

(二) 紫外线159

(三) 电解160

(四) 电烙161

(五) 电游子透入162

(六) 冰冻疗法162

(七)超声163

(八) 放射性磷32敷贴治疗164

(九) 电吹风165

第五章 祖国医学论治165

(一) 内治法165

(二) 外治法166

第五篇 附录169

第一章 处方169

(一) 皮肤科常用外用药处方169

(二) 中药处方182

第二章 实验室检查正常数值1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