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泗水尹家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泗水尹家城](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2833223.jpg)
-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04153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泗水尹家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壹 前言1
一 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1
图一 尹家城遗址位置图1
二 发现与发掘经过2
贰 文化层堆积4
一 探方分布4
图二 尹家城遗址探方分布图5
二 地层堆积6
图三 T322东壁剖面图6
图四 T247、T257、T267和T277东壁剖面图7
图五 T203、T213、T223和T233西壁剖面图9
三 文化层堆积的分布特点10
一 遗迹13
二 遗物13
(一)石器13
(二)骨器13
叁 大汶口文化遗存13
(三)陶器14
图六 M145平、剖面图14
图七 大汶口文化石器、骨器和兽牙15
图八 大汶口文化陶器16
三 小结16
(四)兽牙16
(一)房屋17
肆 龙山文化遗存17
一 遗迹17
图九 F5平、剖面图18
图一○ 73F1平、剖面图19
图一一 F3平、剖面图21
图一二(A) F204平、剖面图22
图一二(B) F204主要陶器图23
图一三(A) F205平、剖面图24
图一三(B) F205主要陶器图25
图一四 F2平面图26
图一五 F128平、剖面图27
图一六 F129平、剖面图28
图一七 F110平、剖面图30
(二)灰坑32
图一八(A) H544平、剖面图33
图一八(B) H544主要陶器图33
图一九 H706平、剖面图34
图二○ H69平面图35
图二一 H75平、剖面图35
图二三 H557平、剖面图36
图二二 H259平、剖面图36
图二四 H546平、剖面图36
图二五 H523平、剖面图38
图二六 H812平、剖面图38
图二七 H45平、剖面图38
图二八 H581平、剖面图39
图二九 H472主要陶器图39
图三○ H248主要陶器图40
(三)灰沟40
(四)灶40
(五)墓葬40
图三一 Z102平、剖面图41
图三二 龙山文化墓葬平面分布图42
图三三(A) M15平面图45
图三三(B) M15随葬陶器图46
图三四 M126平面图47
图三五(A) M134平面图49
图三五(B) M134主要随葬陶器图50
图三五(C) M134椁盖板(右)和底板(左)平面图50
图三六 M138平面图51
图三七 M117平面图与主要随葬陶器图52
图二八 M106平面图与随葬陶器图53
图三九(A) 79M3平面图54
图三九(B) 79M3随葬陶器图54
图四○ M139平面图(右)和残存棺盖板平面图(左)55
图四一(A) M133平面图56
图四一(B) M133主要随葬陶器图57
图四二 M128平面图58
图四三(A) 79M5平面图59
图四三(B) 79M5随葬陶器图59
图四四 M203平、剖面图60
图四五 M111(左)、M144(右)平面图61
图四六 M127(左)、M112(右)平面图63
图四七 M124平面图和随葬陶器图64
图四八 M118(左)、M121(右)平面图65
图四九 M7、M220、M125和M123平面图66
图五○ M209、M129、M207和M208平面图67
(一)石器68
二 遗物68
图五一 龙山文化石斧、石钺69
图五二 龙山文化石锛、石凿71
图五三 龙山文化石铲、石镰和石刀73
图五四 龙山文化石矛、石镞75
图五五 龙山文化石器77
图五六 龙山文化石器78
(二)玉器78
(三)骨、角器79
图五七 龙山文化玉器79
图正八 龙山文化骨器80
图五九 龙山文化骨器82
(四)蚌器84
图六○ 龙山文化角器85
图六一 龙山文化蚌器86
(五)陶器87
图六二 龙山文化陶片纹饰拓片89
图六三 龙山文化陶鼎91
图六四 龙山文化陶鼎92
图六五 龙山文化陶鼎94
图六六 龙山文化陶鼎95
图六七 龙山义化鼎足95
图六八 龙山文化鬲、甗97
图六九 龙山文化鬶、鬶形器99
图七○ 龙山文化陶鬶100
图七一 龙山文化陶鬶101
图七二 龙山文化中口罐102
图七三 龙山文化中口罐103
图七四 龙山文化中口罐105
图七五 龙山文化直口罐106
图七六 龙山文化陶罐108
图七七 龙山文化高领罐110
图七八 龙山文化陶器111
图七九 龙山文化陶瓮113
图八○ 龙山文化陶壶115
图八一 龙山文化平底盆117
图八二 龙山文化平底盆118
图八三 龙山文化三足盆、圈足盆和子母口盆119
图八四 龙山文化鼓腹盆121
图八五 龙山文化陶?123
图八六 龙山文化平底盒124
图八七 龙山文化三足盒、圈足盒126
图八八 龙山文化平底盘、三足盘127
图八九 龙山文化圈足盘128
图九○ 龙山文化盂、簋和钵129
图九一 龙山文化陶碗131
图九二 龙山文化陶豆133
图九三 龙山文化高柄杯135
图九四 龙山文化筒形单耳杯137
图九五 龙山文化筒形单耳杯138
图九六 龙山文化双耳杯、觯形杯和盂形杯140
图九七 龙山文化鼓腹杯、盘口杯141
图九八 龙山文化圈足杯、觚和盅142
图九九 龙山文化算子、器座和镂孔器143
图一○○ 龙山文化覆碗形器盖145
图一○一 龙山文化覆碗形器盖147
图一○二 龙山文化覆盘形器盖、覆钵形器盖148
图一○三 龙山文化覆盘形器盖150
图一○四 龙山文化简形器盖151
图一○五 龙山文化器盖152
图一○六 龙山文化陶器153
图一○七 龙山文化陶纺轮154
(六)其他155
(一)文化特征156
三 小结156
(二)分期与年代158
图一○八 龙山文化陶器分期图162
伍 岳石文化遗存164
一 遗迹164
(一)房屋164
图一○九 F114平、剖面图165
图一一○ F108平、剖面图166
图一一一 F201平、剖面图167
(二)灰坑168
图一一二 F102平、剖面图169
图—一四 H765平、剖面图170
图一一三 H181平、剖面图170
图一一五 H23平、剖面图171
图一一六 H556平、剖面图171
图一一七 H753平、剖面图172
图一一八 H438平、剖面图172
图一一九 H309平、剖面图173
图一二○ H604平、剖面图173
(一)石器174
二 遗物174
图一二一 H437平、剖面图175
图一二二 岳石文化石斧、石钺176
图一二三 岳石文化石锛、石凿178
图一二四 岳石文化石锛179
图一二五 岳石文化石镢181
图一二六 岳石文化石铲183
图一二七 岳石文化石镰、石刀184
图一二八 岳石文化石矛、石镞186
图一二九 岳石文化石器188
图一三○ 岳石文化石器189
(三)骨、角、牙器190
(二)玉器190
图一三一 岳石文化骨、角器191
图一三二 岳石文化骨、角、牙器194
图一三三 岳石文化骨、牙器196
图一三四 岳石文化角锄、角料和卜骨196
(四)蚌器197
图一三五 岳石文化蚌器199
图一三六 岳石文化蚌器201
(五)铜器202
图一三七 岳石文化铜、玉器203
(六)陶器204
图一三八 岳石文化陶片纹饰拓片205
图一三九 岳石文化陶器彩绘纹饰207
图一四○ 岳石文化陶鼎208
图一四一 岳石文化单耳鼎、鼎足210
图一四二 岳石文化陶器211
图一四三 岳石文化大口罐213
图一四四 岳石文化中口罐215
图一四五 岳石文化陶器217
图一四六 岳石文化陶器218
图一四七 岳石文化陶盆220
图一四八 岳石文化盒、盘221
图一四九 岳石文化平底尊、圈足尊223
图一五○ 岳石文化盂、钵224
图一五一 岳石文化陶碗226
图一五二 岳石文化陶豆228
图一五三 岳石文化杯、盅229
图一五四 岳石文化蘑菇纽器盖231
图一五五 岳石文化器盖233
图一五六 岳石文化陶圆饼234
图一五七 岳石文化陶器235
图一五八 岳石文化陶纺轮236
(七)其他237
(一)文化特征238
三 小结238
(二)分期与年代240
图一五九 岳石文化陶器分期图242
一 遗迹244
(一)房屋244
(二)灰坑244
陆 商代文化遗存244
图一六一 H737平、剖面图245
图一六○ H511平、剖面图245
(二)石器246
图一六二 79M1(左)、73M1(右)平面图246
二 遗物246
(一)青铜器246
(三)墓葬246
图一六三 商代铜镞247
图一六四 商代石器248
(三)骨、角、牙器249
图一六五 商代骨、牙器250
图一六六 商代卜骨、卜甲252
图一六七 商代蚌器253
(四)蚌器253
(五)陶器254
图一六八 商代陶器255
图一六九 商代陶器256
图一七○ 商代陶器257
三 小结258
(一)房屋260
一 遗迹260
柒 周和汉代文化遗存260
(二)灰坑260
(三)灰沟261
(四)水井261
图一七一 J101平、剖面及井壁展开图262
(五)墓葬263
图一七二 M4(左)、M110(右)平面图264
图一七三 M102平、剖面图265
图一七四 M5(左)、M101(右)平面图266
(一)青铜器266
二 遗物266
图一七五 M140(左)、M202(右)平面图266
图一七六 周、汉代铜矛、铜镞和铜锥268
图一七七 周、汉代铜器269
图一七八 汉代铜人物器座270
图一七九 汉代铜雁足灯座270
(二)铁器270
图一八○ 周、汉代铁器272
(三)石器273
图一八一 周代石器274
(四)骨、角、牙器275
图一八二 周、汉代骨、牙器276
图一八三 周、汉代骨、牙器277
(五)蚌器278
图一八四 周代蚌器279
(六)陶器279
图一八五 周代鬲、釜281
图一八六 周代陶盆282
图一八七 周代盂、钵283
图一八八 周代陶豆284
图一八九 周代陶器286
图一九○ 周代陶器288
图一九一 周代板瓦、筒瓦和瓦当289
图一九二 汉代陶器291
图一九三 汉代陶器292
图一九四 刻划符号与陶文293
(七)钱币294
图一九五 周、汉代钱币295
图一九六 汉代钱币296
(八)其他297
三 小结297
捌 结语300
附表311
附表一 F128柱洞尺寸登记表311
附表二 F129柱洞尺寸登记表311
附表三 F110圆形柱洞统计表311
附表四 F11O椭圆形柱洞尺寸登记表311
附表五 龙山文化灰坑分类统计表311
附表六 龙山文化石器分类统计表311
附表七 龙山文化各期主要陶器型式共存关系表312
附表八 尹家城龙山文化14C年代数据表314
附表九 龙山文化房基登记表314
附表一○ 龙山文化墓葬登记表316
附表一一 龙山文化灰坑登记表323
附表一二 龙山文化部分地层陶质陶色统计表337
附表一三 龙山文化部分地层、灰坑陶片纹饰统计表337
附表一六 尹家城岳石文化14C年代数据表338
附表一七 岳石文化灰坑登记表338
附表一五 岳石文化石器分类统计表338
附表一四 岳石文化灰坑分类统计表338
附表一八 岳石文化部分灰坑陶片纹饰统计表347
附表一九 岳石文化部分灰坑陶质陶色统计表348
附表二○ 商代灰坑分类统计表348
附表二一 周、汉代灰坑分类统计表348
附表二二 J101周壁方洞登记表349
附录350
附录一 山东泗水县尹家城遗址出士动、植物标本鉴定报告350
附录二 山东泗水县尹家城遗址出土岳石文化铜器鉴定报告353
编后记360
英文提要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