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酶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酶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2838817.jpg)
- 陈石根,周润琦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2574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酶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酶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概论1
第一章 酶和酶学1
第一节 酶是生物催化剂1
一、酶是催化剂1
二、酶是一种特殊的催化剂1
三、酶是生物催化剂6
第二节 酶(学)与生产实践7
一、酶制剂的应用7
二、酶分析的应用10
三、酶生物学知识的应用12
第三节 酶学与基础理论14
一、酶学和现代化学14
二、酶学与分子生物学14
第四节 酶学的发展历史15
第二章 酶的分类与命名17
第一节 酶的分类命名原则17
第二节 各类酶及其辅助因子18
一、氧化还原酶类18
二、转移酶类24
三、水解酶类31
四、解(合)酶类38
五、异构酶类39
六、合成酶类41
第三节 酶的多形性与同工酶42
第四节 其他习惯归类命名法44
一、单体酶和寡聚酶44
一、恒态酶和调节酶44
三、多酶复合物(多酶系统)46
四、胞内酶、胞外酶和“外向酶”47
第五节 维生素和辅酶物质47
第二部分 酶的生产与制剂50
第三章 酶的生产、改造与模拟50
第一节 酶的发酵生产50
一、产酶菌的获得50
二、产酶菌的培养52
第二节 提高酶发酵产量的方法55
一、酶的合成调控机制55
二、通过条件控制提高酶产量58
三、通过基因突变提高酶产量59
四、通过体内基因重组提高酶产量61
五、通过体外基因重组提高酶产量64
六、基他提高酶产量的方法73
第三节 动植物原料和细胞培养74
一、动植物原料74
二、细胞培养75
第四节 酶的改造75
一、酶在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75
二、化学修饰76
三、变性、诱导与构象重建77
四、蛋白质工程78
第五节 酶的模拟82
第六节 其他类型生物催化剂83
一、RNA型的催化剂83
二、抗体酶87
三、寡核苷酸引导的人工内切核酸酶88
第四章 酶的分离纯化与制剂91
第一节 酶分离纯化工作的基本原则91
第二节 酶的抽提92
一、预处理和破细胞92
二、抽提93
三、浓缩94
第三节 酶的纯化原理与方法95
一、根据溶解度不同进行的纯化96
二、按照分子大小进行的纯化100
三、建立在电学解离性质进行的纯化106
四、利用专一亲和作用进行的纯化118
五、高效液相层析126
六、根据稳定性差别建立的纯化127
七、结晶128
八、纯化方法的排列顺序129
第四节 酶的纯度与产量129
一、活力测定129
二、纯化方法与条件的比较标准130
三、纯度的标准130
第五节 酶的剂型与保存131
一、酶的剂型131
二、酶的稳定性与保存132
第五章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135
第一节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135
一、酶的固定化方法135
二、辅酶及偶联酶系的固定化145
三、固定化细胞148
四、酶活性调节物质的同时固定化151
第二节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性质152
一、固定化对酶活性及酶反应系统的影响152
二、固定化对酶稳定性的影响154
三、固定化对细胞性质的影响155
第三节 固定化酶的应用156
一、固定化酶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56
二、固定化酶在医药治疗上的应用157
三、固定化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159
四、固定化酶与基础理论160
第三部分 酶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163
第六章 酶反应动力学163
第一节 酶反应动力学体系163
第二节 酶(促)反应基本动力学关系166
一、米氏方程的推导166
二、米氏方程的物理意义171
三、米氏方程的某些重要表达形式及图形174
四、米氏方程的适用范围176
第三节 抑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183
一、抑制类型183
二、可逆抑制的动力学184
三、可逆抑制和不可逆抑制的相似性187
四、抑制与活化188
五、过渡态底物类似物189
六、几种类型的抑制剂191
第四节 pH对酶反应的影响192
一、酸、碱对酶稳定性的影响192
二、pH对酶活力的影响193
三、研究pH对酶反应影响的意义197
第五节 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199
一、酶反应的“最适温度”199
二、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199
三、温度与酶反应历程202
四、酶的热稳定性203
第六节 固定化酶催化反应动力学204
一、研究固定化酶反应动力学的意义204
二、固定化酶的动力学参数和性态204
第七节 含水有机溶剂介质系统中的酶促反应性态214
第七章 酶分析221
第一节 酶活力测定221
一、终点法221
二、动力学法222
第二节 酶法分析237
一、动力学分析法237
二、总变量分析法238
第三节 酶标免疫分析240
一、原理与方法240
二、酶标免疫分析中的几个问题243
第四节 酶循环分析法245
一、酶循环分析法原理245
二、酶循环分析法动力学245
第五节 固定化酶在酶分析中的应用247
一、酶(膜)电极248
二、酶管感应分析器249
第六节 酶分析的自动化问题250
一、初速度法250
二、固定浓度法251
三、固定时间法251
第八章 酶反应器254
第一节 酶的应用形式254
一、完整细胞254
二、溶液酶254
三、固定化酶255
第二节 酶反应器257
一、酶反应器类型257
二、酶反应器的选择259
三、酶反应器的有关动力学问题260
第三节 酶反应条件267
一、转化率和产率267
二、酶反应条件的选择与目标函数268
三、多酶反应器的条件控制271
第四节 酶反应器的应用272
一、氨基酰化酶在生产L-氨基酸上的应用272
二、固定化菌体在生产L-门冬氨酶上的应用276
三、应用连续流双酶反应器生产L-丙氨酶277
第五节 酶工程的现状与前景279
第四部分 酶的作用原理283
第九章 酶的催化原理283
第一节 酶催化功能的结构基础283
一、酶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283
二、酶的氨基酶组成测定284
三、酶的一级结构测定285
四、酶的二级、三级结构测定287
五、酶的四级结构测定289
六、活性中心的测定290
第二节 酶反应历程与方式298
一、酶-底物络合物的检测298
二、酶反应方式与反应历程301
第三节 酶的作用专一性机制304
一、酶的刚性与 锁和钥匙 学说305
二、酶的柔顺性与 诱导契合 学说305
三、扭曲与过渡态学说307
第四节 酶反应的催化机制308
一、张变、扭曲效应309
二、酶碱催化310
三、共价催化312
四、静电催化313
五、多元催化与协同效应313
六、微环境效应314
七、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314
第十章 酶作用的调节原理317
第一节 通过共价结构改变进行的调节317
一、不可逆的共价调节317
二、可逆的共价调节321
第二节 通过聚合(结合)解离进行的调节332
一、聚合解离调节332
二、结合解离调节333
第三节 别构调节334
一、别构调节的基本特征334
二、别构调节的几种模式学说338
三、别构酶的实验研究344
四、滞后效应与记忆酶348
五、别构调节的生理意义349
第五部分 酶的生物学351
第十一章 酶的生物学351
第一节 酶和细胞结构351
一、细胞结构351
二、酶(或酶系统)在细胞中的定位研究355
三、各细胞器中酶的分布357
第二节 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359
一、执行某种具体的生理功能359
二、担负保卫清除任务360
三、协同激素等起信号传递与放大作用361
四、催化代谢反应365
第三节 酶和代谢调节393
一、代谢系统中酶的结构与组织393
二、代谢系统的区划化及其相互联系397
三、同工酶400
四、酶与代谢活性调节400
五、酶合成水平上的调节与酶的周转407
第四节 酶生物学知识的应用413
一、酶生物学知识和医学实践的关系413
二、酶生物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413
三、酶生物学知识与发?工业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