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用胶体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应用胶体化学
  • 郑树亮,黑恩成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806543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应用化学 胶体化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应用胶体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胶体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1

1.2 胶体体系的分类2

1.3 胶体结构的特征4

习题6

2 胶体体系的制备与净化7

2.1 胶体分散体系的形成7

2.1.1 分散法7

2.1.2 凝聚法8

2.2 凝聚法原理12

2.3 溶胶的净化14

2.3.1 渗析14

2.3.2 超过滤15

3 胶体的动力性质18

3.1 扩散18

3.2 扩散系数的测定20

3.2.1 自由界面法20

3.2.2 多孔塞法22

3.2.3 扩散系数D的应用23

3.3 布朗运动24

3.4 沉降27

3.4.1 沉降平衡中粒子的分布27

3.4.2 沉降速度28

3.4.3 沉降分析法测定粒度分布30

3.5 超速离心法33

3.5.1 沉降速度法34

3.5.2 沉降平衡36

3.6 渗透压37

习题41

4 胶体的光学性质42

4.1 丁达尔效应42

4.2 雷利散射定律43

4.3 分散体系对光的吸收45

4.4 超显微镜在胶体体系中的应用46

5 胶体的电学性质49

5.1 电动现象49

5.2 溶胶粒子表面电荷的由来50

5.2.1 电离50

5.2.2 离子吸附50

5.2.3 晶格取代51

5.3 电泳与电渗51

5.4 各种类型的双电层模型53

5.4.1 平板电容器模型54

5.4.2 扩散双电层模型54

5.4.3 扩散双电层的斯特恩模型55

5.5 扩散双电层近似处理57

5.6 平板电容器模型和扩散双电层模型的比较60

5.7 由电泳和电渗求动电位ζ61

5.7.1 由电泳速度计算ζ电位61

5.7.2 Kr较小时的ζ电位62

5.7.3 Kr较大时的ζ电位63

5.7.4 由电渗速度计算ζ电位65

5.8 胶体粒子的结构65

习题67

6 胶体的稳定与聚沉68

6.1 溶胶因电解质的作用而引起的聚沉68

6.2 引起溶胶聚沉的其他因素70

6.2.1 溶胶的相互聚沉70

6.2.2 溶胶的浓度70

6.2.3 温度的影响71

6.2.4 非电解质的作用71

6.2.5 不规则聚沉71

6.3 DLVO理论71

6.3.1 粒子之间的范德华吸引位能U?72

6.3.2 胶体粒子之间排斥位能UR72

6.3.3 两平面粒子之间的排斥力位能73

6.3.4 两个球形粒子之间的排斥力位能75

6.3.5 胶体粒子的位能曲线75

6.3.6 叔采—哈迪规则与聚沉浓度79

习题81

7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分类82

7.1 表面及表面张力82

7.2 表面活性与表面活性剂85

7.3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89

7.3.1 盐类型89

7.3.2 酯盐类型91

7.4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92

7.4.1 胺盐型92

7.4.2 季铵盐型93

7.4.3 吡啶盐型93

7.5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94

7.5.1 醚型94

7.5.2 酯型94

7.5.3 胺型95

7.5.4 酰胺型96

7.5.5 聚氧烯烃整体共聚表面活性剂96

7.6 两性表面活性剂96

7.7 几种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97

7.7.1 高分子型表面活性剂97

7.7.2 氟表面活性剂98

7.7.3 含硅表面活性剂99

习题99

8 表面活性剂溶液101

8.1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界面)上的吸附101

8.2 表面活性剂对溶液性质的影响102

8.3 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105

8.4 胶束形成的热力学分析109

8.5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对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113

8.5.1 亲油基中碳氢链长的影响114

8.5.2 亲水基团的影响115

8.5.3 亲油基团分支结构的影响115

8.5.4 亲水基团位置的影响115

8.5.5 非极性基团中其他取代基的影响117

8.5.6 碳氟链的影响118

8.6 其他物质对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118

8.6.1 含同系物的溶液118

8.6.2 无机盐类的影响122

8.6.3 极性有机物质的影响123

8.7 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124

8.7.1 增溶作用及其特点124

8.7.2 增溶作用的不同方式125

8.7.3 影响增溶作用的一些因素126

8.7.4 增溶作用的应用129

8.8 临界胶束浓度的几种测定方法130

8.8.1 表面张力法130

8.8.2 电导法131

8.8.3 染料变色法131

8.8.4 光散射法132

8.9 表面活性剂的两亲平衡132

习题138

9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及其应用140

9.1 引言140

9.2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141

9.2.1 离子对吸附141

9.2.2 离子交换吸附142

9.2.3 形成氢键的吸附142

9.2.4 电子极化吸附142

9.2.5 色散力产生的吸附142

9.3 影响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吸附的因素145

9.3.1 温度的影响145

9.3.2 表面活性剂碳氢链长的影响146

9.3.3 吸附剂的表面性质影响148

9.3.4 溶液的酸碱性和无机盐的影响148

9.4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和渗透作用148

9.5 润湿和渗透作用的一些应用150

9.5.1 矿物的泡沫浮选150

9.5.2 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152

9.5.3 残油开采152

9.5.4 渗透作用152

9.5.5 反润湿的实例153

9.6 表面活性剂的洗涤作用153

习题156

10 乳状液和泡沫157

10.1 概述157

10.2 乳状液的类型及其物理性质158

10.2.1 乳状液的类型158

10.2.2 乳状液的物理性质160

10.3 乳化剂的选择162

10.3.1 乳化剂的分类162

10.3.2 乳化剂的选择163

10.4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及乳状液稳定的原因166

10.4.1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166

10.4.2 乳状液稳定的原因169

10.5 乳状液的类型转化和破坏172

10.5.1 乳状液的类型转化172

10.5.2 乳状液的破坏173

10.6 微乳状液175

10.7 泡沫的生成177

10.7.1 表面活性剂类177

10.7.2 蛋白质类178

10.7.3 固体粉末178

10.7.4 其它178

10.8 泡沫的稳定原因和消泡179

10.8.1 泡沫的稳定因素179

10.8.2 消泡180

习题181

附表1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