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肾脏病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肾脏病学 第2版
  • 王海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22671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1736页
  • 文件大小:154MB
  • 文件页数:17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肾脏病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第一篇 肾脏的结构和生理1

第一章 肾脏的解剖、形态和发生1

第一节 肾脏的解剖1

第二节 肾脏的微细结构3

第五章 特殊类型的尿路感染8

第三节 肾脏的血管、淋巴和神经15

第四节 肾脏的胚胎发生17

第二章 肾脏的血液循环22

第三章 肾脏生理28

第一节 肾小球滤过及其调节28

第二节 肾脏对Na+、Cl-代谢的调节41

第三节 肾脏稀释浓缩功能50

第四节 肾脏对钾代谢的调节57

第五节 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63

第六节 肾脏对钙、磷、镁的调节76

第七节 肾脏对有机物质的转运和清除80

第四章 肾脏血管活性物质的生物学基础86

第一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肾脏87

第二节 内皮素与肾脏97

第三节 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与肾脏110

第四节 肾脏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120

第五节 花生四烯酸产物与肾脏127

第六节 利钠肽系统与肾脏145

第七节 肾髓质降压脂158

第二篇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与肾脏163

第一章 水的代谢平衡与失调163

第一节 水的代谢163

第二节 脱水170

第三节 水中毒174

第二章 钠的代谢平衡与失调177

第一节 钠的代谢177

第二节 低血钠症182

第三节 高血钠症191

第一节 钾的代谢201

第三章 钾的代谢平衡与失调201

第二节 低血钾症203

第三节 高血钾症207

第四章 钙的代谢平衡与失调210

第一节 钙的代谢210

第二节 低血钙症216

第三节 高血钙症224

第五章 磷的代谢平衡与失调233

第一节 磷的代谢233

第二节 低血磷症238

第三节 高血磷症243

第六章 镁的代谢平衡与失调248

第一节 镁的代谢248

第二节 低血镁症251

第三节 高血镁症256

第七章 酸碱平衡与失调260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261

第二节 血液酸碱平衡指标及其临床意义265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266

第一节 少尿与无尿277

第二节 多尿277

第一章 尿量异常277

第三篇 肾脏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理277

第三节 夜尿278

第一节 尿频、尿急、尿痛279

第二章 排尿异常279

第二节 尿潴留281

第三节 尿失禁281

第三章 血尿282

第一节 血尿病因282

第二节 血尿来源的鉴别283

第三节 血尿的诊断方法及评价284

第四章 白细胞尿289

第五章 蛋白尿291

第一节 肾小球滤过屏障及蛋白尿形成的原理291

第二节 蛋白尿类型293

第六章 腰痛296

第一节 腰痛的性质及原因296

第二节 腰痛的鉴别诊断297

第七章 肾脏大小的判断及其临床意义298

第八章 尿色异常298

第一节 血红蛋白尿299

第二节 肌红蛋白尿300

第三节 卟啉尿301

第四节 乳糜尿301

第五节 胆色素尿303

第一章 尿液检查305

第二节 一般性状检查305

第一节 尿标本的收集305

第四篇 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305

第三节 生化检查307

第四节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310

第五节 尿液细菌学检查315

第二章 肾功能检查318

第一节 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法319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检查法323

第三节 肾血流量测定326

第三章 肾脏免疫学检查327

第一节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328

第二节 血清抗肾抗体测定329

第三节 血清补体测定330

第四节 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333

第五节 细胞免疫检查334

第四章 尿液的特殊生化检查338

第一节 尿蛋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SDS-PAGE)凝胶电泳338

第二节 尿酶测定的临床意义339

第三节 血和尿纤维蛋白原和/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测定341

第五章 肾脏内分泌功能检查345

第一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345

第二节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347

第三节 前列腺素348

第四节 1,25-二羟胆骨化醇350

第五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352

第一节 肾脏的X线及CT检查357

第一章 肾脏的影像学检查357

第五篇 肾脏影像学及核素检查357

第二节 肾脏的超声检查371

第三节 肾脏的磁共振成像检查382

第四节 肾脏介入性放射学383

第二章 放射性核素检查386

第一节 肾图387

第二节 肾显像392

第三节 介入试验396

第四节 有效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测定398

第五节 其它核素检查400

第六节 临床应用400

第六篇 肾脏病理学检查409

第一章 肾脏活体组织检查409

第一节 肾活检的种类409

第二节 肾穿刺的适应证与禁忌证410

第三节 肾穿刺方法411

第四节 肾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417

第五节 肾活检的意义419

第二章 肾脏病理学检查424

第一节 肾标本的初步处理424

第二节 肾组织光镜标本的制备426

第三节 肾组织免疫荧光标本的制备及检查428

第四节 免疫组化技术在肾脏病理诊断中的应用430

第五节 透射电镜检查在肾脏病理诊断中的应用433

第六节 免疫电镜在肾脏病理诊断中的应用435

第三章 肾小球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其病理分型436

第一节 肾小球的基本病变437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446

第三节 肾小球疾病形态学分类的原则及要点449

第七篇 肾小球疾病发病机理及恶化机理457

第一章 肾小球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457

第一节 炎症细胞473

第二章 炎症细胞与炎症介质473

第二节 炎症介质477

第三节 炎症细胞与炎症介质的相互作用485

第三章 凝血与纤溶494

第四章 肾小球疾病的免疫遗传基础502

第一节 HLA复合体502

第二节 HLA与肾脏疾病506

第三节 HLA与疾病相关的机理510

第五章 肾小球疾病进展与硬化机理514

第六章 实验性肾炎动物模型及其临床意义531

第一节 以肾小球基底膜为抗原的肾炎531

第二节 Heymann肾炎533

第三节 种植抗原导致的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533

第四节 血清病肾炎534

第五节 1gA肾病模型536

第六节 抗Thy-1抗体肾炎537

第七节 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肾炎模型537

第八节 非免疫机理介导的肾炎模型539

第八篇 营养代谢与肾脏549

第一章 蛋白质与肾脏549

第一节 基本概念549

第二节 肾脏疾病与蛋白质551

第二章 脂质与肾脏556

第一节 概论566

第三章 维生素与肾脏566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567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569

第九篇 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肾脏病学中的应用575

第一章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575

第二章 重组DNA技术578

第三章 重组DNA技术在遗传性肾脏病诊断中的应用581

第四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肾脏病发病机理研究中的应用584

第五章 肾脏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586

第六章 基因治疗588

第十篇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95

第一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595

第二章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598

第三章 急进性肾炎616

第四章 肾病综合征631

第一节 总论631

第二节 引起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病理类型642

第三节 治疗681

第五章 慢性肾小球肾炎697

第六章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703

第一节 无症状性血尿703

第二节 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705

第三节 无症状性蛋白尿706

附:1gA肾病708

第十一篇 肾小管疾病721

第一章 肾性糖尿721

第二章 肾性氨基酸尿725

第三章 肾性尿崩症734

第四章 肾小管磷酸盐转运障碍740

第五章 复合肾小管转运缺陷病(Fanconi 综合征)749

第六章 肾小管对钠、钾转运障碍756

第一节 Bartter综合征757

第二节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Liddle综合征)760

第三节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761

第四节 原发性肾素增多症762

第五节 肾小管性高血钾764

第六节 失盐性肾炎764

第七章 肾小管对钙转运障碍766

第八章 肾性失镁768

第一节 概述770

第九章 肾小管酸中毒770

第二节 各型肾小管酸中毒特点772

第十二篇 间质性肾炎783

第一章 概述783

第二章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786

第一节 细菌感染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786

第二节 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787

第三节 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792

第三章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794

第十三篇 泌尿系统感染性及反流性肾病801

第一章 尿路感染801

第二章 慢性肾盂肾炎825

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826

第三章 返流性肾病828

第四章 肾结核835

第一节 真菌性尿路感染850

第二节 病毒性尿路感染852

第三节 支原体尿路感染852

第六章 尿路寄生虫病853

第一节 滴虫性尿路感染854

第二节 尿路阿米巴病854

第三节 肾包虫病855

第七章 性病尿路感染855

第一节 淋病856

第二节 衣原体尿路感染858

第八章 泌尿系统的软化斑859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861

第十四篇 继发于系统性疾病的肾损害861

第一章 自体免疫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肾损害861

第二节 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肾脏损害891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肾炎906

第四节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抗基底膜抗体型912

第五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922

第六节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肾损害923

第七节 急性风湿热肾损害924

第八节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损害924

第九节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肾损害927

第十节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肾脏损害929

第十一节 白塞综合征肾脏损害930

第十二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肾损害931

第十三节 复发性多软骨炎肾损害933

第二章 代谢性疾病肾损害934

第一节 肾淀粉样变性病934

附:纤维样肾小球病945

第二节 糖尿病肾病949

第三节 高尿酸血症肾病967

第四节 高钙性肾病982

第五节 低钾性肾病988

第三章 血液病引起的肾损害991

第一节 浆细胞疾患991

第二节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993

第三节 重链病肾损害1005

第四节 原发性单克隆球蛋白病肾损害1007

第五节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损害1008

第六节 冷球蛋白血症的肾损害1009

第七节 镰状细胞性肾病1012

第八节 白血病肾损害1015

第九节 淋巴瘤引起的肾损害1018

第十节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1021

第十一节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损害1029

第四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肾损害1034

第五章 内分泌疾病与肾脏1039

第一节 甲状腺与肾脏1039

第二节 甲状旁腺与肾脏1045

第三节 醛固酮与肾脏1049

第六章 肝脏疾病引起的肾损害1054

第一节 肝硬化引起的肾损害1054

第二节 肝肾综合征1058

第七章 恶性肿瘤的肾损害1066

第一节 肾外肿瘤直接侵犯肾脏所致的肾损害1067

第二节 免疫机理所致肾损害1068

第三节 肿瘤代谢异常引起的肾损害1069

第四节 肿瘤治疗过程中的肾损害1069

第五节 其它因素导致的肾损害1072

第十五篇 感染性疾病与肾脏1077

第一章 病毒感染1077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1077

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肾小球肾炎1083

第二节 流行性出血热肾损害1087

第三节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肾损害1095

第一节 分流性肾炎1101

第二章 细菌感染1101

第二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1102

第三节 麻风肾损害1104

第四节 伤寒肾损害1104

第五节 败血症肾损害1105

第三章 螺旋体病1106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肾损害1106

第二节 梅毒肾病1107

第四章 原虫和蠕虫感染1108

第一节 疟疾性肾病1108

第二节 血吸虫病与泌尿系伤害1110

第三节 丝虫病与乳糜尿1111

第一章 肾脏在高血压中的作用1113

第一节 肾脏在维持正常人体血压中的作用1113

第十六篇 肾脏与高血压1113

第二节 肾脏疾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1117

第三节 各种肾脏病时高血压的发生机制1121

第二章 肾血管性高血压1124

第三章 肾小球旁细胞瘤1138

第四章 高血压性肾损害1144

第十七篇 肾脏血管病1181

第一章 肾静脉血栓1181

第二章 肾动脉血栓及栓塞1193

第三章 肾脏小动脉胆固醇结晶栓塞1199

第十八篇 理化因素引起的肾损害1203

第一章 放射性肾炎1203

第一节 重金属中毒性肾病1205

第二章 中毒性肾病1205

第二节 农药中毒性肾病1211

第三节 有机溶剂引起的中毒性肾病1212

第四节 其它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性肾病1213

第十九篇 肾结石和梗阻性肾病1217

第一章 肾结石1217

第二章 肾梗阻性疾病1242

第二十篇 囊肿性肾脏病和肾脏肿瘤1253

第一章 囊肿性肾脏病1253

第一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成人型)多囊肾1253

第二节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婴儿型)多囊肾1262

第三节 单纯性肾囊肿1263

第四节 肾髓质囊肿性疾病1264

第五节 囊肿性肾发育不良1265

第七节 其它各种肾囊肿1266

第六节 获得性肾囊肿病1266

第二章 肾脏肿瘤1272

第一节 肾脏良性肿瘤1272

第二节 肾脏恶性肿瘤1275

第二十一篇 遗传性肾脏病1285

第一章 Alport综合征1285

第二章 薄基底膜肾病1299

第三章 其它遗传性肾脏病1302

第一节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1303

第二节 Fabry病1304

第三节 指甲-髌骨综合征1306

第四节 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1307

第五节 遗传性免疫性肾炎1307

第六节 家族性间质性肾炎1308

第二十二篇 肾脏解剖及形态异常疾病1317

第一章 肾切除术后留存肾的代偿性生长1317

第一节 肾切除术后留存肾的代偿性改变1317

第二节 年龄因素对肾代偿性生长的影响1320

第三节 化疗药物对肾代偿生长的影响1324

第四节 肾代偿性生长研究进展1325

第二章 肾下垂1329

第三章 肾脏及输尿管畸形1333

第二十三篇 急性肾功能衰竭1341

第一章 急性肾功能衰竭概述1341

第二章 急性肾小管坏死1344

第一节 病因分类1344

第二节 发病机理1345

第三节 病理变化1351

第四节 临床表现1352

第五节 主要并发症1356

第六节 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358

第七节 治疗与预防1361

第八节 预后1367

第三章 几种特殊类型的急性肾功能衰竭1369

第一节 抗生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1369

第二节 造影剂性肾损害1372

第三节 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1373

第四节 多脏器功能衰竭1375

第二十四篇 慢性肾功能衰竭1385

第一章 病因和发病机理1385

第二章 临床表现与诊断1391

第三章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血液系统损害1396

第一节 肾性贫血1396

第二节 白细胞系统的变化1401

第三节 淋巴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变化1402

第四节 血小板和凝血机制的异常1402

第四章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维生素D、甲状旁腺和肾性骨病1407

第五章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神经系统损害1417

第六章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心血管损害1426

第二十五篇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1435

第一章 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治疗1435

第二章 血液透析及其它血液净化疗法1445

第一节 绪言1445

第二节 血液透析疗法基本原理1446

第四节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1458

第五节 血液透析疗法的适应证、时机选择及相对禁忌证1464

第六节 血液透析的抗凝疗法1466

第七节 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1469

第八节 透析器复用1475

第九节 血液透析的尿素动力模型1478

第十节 慢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案与透析的充分性1481

第十一节 血液透析技术1488

第十二节 透析疗法与骨病1514

第十三节 终末期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1522

第十四节 透析患者血液系统异常1527

第十五节 透析疗法与心血管并发症1533

第十六节 透析疗法与营养不良1538

第三章 腹膜透析1544

第四章 肾移植1560

第一节 概述1560

第二节 组织配型1561

第三节 肾移植受者选择1565

第四节 肾移植前受者的准备1567

第五节 尸体取肾及供肾保存方法1570

第六节 排斥的免疫机理1573

第七节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1577

第八节 移植术后处理1583

第九节 肾移植的外科并发症1587

第十节 肾移植后感染并发症1588

第十一节 肾移植后心血管并发症1591

第一章 妊娠期肾脏、血压及有关方面的生理变化1595

第二十六篇 妊娠与肾脏病1595

第二章 妊娠期高血压1597

第三章 妊娠期泌尿系感染1604

第四章 与妊娠有关的急性肾功能衰竭1605

第五章 妊娠期其它肾脏疾病1610

第六章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妊娠问题1611

第二十七篇 老年肾与老年肾脏疾病1628

第一章 老年肾脏的特点1628

第一节 老年肾组织形态的变化1629

第二节 老年肾功能的变化1631

第三节 老年肾小球硬化的影响因素1637

第二章 老年肾脏疾病1645

第一节 老年人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645

第二节 老年人肾小球疾病1650

第三节 老年人泌尿系感染1653

第四节 老年人的高血压1655

第五节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1658

第六节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1662

第七节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变化及其合理用药问题1665

第二十八篇 中医对肾炎的认识和治法1675

第二十九篇 肾脏与药物1689

第一章 药源性肾损害1689

第二章 肾脏病与药物代谢动力学1693

第一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1693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参数1697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时的药代动力学改变1699

第四节 肾功能不全时的药代动力学1700

第三章 肾功能不全病人用药调整方法17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