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经济学 第2卷 国际货币理论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国际经济学 第2卷 国际货币理论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2859956.jpg)
- (意)G.甘道尔夫(Giancarlo Gandolfo)著;王小明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5061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07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633页
- 主题词:国际经济学 国际货币体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经济学 第2卷 国际货币理论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文版序言1
第10章 外汇市场1
10.1 引言1
10.2 即期外汇市场3
PREFACE TO THE CHINESE EDITION5
10.3.1 简论6
10.3 远期外汇市场与掉期交易6
10.3.2 各种外汇抛补、远期升水与贴水7
10.3.3 抛补套利9
英文第二版序言9
英文第一版序言11
10.3.4 掉期交易11
10.4 外汇市场上的交易者12
10.4.1 有关投机的题外话12
10.4.2 其他交易者16
10.5 各种汇率制度16
10.5.1 两种极端的汇率制度16
10.5.2 布雷顿森林体系17
10.5.3 其它有限伸缩性的汇率制度19
10.5.4 目前无制度的状态20
10.6 欧洲美元与境外货币:简论25
10.7.1 抛补利率平价(CIP)26
10.7 国际利率平价的条件与外汇市场26
10.7.2 未抛补的利率平价(UIP)27
10.7.3 有风险升水时未抛补的利率平价28
10.7.4 真实利率的平价28
10.7.5 有效的外汇市场29
10.7.6 完全的资本流动性、完全的资产替代性与利率平价条件30
附录31
A.10.1 N点套汇31
A.10.2 度量对利率差异取近似所导致的误差33
A.10.3 投机均衡的边际条件与资产组合选择理论34
A.10.3.1 边际条件的证明34
A.10.3.2 边际条件与资产组合选择理论38
A.10.4 预期、利率平价与市场的有效性41
A.10.4.1 理性预期与市场的有效性41
A.10.4.2 比索问题42
A.10.4.3 西格尔悖论42
参考文献43
第11章 国际收支与国民账户45
11.1 国际收支会计与国际收支平衡表45
11.1.1 简论45
11.1.2 会计原理47
11.1.3 标准组成部分51
11.1.3.Ⅰ经常账户51
11.1.3.Ⅱ资本账户53
11.2 国际收支“盈余”、“赤字”与“均衡”的含义55
11.3 国际收支与国民账户59
11.4 国际收支调整过程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概览65
附录67
A.11.1 美国的国际收支报表67
A.11.2 国际收支中的非法交易76
参考文献78
第12章 局部均衡下汇率在国际收支调整过程中的作用79
12.1 引言79
12.2 临界弹性与所谓“马歇尔--勒纳条件”81
12.2.1 以本币表示的国际收支82
12.2.3 局部弹性与总体弹性85
12.2.2 以处币表示的国际收支85
12.2.4 有关术语的一个注记87
12.3 均衡汇率、多重均衡与稳定性87
12.3.1 需求和供给关系式的推导以及稳定性88
12.3.2 多重均衡92
12.3.3 为钉住汇率货币当局所实施的干预93
12.4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相互关系94
12.4.1 各种超额外汇需求94
12.4.2 远期市场均衡与即期汇率97
12.4.3 货币当局的干预98
A.12.1 临界弹性条件100
A.12.1.1 简单的情形100
附录100
A.12.1.2 一般的情形102
A.12.1.3 对国际贸易条件的影响106
A.12.2 外汇市场的稳定性107
A.12.3 一个同时决定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分析框架108
参考文献110
第13章 收入变化在国际收支调整过程中的作用113
13.1 引言113
13.2 无外国反应的乘数与国际收支114
13.2.1 基本模型114
13.2.2 出口外生增加时国际收支的调整116
13.2.3 进口外生增加时国际收支的调整119
13.3 外国反应120
13.3.1 一个简单的两国模型120
13.3.2 另一种图形表示与稳定性分析121
13.3.3 乘数与国际收支的调整124
13.4 中间产品与乘数126
13.4.1 简论126
13.4.2 不同的中间产品需求127
13.4.3 相同的中间产品需求128
13.4.4 一些经验结果130
附录131
A.13.1 不存在外国反应的乘数131
A.13.1.1 基本结论131
A.13.1.2 国际收支132
A.13.2 有外国反应时的乘数134
A.13.2.1 基本模型134
A.13.2.2 稳定性分析135
A.13.2.3 各种乘数:比较分析137
A.13.2.4 国际收支138
A.13.3 n国模型中的外国反应138
A.13.3.1 一般模型138
A.13.3.2 稳定性分析140
A.13.3.3 比较静态分析,各种乘数之间的比较141
A.13.3.4 国际收支144
A.13.4 小结·对外贸易乘数的经验意义145
参考文献146
第14章 吸收分析法与调整过程中汇率与国民收入的相互作用147
14.1 吸收分析法147
14.2 弹性与吸收:争论与综合149
14.3 在国际收支调整过程中汇率与国民收入相互作用的动态模型152
14.3.1 基本模型152
14.3.2 图解153
14.3.3 稳定性与比较静态分析155
14.3.4 J曲线159
附录160
A.14.1 亚历山大的综合160
A.14.2.1 RR线与BB线161
A.14.2 简化的劳尔森和梅茨勒模型161
A.14.2.2 系统的动态分析162
A.14.2.3 比较静态分析163
A.14.3 J曲线164
A.14.4 原始两国形式的劳尔森和梅茨勒模型167
A.14.4.1 基本模型167
A.14.4.2 稳定性169
A.14.4.3 比较静态分析170
参考文献171
15.2.1 简论173
15.2 古典(休谟)价格-铸币-流动机制173
15.1 引言173
第15章 固定汇率下国际收支调整过程中的货币与其它资产173
15.2.2 古典理论的简单模型175
15.2.3 小结180
15.3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181
15.3.1 基本的命题与含义181
15.3.2 简单的模型184
15.3.3 小结188
15.4 标准凯恩斯主义开放模型中的宏观经济均衡189
15.4.1 简论:芒德尔-弗莱明模型189
15.4.2 均衡条件的图解191
15.4.3 同时实现的真实均衡、货币均衡与外部均衡,稳定性194
15.4.3.1 评论197
15.4.4 比较静态分析200
15.5.1 简论202
15.5 实现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指派问题·协调问题202
15.5.2 内部平衡、外部平衡与指派问题204
15.5.2.1 小结207
15.6 开放经济中的资产组合均衡211
15.6.1 简论211
15.6.2 局部均衡框架中的资产存量调整211
15.6.3 资产组合均衡与宏观经济均衡215
15.6.3.1 简论215
15.6.3.2 简单的模型215
15.6.3.3 瞬时均衡与长期均衡218
附录221
A.15.1 古典理论的数学分析221
A.15.2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223
A.15.2.1 简单的模型223
A.15.2.2 两国模型224
A.15.2.3 本币贬值效应227
A.15.3 标准凯恩斯主义开放经济模型中的宏观经济均衡228
A.15.3.1 曲线的斜率228
A.15.3.2 动态稳定性229
A.15.3.3 比较静态分析231
A.15.4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与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233
A.15.4.1 静态模型233
A.15.4.2 指派问题235
A.15.5 协调问题236
A.15.5.1 基本模型236
A.15.5.2 比较国际协调与简单的一一配对239
A.15.5.3 比较国内协调与国际协调241
A.15.6 开放经济中的资产组合均衡242
A.15.6.1 局部均衡的情形242
A.15.6.2 资产组合均衡与宏观经济均衡244
A.15.6.2.1 长期均衡的动态分析245
A.15.6.2.2 稳定性条件247
参考文献250
第16章 伸缩性汇率下国际收支调整过程中的货币与其它资产253
16.1 引言253
16.2 临界弹性条件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253
16.2.1 基本的模型254
16.2.2 临界弹性条件的非充分性和非必要性257
16.3 在标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中实现内部与外部平衡所需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以及工具选择258
16.3.1 完全的资本流动性259
16.3.2 正常的情形260
16.4 伸缩性汇率的隔绝能力与经济扰动的国际传导262
16.4.1 所谓隔绝能力262
16.4.2 简单模型中经济扰动的传导263
16.4.3 两国模型中扰动的传导264
16.5.1 简论266
16.5 新剑桥学派的经济政策266
16.5.2 基本模型267
16.5.3 述评以及其它形式的新剑桥学派269
16.6 开放经济中的资产组合均衡与宏观经济均衡271
16.6.1 简论271
16.6.2 基本模型273
16.6.3 静态预期275
16.6.4 理性预期与超调279
附录280
A.16.1 临界弹性条件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280
A.16.2 论政策工具的选择282
A.16.2.1 财政政策282
A.16.2.2 货币政策284
A.16.3 论所谓伸缩性汇率的隔绝能力与扰动的传导286
A.16.3.1 一国模型286
A.16.3.2 两国模型289
A.16.4 新剑桥学派292
A.16.4.1 基本模型292
A.16.4.2 理论的推广295
A.16.5 资产组合与宏观经济均衡298
A.16.5.1 基本模型298
A.16.5.2 静态预期300
A.16.5.2.1 短期均衡300
A.16.5.2.2 长期均衡302
A.16.5.3 理性预期307
A.16.6 对远期市场的干预308
15.5.3 国家间的政策协调问题308
参考文献309
第17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其它问题311
17.1 引言311
17.2 短期资本流动与外汇投机311
17.2.1 短期资本流动的主要类型311
17.2.2 伸缩性汇率与投机313
17.3 长期资本流动315
17.4 转移问题318
17.4.1 简论318
17.4.2 传统理论319
17.4.3 评述与修正322
17.5 出口、增长与国际收支324
17.5.1 出口拉动的增长325
17.5.2 增长与国际收支327
附录329
A.17.1 投机329
A.17.2 转移问题331
A.17.3 出口、增长与国际收支333
参考文献335
18.1 引言337
18.2 传统争论337
第18章 汇率337
18.3 管理浮动的经验340
18.3.1 简论340
18.3.2 旧争论有什么新启示?341
18.4 恶性的贬值--通货膨胀循环343
18.4.1 简论343
18.4.2 贬值-通货膨胀循环344
18.4.3 循环果真是恶性的吗?346
18.5 汇率决定:理论分析347
18.5.1 购买力平价理论347
18.5.3.1 简论349
18.5.2 传统的流量分析法349
18.5.3 现代分析法:汇率决定中的货币与资产349
18.5.3.2 货币分析法350
18.5.3.3 资产组合分析法351
18.5.3.4 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之间的相互作用353
18.5.4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中的汇率355
18.6 汇率决定:经验研究357
18.6.1 简论357
18.6.2 米斯与罗戈夫研究的反响以及解决问题的出路358
18.6.3 经济总体模型优于随机游动模型359
A.18.2.1 货币分析法361
A.18.2 汇率决定的现代分析法361
A.18.1 开放经济中真实积累与金融积累的非均衡模型361
附录361
A.18.2.2 资产组合分析法363
A.18.2.3 经验研究364
A.18.2.4 货币替代367
参考文献368
第19章 货币一体化理论与欧洲货币体系371
19.1 引言371
19.2 最优货币区理论372
19.2.1 传统分析法372
19.2.2 成本-收益分析法374
19.2.3 共同货币单位与货币篮子377
19.3 前提条件:共同货币政策379
19.4 单一货币问题380
19.5 欧洲货币体系382
19.5.1 简论382
19.5.2 欧洲货币单位384
19.5.3 偏离指标391
19.5.4 欧洲货币体系内的货币合作393
19.5.5 欧洲货币体系与最优货币区理论395
19.6 迈向欧洲货币同盟?397
19.6.1 马斯特里赫条约与实现货币同盟的渐近方法397
19.6.2 制度方面398
19.6.3 小结399
A.19.1 货币同盟中的财政政策401
附录401
A.19.2.1 篮子货币406
A.19.2.1.1 权数之和406
A.19.2 篮子货币的一般性质与偏离指标的特有性质406
A.19.2.1.2 各种货币的数量解407
A.19.2.1.3 其它性质408
A.19.2.2 偏离指标410
A.19.2.3 双边波动边际的非对称性412
参考文献413
20.1 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事件415
20.1.1 简论415
第20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415
20.1.2 可兑换性417
20.1.3 欧洲美元417
20.1.4 特别提款权419
20.1.5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424
20.1.6 石油美元426
20.1.7 黄金的非货币化427
20.1.8 欧洲货币体系429
20.1.9 国际债务危机429
20.2 国际清偿力与国际储备需求431
20.2.1 简论431
20.2.2 描述性分析法432
20.2.3 最优化分析法435
20.2.4 国际储备的构成问题437
20.3 对欧洲市场的传统分析439
20.3.1 一般性说明与比较简单的乘数439
20.3.2 比较复杂的乘数440
20.4 欧洲市场的资产组合分析法443
20.5 境外市场的成本与收益444
20.6 国际资本流动与外汇危机447
20.6.1 简论447
20.6.2 基本情形447
20.6.3 汇率预期与可信度问题448
20.6.4 托宾税449
20.7.1 政策最优化、博弈论与国际协调450
20.7 国际政策协调450
20.7.2 参考模型问题与协调的障碍453
20.8 管理国际汇率的主张455
20.8.1 简论455
20.8.2 麦金农的全球货币目标455
20.8.3 约翰·威廉姆森的目标区456
附录457
A.20.1 最优国际储备水平与经济政策理论457
A.20.1.1 成本-收益分析法457
A.20.1.2 社会福利函数的最大化458
A.20.1.3 时际最大化与规范的经济政策理论460
A.20.2 国际储备的构成465
A.20.3 欧洲市场的资产组合分析法466
A.20.4 资本自由化与外汇危机471
A.20.4.1 简论471
A.20.4.2 实际设定472
A.20.4.3 分析方法473
A.20.5 政策协调问题474
A.20.6 目标区476
参考文献478
第21章 国际贸易纯理论与国际货币经济学的综合问题481
21.1 简论481
21.2 认识论方面的问题482
参考文献483
增补485
1.导论485
2.经常账户的时际分析法(第14章的增补)485
2.1 简论485
2.2 时际决策与经常账户486
2.3 费尔德斯坦-霍里奥卡难题488
2.4 再论哈伯格-劳尔森-梅茨勒效应489
3.S曲线(14.3.4的增补)490
4.增长导向的调整计划(第17章17.5节的增补)490
5.货币同盟、马斯特里赫条约及其超越(19.2节与19.6节的增补)492
5.1 马斯特里赫标准492
5.2 最优货币区和欧洲货币同盟的新理论494
5.3 欧元与美元496
6.投机冲击与货币危机(第17章17.2节与第20章20.6节的增补)497
数学附录498
7.时际经常账户498
7.1 两期的情形498
7.2 无限时间水平的模型499
8.增长导向的调整过程501
8.1 货币模型501
8.2 真实增长模型502
8.3 综合模型502
9.理性预期、鞍点与汇率超调(第18章18.5.3.2章与A.18.2.1节的增补)505
10.货币危机508
11.含商品连续统的李嘉图模型(第20章的增补)512
11.1 供给512
11.2 需求514
11.3 相对工资率与专业化的决定515
11.4 贸易政策516
参考文献518
英中人名与机构名称对照表521
英中主题词对照和索引表537
Bibliography565
译后记599
《国际经济学》(第一卷)勘误表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