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细胞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血液细胞学
  • 王凤计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803395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123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血液学∶细胞学 细胞学∶血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血液细胞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血液细胞检查的意义1

第二节 骨髓穿刺术2

一、胸骨穿刺术2

二、脊突穿刺术3

三、髂骨前上棘穿刺术3

四、髂骨后上棘穿刺术3

五、其它3

六、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4

第三节 骨髓取材标准4

一、骨髓液抽取量4

二、骨髓渣滓(骨髓小粒)4

三、脂肪滴5

四、网状纤维5

五、特殊细胞5

六、幼稚细胞5

第四节 骨髓液和外周血的处理5

一、骨髓液5

二、外周血6

第五节 标本染色6

一、瑞氏染色(Wright)法6

二、姬姆萨(Geimsa)染色法8

三、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法8

四、Romanowsky染色法8

五、苏木精染色法9

第六节 涂片检查10

一、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10

二、常规分类计数和检查步骤10

三、有核红细胞六级分类计数12

四、核分裂细胞计数12

第七节 正常值12

一、正常成人骨髓细胞12

二、正常成人外周血细胞18

三、正常成人骨髓网织红细胞(MR)与耳血网织红细胞(BR)比值18

四、不同年龄对机体造血的影响19

第八节 骨髓检验申请和报告29

一、骨髓穿刺申请单29

二、骨体检查报告单30

第九节 血液细胞标本的保存和归档37

一、登记本37

二、骨髓穿刺申请单和骨髓检验结果报告单37

三、标本编号37

四、标本入柜(或盒)38

第二章 血液细胞学概论39

第一节 血液细胞的起源39

第二节 血液细胞的增殖和成熟42

一、血液细胞的增殖42

二、血液细胞的成熟42

三、病理细胞器43

四、血液细胞的成熟紊乱和停滞44

第三节 血液细胞的名称和发育的一般规律45

一、血液细胞的名称和阶段划分45

二、血细胞发育成熟过程的一般规律45

第四节 血液细胞的一般概念46

一、肉眼观的细胞形态46

二、光学显微镜下的血液细胞形态46

第五节 血液细胞死亡的三步骤46

一、细胞濒死期47

二、细胞死亡期48

三、细胞坏死期48

第三章 各系统血液细胞形态及功能49

第一节 红细胞系统49

一、各阶段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49

二、骨髓有核红细胞六级分类法的应用52

三、骨髓有核红细胞绝对值的应用52

四、骨髓有核红细胞增殖值53

五、红细胞(各阶段)的寿命和消亡54

六、各阶段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54

七、有核红细胞脱核方式54

八、有核红细胞造血岛55

九、各种无核红细胞形态57

第二节 粒细胞系统66

一、各阶段粒细胞的寿命66

二、粒细胞的衰老和死亡66

三、粒细胞造血66

四、各阶段粒细胞形态和功能67

五、粒细胞的释放和造血71

六、成熟粒细胞的生态学71

七、成熟粒细胞的运动状态71

八、粒细胞的吞噬作用72

九、粒细胞胞浆、核和颗粒的异常73

十、各阶段嗜酸粒细胞形态76

十一、各阶段嗜潆性粒细胞形态和功能77

第三节 单核细胞系统78

一、各阶段单核细胞形态和功能78

二、单核细胞的寿命和死亡79

三、单核细胞的运动情况79

四、网状内皮细胞概说80

五、巨噬(组织)细胞概说81

六、巨噬细胞的名称来源81

七、细胞的吞噬功能81

八、含铁血黄素的形成83

第四节 淋巴细胞系统84

一、概说84

二、淋巴细胞的移居、循环和再循环84

三、淋巴细胞的寿命84

四、各阶段淋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84

五、淋巴细胞表面形态86

六、深嗜潆性淋巴细胞或亲派若宁(Pyronin)淋巴细胞(异形淋巴细胞之一种)86

七、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概说86

八、淋巴细胞的转换87

九、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其它淋巴细胞88

第五节 浆细胞系统89

一、概说89

二、浆细胞的寿命和死亡方式89

三、各阶段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89

第六节 血小板系统93

一、概说93

二、巨核细胞的增殖与成熟93

三、巨核细胞的生成和寿命93

四、血小板造血的规律94

五、各阶段巨核细胞的形态和功能95

六、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普通病理改变108

第七节 其它细胞的形态和功能111

一、肥大细胞111

二、纤维细胞112

三、网状内皮细胞112

四、内皮细胞113

五、成骨细胞113

六、颗粒多核网状细胞113

七、颗粒网状细胞113

八、脂肪细胞113

九、吞噬细胞113

十、退化细胞113

十一、细胞增殖周期和核分裂周期114

十二、Auer小体114

十三、有核红细胞造血岛115

第八节 不同胎龄骨髓细胞形态115

一、第三个月胎儿骨髓细胞形态115

二、第四个月胎儿骨髓细胞形态116

三、第五个月胎儿骨髓细胞形态116

四、第六个月胎龄骨髓细胞形态116

五、第七个月胎龄骨髓细胞形态116

六、第八个月胎龄骨髓细胞形态116

七、第九个月胎龄骨髓细胞形态117

第九节 新生儿外周血细胞形态117

第四章 血液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和意义118

一、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洗脱法118

二、核糖核酸(RNA)118

三、脱氧核糖核酸(DNA)——Feu1gen反应119

四、潆性磷酸酶(AKP)120

五、酸性磷酸酶(ACP)121

六、非特异性酯酶122

七、氟化钠抑制试验123

八、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染色法123

九、过氧化酶(POX)125

十、苏丹黑染色(SB)125

十一、糖原染色过碘酸-schiff反应(PAS)126

十二、铁染色法129

十三、细胞化学染色之正常值131

第五章 正常和异常的血液细胞超微结构的一般形态132

第一节 血液细胞之微器官及功能133

一、细胞膜133

二、细胞浆基质134

三、高尔基复合器134

四、中心粒135

五、微管135

六、中心体135

七、微丝135

八、内质网136

九、线粒体136

十、溶酶体136

十一、颗粒137

十二、微小体137

十三、核糖体137

十四、核膜137

十五、核浆138

十六、核仁138

十七、染色质138

第二节 细胞器的更新138

第三节 细胞浆内包涵物139

一、空泡139

二、吞噬细胞139

三、绒吞现象140

四、自噬体140

五、细胞内含物141

第四节 各系统血细胞的超微结构141

一、红细胞系统141

二、粒细胞系统的超微结构142

三、单核细胞系统144

四、淋巴细胞系统的超微结构144

五、浆细胞系统超微结构145

六、巨核细胞(血小板)系统145

第五节 病理细胞的超微结构146

一、三种急性白血病原始细胞电镜下的形态146

二、颗粒网状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超微结构146

三、营养巨幼红细胞贫血骨髓中巨幼红细胞超微结构146

四、红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巨幼样红细胞超微结构147

五、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含Russe11包涵物的超微结构147

第六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血液细胞148

一、淋巴细胞148

二、毛细胞白血病细胞148

三、镰刀样红细胞148

四、正常红细胞148

五、PNH红细胞148

六、血小板148

第六章 红细胞系统疾病149

第一节 小细胞性贫血149

一、缺铁性贫血149

二、风湿热贫血150

三、Banti氏病和Banti氏病危象150

四、侏儒病贫血150

第二节 正细胞和大细胞性贫血151

一、肝硬化贫血151

二、肾性贫血151

三、巨幼红细胞贫血151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153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贫血153

二、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153

三、棘形红细胞增多症153

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154

五、蚕豆病154

六、镰刀(状)红细胞贫血154

七、血红蛋白E病155

八、地中海贫血155

九、自家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56

十、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156

第四节 造血障碍性贫血156

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红细胞、粒细胞,核细胞和全血细胞暂时停滞)156

二、感染性贫血158

三、潜延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58

四、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59

五、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60

六、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60

七、获得性特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160

第五节 红细胞恶性疾病161

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61

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162

三、红白血病162

四、慢性红白血病164

第七章 粒细胞系统疾病165

第一节 反应性及遗传性粒细胞疾病165

一、粒细胞缺乏症165

二、白细胞减少症166

三、类白血病反应166

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66

五、烧伤167

六、Pe1ger-Huet现象167

七、先天性Chediak Higashi现象167

八、Yon Jaksch病168

第二节 慢性粒细胞恶性疾病168

一、骨髓纤维化症168

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69

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72

四、慢性成熟中性粒细胞白血病173

五、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73

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174

第三节 急性粒胞恶性疾病174

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74

(一)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m1和m2175

(二)急性原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175

(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176

(四)颗粒网状细胞白血病m3176

(五)急性早中幼(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77

(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177

二、神经系统白血病178

三、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179

四、嗜潆性粒细胞白血病180

五、绿色瘤或绿色瘤白血病180

六、肥大细胞白血病181

七、原始血细胞白血病181

第八章 单核细胞系统疾病182

第一节 反应性和慢性单核细胞疾病182

一、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82

二、流行性出血热182

三、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82

第二节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83

一、急性原始单核细胞白血病(M5?)183

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组织细胞样)183

三、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网状内皮细胞样)183

四、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普通型单核细胞M5b样)183

五、急性大单核细胞白血病M5b(大单核细胞样)184

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血管内皮细胞样)184

七、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多形核样)184

八、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粒单核样)184

第三节 恶性肿瘤样单核细胞白血病184

一、网状内皮细胞白血病184

二、巨大肿瘤细胞样单核细胞白血病184

第四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185

一、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病185

二、恶性吞噬细胞增生病186

第九章 淋巴细胞系统疾病188

第—节 反应性淋巴细胞疾病188

一、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188

二、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188

第二节 恶性淋巴细胞疾病189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9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变189

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9

(一)急性小型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11)189

(二)急性中型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12)189

(三)急性大型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13)189

(四)急性副型(分叶型)淋巴细胞白血病(14)190

(五)混和型淋巴细胞白血病190

四、急性组织细胞样淋巴细胞白血病190

五、毛细胞白血病190

六、Rieder细胞白血病190

七、泡沫样淋巴细胞白血病191

八、淋巴瘤191

九、恶性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92

十、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193

第十章 浆细胞系统疾病195

第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195

(一)骨髓瘤浆细胞196

(二)巨大骨髓瘤浆细胞196

(三)火焰状骨髓瘤浆细胞196

(四)网状样骨髓瘤浆细胞196

(五)小淋巴样骨髓瘤浆细胞196

(六)大淋巴样骨髓瘤浆细胞196

(七)浆细胞围星196

(八)骨骼肿瘤内容物浆细胞196

(九)地图样骨髓瘤浆细胞196

(十)不分泌型骨髓瘤浆细胞197

(十一)其它型骨髓瘤浆细胞197

第二节 浆细胞白血病197

第三节 巨球蛋白血症198

第四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199

第十一章 巨核细胞系统疾病200

第一节 血小板疾病200

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癍200

二、血小板无力症200

三、巨大血小板综合病201

四、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01

第二节 巨核细胞白血病201

一、亚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202

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202

第十二章 类脂代谢紊乱和神经细胞瘤疾病203

一、尼曼—匹克病203

二、贮脂疾病203

三、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204

四、Gaucher氏病205

五、原始神经细胞瘤205

第十三章 其它208

一、肝大病208

二、勒—雪氏病208

三、伤寒病208

四、流行性乙型脑炎209

五、溶酶体变性综合征209

六、骨髓转移癌细胞209

参考文献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