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蜀文化与巴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蜀文化与巴文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2876477.jpg)
- 宋治民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1763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蜀文化与巴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蜀文化23
第一章 蜀文化的渊源23
第一节 四川西部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23
一、新石器时代四川盆地西部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区23
二、盆地西部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27
第二节 蜀文化的渊源32
一、新津宝墩遗址32
二、广汉三星堆一期文化34
三、三星堆一期文化与边堆山遗址的关系36
四、三星堆一期文化与宝墩遗址的关系37
五、三星堆一期文化和二、三期文化的关系38
六、关于四川盆地以东的魏家梁子遗址40
第二章 蜀文化重要遗址简介44
第一节 广汉诸遗址44
一、三星堆遗址44
二、月亮湾遗址50
三、广汉等地的调查54
四、彭县竹瓦街窖藏54
一、十二桥建筑遗址55
第二节 成都诸遗址55
三、指挥街遗址58
二、羊子山土台遗址58
四、新繁水观音遗址60
五、其他发现63
第三节 雅安沙溪遗址64
一、沙溪遗址的发掘64
二、沙溪遗址的特点66
三、沙溪遗址的文化属性和年代67
第一节 大、中型墓葬71
第三章 蜀文化墓葬简介71
一、成都百花潭中学10号墓72
二、新都木椁墓73
三、绵竹清道独木棺墓77
四、成都西郊墓79
五、成都羊子山172号墓81
第二节 小型墓葬83
一、大邑五龙墓葬83
二、蒲江东北乡墓86
三、犍为土坑墓88
四、成都蜀文化墓葬90
第三节 蜀文化墓葬的特点93
一、从墓葬形制方面看93
二、从随葬器物方面看94
第四章 蜀文化的分期98
第一节 早期蜀文化99
一、出土第一组陶器的遗址100
二、出土第二组陶器的遗址104
第二节 三星堆1、2号祭祀坑的年代109
一、两坑所处的层位110
二、两坑出土部分器物的研究112
第三节 晚期蜀文化117
一、战国前期117
二、战国后期至汉初117
第五章 蜀文化的社会经济121
第一节 农业生产121
一、进行农业生产的条件121
二、农业生产工具的发现和探讨123
三、家畜饲养及其他125
四、水利的兴修126
第二节 渔猎采集经济127
第三节 手工业128
一、青铜冶铸手工业128
二、玉石制造手工业130
三、制陶手工业132
四、建筑业133
五、其他手工业135
第四节 商业136
第六章 早蜀文明140
第一节 早期蜀文化已经进入文明140
一、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讨论140
二、早期蜀文化已经进入文明141
第二节 早期蜀文化与商周文明144
一、早蜀文明深受商周文明影响144
二、早蜀文明受商周文明影响的可能性148
一、中原地区157
第七章 蜀文化和周围文化的关系157
第一节 早蜀文化时期157
二、湖北省西部地区159
第二节 晚期蜀文化时期160
一、中原地区160
二、楚国地区164
三、“西南夷”地区166
第八章 巴族和巴文化175
第一节 关于巴族175
中编 巴文化175
第二节 巴文化177
第九章 巴文化的渊源185
第一节 湖北西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185
一、宜都石板巷子遗址185
二、宜昌白庙遗址186
第二节 巴文化的渊源189
一、香炉石遗址和白庙遗址的关系189
二、白庙遗址和石板巷子遗址的关系191
第一节 早期巴文化193
第十章 巴文化的分期193
第二节 晚期巴文化204
第十一章 巴文化考辨210
第一节 关于巴蜀文化210
第二节 关于早期蜀文化分布到达长江三峡两岸的问题211
第三节 关于蜀文化的形成曾受巴文化强烈影响的问题212
一、它们的渊源不同213
二、它们的文化面貌总的差异甚大213
三、它们的传统不同214
第一节 渔猎经济216
第十二章 巴文化的社会经济216
一、捕鱼业217
二、狩猎业218
第二节 农业生产219
第三节 手工业220
一、石器制造手工业220
二、青铜铸造手工业221
三、陶器制造手工业224
四、骨器制造手工业225
五、纺织手工业226
第十三章 巴文化的占卜和“巴蜀徽识”229
第一节 占卜229
第二节 关于“巴蜀徽识”231
第十四章 巴文化和周围文化的关系235
第一节 早期巴文化235
一、东方的江汉地区235
二、西方的成都平原236
第二节 晚期巴文化237
一、中原地区238
二、楚国地区243
三、“西南夷”地区245
四、晚期巴蜀文化对中原和北方、南方地区的影响245
下编 巴蜀文化的消失251
第十五章 秦举巴蜀后的措施251
第一节 秦举巴蜀后巴蜀地区的形势251
第二节 秦人移民墓葬的发现和研究253
一、青川郝家坪墓地253
三、郝家坪、曾家沟墓地的族属254
二、荥经曾家沟墓地254
四、三处秦移民墓地地理形式分析256
第十六章 巴蜀文化的消失259
第一节 蜀文化的消失259
一、羊子山172号墓260
二、大邑五龙土坑墓261
三、成都东北郊西汉墓262
第二节 巴文化的消失264
一、涪陵小田溪墓葬265
二、冬笋坝和宝轮院墓地266
三、重庆市南岸区西汉墓267
结论269
一、重新认识古代巴蜀的历史269
二、巴蜀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的组成部分272
三、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献资料273
四、巴蜀文化研究的展望276
附记279
后记280